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來源:新華日報 |
晨光中,69歲的劉春華緊握著江蘇援伊醫生的手,眼含熱淚,一遍遍重復著“謝謝”。幾日前,這雙手為她完成了膝關節PRP治療,讓飽受疼痛困擾的老人重新站直了雙腿。在新疆天山河谷,這樣的場景常常上演——由第十一批江蘇援伊團隊首創發起的“蘇醫生在行動”,系統實施先鋒、培苗、博愛、攜手四大行動計劃,在治病救人、臨床帶教、基層義診、臨床科研、服務群眾等方面持續發力,讓伊犁各族群眾更有“醫”靠。 先鋒行動:帶來高效醫療衛生服務 為劉春華實施PRP治療的是常州(武進)援疆醫生徐揚。“以前這類患者只能遠赴烏魯木齊做手術,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徹底解決問題。”徐揚說。 江蘇援伊南京(江寧)工作組以“互聯網+醫療”打破地域壁壘,援建的遠程會診平臺成為連接蘇伊兩地的“空中生命線”。該平臺搭建起集遠程會診、影像診斷、病例討論等于一體的全功能協作體系,讓萬里之外的江蘇醫療資源“一鍵直達”伊犁基層。 技術突破的背后是硬核投入的支撐。2023年以來,江蘇援伊團隊實施醫療援疆項目40個,投入資金超6億元,350多名援疆醫生先后來到伊犁開展工作,如今“疑難雜癥找援疆醫生”已成為伊犁河谷各族群眾的選擇。 2023年以來,江蘇援伊醫療團隊助力當地組建心內科、骨科、消化科、眼科、泌尿外科等5個??坡撁耍笇б晾缰葜?1個縣市建成15個醫共體,涵蓋21家縣級機構、124個鄉鎮衛生院、648個村衛生室,累計接診30萬余人次,指導開展手術2.5萬余例,推廣應用前沿技術填補當地醫療技術空白376項。 培苗行動:留下一支高水平醫療隊伍 “槍鉗進入椎管一定要小心、輕柔,要保持視野清晰,如在盲視下操作可能傷及神經和硬脊膜?!比涨?,在伊犁州鞏留縣人民醫院手術室內,經張家港援疆醫生趙理平現場指導,徒弟李宏剛首次完成單側雙通道內鏡下(UBE)多節段腰椎管減壓的微創手術。 師徒結對,徒弟快速成長,當地醫生在業界嶄露頭角。7月上旬,由南京援疆醫療專家、泌尿外科主任葛余正領銜,聯合寧伊兩地多學科團隊完成的《免疫治療時代下腎部分切除術與根治性腎切除術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比較:基于人群的傾向性評分匹配分析》學術論文,發表于國際腫瘤外科權威期刊《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這是伊寧市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泌尿外科首次以共同作者身份參與發表的SCI論文,填補了縣市級醫療機構在泌尿腫瘤科研領域的空白。 伊犁江蘇醫療專家“手把手教”的同時,還把伊犁業務骨干“送出去學”。2023年以來,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推動南京醫科大學、江蘇省中醫院、南京腦科醫院、南京婦幼保健院等在伊犁設立分院(研究中心),建成22個“名醫工作室”,每年組織當地300名醫療骨干赴江蘇開展6個月跟崗研修。 兩年多來,江蘇援疆醫療專家已在伊犁舉辦學術講座、業務培訓等2690余場次,培訓當地醫生9.8萬多人次,結成“師帶徒”450對。受援醫院平均轉診率由4.12%降至2.98%,三、四級手術增長31.7%。 博愛行動:提升各族群眾幸福感 “我心里特別想你們,看到你們,就想到你們陪我、照顧我的那段日子。謝謝江蘇醫生!”5月23日晚,在伊犁州友誼醫院“重筑‘心’生 共赴疆來”人工心臟順利植入兩例暨人工心臟成功開展1周年新聞發布會現場,該州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患者、現年13歲的馬強(化名)激動地流著淚說。活動當天,江蘇援疆邵永豐團隊又成功為60歲的終末期心衰患者馬女士(化名)實施了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幫助馬女士重獲“心”生。 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關注“一小一老”重點人群,對接江蘇多家醫療機構,聯合伊犁州直和兵團第四師、七師衛健委、教育局等部門,在2023年11月,啟動了“蘇韻伊情·潤心明眸”系列行動,采取“送醫入?!钡姆绞剑瑢σ晾缰葜保ê鴪F第四師、七師)所有在校小學生開展先心病、包蟲病篩查、診療、科普教育及老年白內障診療公益活動,目前已對當地9個縣市和七師共計78個鄉鎮、10個團場,257個學校開展篩查活動,惠及13.4萬多名小學生、老年白內障患者,支持131名困難患者赴疆內外就醫診療。 今年4月,年度江蘇援伊20項惠民項目正式公布,“蘇醫生在行動”巡診義診項目位列其中。2023年以來,“蘇醫生”們主動深入當地村莊社區、牧場牧區巡診、義診,服務基層群眾10.8萬人次。 攜手行動:推動伊犁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 7月22日,鎮江市第五批醫療援疆博士團的9位專家開展為期一周的醫療交流活動。“我們不僅要治病救人,更要留下帶不走的技術。”博士團成員、鎮江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朱小蘭說。 在江蘇援疆醫療團隊的不懈努力下,2023年至今,伊犁州新增國家級臨床重點??平ㄔO單位5個、自治區級重點??平ㄔO單位15個。江蘇重點援助的伊犁州友誼醫院的蛻變彰顯了人才培養成效。4月25日,江蘇省人民醫院伊犁醫院自治區區域醫療中心揭牌儀式在伊犁州友誼醫院邊合區院區舉行。同時傳來的喜訊還有,該院在2024年國家考核中位居新疆各地州第一。 天山雪松根連根,蘇伊人民心連心。從城市醫院到基層衛生室,從專家坐診到遠程會診,從技術引進到人才培養,“蘇醫生”們正在伊犁河谷生動書寫“病有良醫”的新時代答卷,讓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艷。(李向陽 李濤)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