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8月15日電(記者朱程)小橋流水、清溪浣紗,映日荷花、魚米飄香……在江蘇,田野間的“蘇式生活”自古寄托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想象,而今在中國式現代化探索中更寄托著別樣的期望:如何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面持續用力?江蘇正在想也正在做。 作為重要駐蘇金融機構,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緊跟中央和地方部署,注重創新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引導社會資本、技術、人才在城鄉之間充分流動,將金融活水引入田間地頭與縣域建設前線,為城鄉融合注入強勁動能。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將近3400億元,增速超15%。 完善體制機制 堅定資源傾斜 中糧飼料(東臺)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配合飼料、濃縮飼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農業龍頭企業。該企業下游養殖農戶融資需求旺盛,但面臨貸款難問題。為更好的服務養殖農戶,中糧飼料(東臺)有限公司與鹽城東臺建行共同合作運用“裕農快貸(產業鏈版)”產品,讓養殖農戶在家利用手機就能實現貸款申請、批復,實現貸款實時到賬?!斑@次合作,建行東臺支行解決了江蘇省內各地區鏈上的養殖農戶貸款難問題,也同時建立銀行、企業與客戶合作粘性,實現三方共贏?!逼髽I負責人胡彥亮說。 基層網點敢于突破,服務鄉村振興離不開建行江蘇省分行在體制機制上的創新布局。 2021年3月,建行江蘇省分行成立鄉村振興金融部,統籌推動全行“三農”領域金融服務支持;2022年,《江蘇省分行縣域業務拓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年-2024年)》印發,配套28項政策支持,對江蘇地區縣域支行形成“一行一策”差異化策略。 “鄉村振興離不開帶頭人,金融服務同樣需要。江蘇省分行黨委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納入書記項目,統籌縣域和鄉村金融發展,并納入二級分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考核。各級黨組織書記‘既掛帥又出征’,進一步發揮全轄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實現黨建與業務相融互促。”建行江蘇省分行鄉村振興金融部總經理楊軍說道。 在明確帶頭人的基礎上,建行江蘇省分行提出圍繞“六農”(指農重、農擔、農批、農資、農機、農技)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振興金融業務從一產向二、三產業上下延伸。 其中,“農重”模式指緊緊圍繞涉農重大項目;“農擔”模式重在實現與江蘇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合作開展的客戶互薦、風險共擔合作;“農批”模式探索“整市場授信”,實現市場管理方、入駐商戶以及上游農戶和終端消費者金融服務全覆蓋;“農資”模式探索“供銷+金融”合作的融資服務;“農機”模式圍繞農機制造業頭部企業上下游產業鏈開展客戶營銷;“農技”模式沿著農技推廣鏈條,做好金融服務國家科技計劃農業農村領域重大成果轉化和“十四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實施、載體平臺建設。 有組織、有目標的頂層設計,讓建行江蘇省分行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時更有的放矢。截至2025年5月末,建行江蘇省分行服務單位鄉村振興領域貸款余額超300億元,支持各類企業主體300余戶。 創新產品服務 助農強農興農 小龍蝦如何成為增收富民的“金鑰匙”?建行淮安盱眙支行運用“企業級信息建檔”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 抓住養殖戶普遍面臨抵押物不足、信用評估困難等難題,建行盱眙支行通過對龍蝦養殖戶“信息建檔”,構建普惠金融新模型,創新探索以水面畝數作為抵押物,幫助養殖戶便利獲得金融支持。“從上門收集材料到放款,再到手機線上還款,全程高效便捷,幫助我們快速擴大規模?!别B殖戶宋廣忠說。據悉,建行盱眙支行已向112戶養殖企業及個體戶提供金融支持,累計投放貸款金額達3159萬元。 鄉村振興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核心引擎,是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路徑。然而,三農項目普遍面臨“成本高”“收益率低”“投資回報周期長”等問題,如何平衡好效率與風險?建行江蘇省分行前置觸角,圍繞服務主體做文章。 針對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中涌現的“新農人”、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建行江蘇省分行根據實地走訪所收集到的信息,強化數據歸檔,探索有別于傳統抵押融資新模式。同時與農擔公司等合作,整合多方力量,強化“支農支小”服務力量。 針對涉農對公客戶,建行江蘇省分行一方面圍繞國家級、省級重點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入庫項目,運用“高標準農田貸款”“設施農業貸款”“農產品冷鏈物流貸款”“種業貸”等創新產品,助力相關項目順利推進。另一方面,在建行總行“善建糧安”金融服務品牌下,圍繞農地、種業、農墾及糧食全產業鏈,深入實施助農行動,助力守護糧食安全。 一批基層創新在金融支持下加快探索。在徐州,按照農民自愿原則,以土地使用權入股,由村集體領辦,合作社統一負責經營,農民依股權獲得收益的“股田制”模式正在推廣應用。由于要先支付地租,不少村集體感到資金壓力。建行徐州分行獲悉后引入政策性擔保公司托底,在免除擔保費的前提下,由政府財政再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貼息,創新推出“股田貸”金融產品,有效破解村集體“貸款難、貸款貴”問題。如今,12個原經濟薄弱村經營性收入均達到或超過100萬元。 目前,建行江蘇省分行已先后推出“蘇農云貸”“裕農貸-城鄉融合貸”等產品,為不同需求客戶提供針對性服務。 暢通要素流動 打造良性循環 位于南京溧水區石湫街道的上方片區特色田園項目主要涉及對郭塘頭、前塘拐和李在鳳三個自然村進行美麗鄉村改造,建行江蘇省分行發揮自身在新農村建設上的經驗優勢,在助力自然村改造的同時,加大“農業+旅游”金融支持,積極參與精品民宿、特色康養小院以及茶葉文化創意中心等改造及建設。 將“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帶去農村,這是建行江蘇省分行探索城鄉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024年江蘇城鎮化率提升至75.5%,許多農村已成為城市經濟帶的重要組成,要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就需要發揮金融紐帶作用,通過資本精準投放、技術場景嵌入及人才生態培育,在城鄉之間構建了‘資本下鄉—技術升級—人才回流’的良性循環。”建行南京分行鄉村振興金融部副總經理王竑說。 重大項目對城鄉融合發展起到重要牽引作用。近年來,建行江蘇分行持續加大對江蘇省發改委重大項目和省級農業農村重大項目等服務拓展力度,對照項目清單精準營銷,逐戶全周期跟進做好融資對接、開戶、結算等一攬子金融服務,確保項目金融服務全覆蓋。 在常州溧陽,建行圍繞動力電池、智能制造等產業集群,強化資源配置、創新服務手段,為時代上汽等省市重大產業類項目提供授信總金額49億元;在無錫江陰,建行金融服務覆蓋轄內全部先進制造領域頭部企業…… 優化農村生產要素配置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建行江蘇省分行一方面探索黨建引領,強化資源整合,另一方面探索金融科技賦能,提升資源效率。 近年來,建行江蘇省分行發揮“惠懂你”3.0平臺引流效能,通過商機主動觸達、權益贈送等形式,分層分類加強認證客戶授信轉化;率先啟動建設“網點數字化經營樣板間”項目創新打造建行首套網點經營視角的數字化工具綜合應用及推廣指南,探索出網點數字化經營標準化的新模式。 人才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動力。建行江蘇省分行在優化“新農人”群體服務模式的同時,持續完善自身鄉村振興人才培養體系,培養熱愛農村、了解農業、懂得農民、熟悉業務的人才隊伍;加強縣域支行領導班子建設,充分發揮班子“領頭羊”作用;制定下發《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鄉村振興人才項目培養實施方案》,預計到2025年末,將培養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專業人才500人。 據悉,面對新一輪的城鄉融合,建行江蘇省分行下一步將以“千萬工程”為引領,以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為戰略主線,深化“對接政府、融資融智、平臺賦能、綜合服務”的工作思路,以“圈鏈群”思維提升金融服務普惠性和便捷性,深化城鄉融合全產業、全鏈條綜合服務。(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