2025-08-14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8月12日電(記者朱程)“家門口環境好了,村里收入增加了,我們的獲得感也更實在了,社區搞的這個‘路肩經濟’真是辦了件大好事!”夏意正濃,草木茂盛,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大明社區60多歲的張德兵大爺,一邊搖著蒲扇,一邊看著眼前的美景,喜笑顏開。 徜徉于大明社區的盆景大道,道路兩側連綿不斷的花木長廊養眼又養心。這處融合非遺技藝展示、景觀藝術與市民互動的“邊角空間”,已成為當地極具人氣的“盆景文化新地標”。然而不久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 大明社區位于如皋市主城區南郊,苗木花卉種植產業遠近聞名。近年來,傳統花木產業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管理粗放制約可持續發展,產業升級面臨瓶頸。此外,社區交通主干道盆景大道占道經營、車輛亂停、違規種植、道路養護缺位等問題日益凸顯,一定程度上造成空間秩序失衡。 公共空間是城市魅力所在,也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點,如何精準解決這一難題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在如城街道黨工委統籌規劃下,大明社區“兩委”班子緊盯突出問題抓整改,以空間資源盤活為突破口,啟動“花木宜家”櫥窗項目,全面推進盆景大道改造提升。社區以路為景、融景于路,將道路兩旁閑置的綠化用地租賃給符合資質的花木種植企業進行造景展示,形成了一道全長400米、展陳面積7200平方米的“會賺錢的風景線”。獨具匠心的花匠們還在道路的轉角處,設置了草廬、涼亭、石凳等,成為居民、游客、客商休憩的好去處。此外,社區主動引導居民將過去實心的水泥院墻,換成鏤空的低矮花格墻,讓“關”在院內的景色“溢”出街巷,雕琢“戶戶成景、路路見綠”的社區新風貌。 “通過集中攻堅,我們摸索出了一條兼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路肩經濟’模式。目前,我們還推出了占地100畝的‘花木宜家’項目,同時梳理整合了社區所有的花木種植土地,全力推行標準化、規?;N植,推動花木產業從‘小而散’向‘大而強’轉變,實現從‘單純苗木種植基地’向‘都市型田園綜合體’轉型?!闭勂鹕鐓^未來的發展,如皋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如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錢鈺璐充滿信心。(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