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來源:新華日報 |
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市縣三級新工聯、率先與“餓了么”等頭部平臺企業深化合作、創新打造蘇工暖“新”工作品牌……近年來,江蘇工會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急難愁盼,持續構建覆蓋廣泛的組織體系、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多維立體的保障網絡,以精準維權服務凝心聚力。截至今年6月,全省累計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會員179萬人,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并探索出一條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江蘇路徑”。 精準服務 盼有所應 8月1日,揚州市啟動“工會愛心餐”項目,惠及城區近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此前,無錫(全國試點)、常州、南京等地工會已推出類似項目,無錫“工會愛新餐”預計首批覆蓋12.6萬人次。 江蘇各級工會緊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需求,提供精準服務。針對脫產療休養影響收入的難題,蘇州市總工會創新開展“蘇工暖新”自主療休養,向2000名重點勞動者每人發放價值490元的電子券包(含電影券、餐飲券、康療包等),賦予其靈活選擇權。 全省深入實施蘇工暖“新”行動。廣泛開展“8+X”綜合服務集市活動(含健康體檢、專項保險等8項基礎服務及特色服務),2022年以來累計舉辦170余場,現場服務超2.5萬人?!肮M萬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發放暖心禮包14萬份,服務23.4萬人次。 省總工會聯動多方資源,與省電力工會“聯手興家”,推動縣以上供電工會與新業態基層工會結對;聯合中石化等企業,為貨車司機提供加油、餐飲等服務;各級工會3年累計贈送保障(保險)66.5萬份,投入3500萬元。 省總工會還將服務延伸至成長領域:連續舉辦貨車司機安全行車競賽、網約配送員及網絡主播技能大賽等賽事;專設“求學圓夢”通道,2025年安排不低于300萬元補助金,定向資助至少3000名勞動者提升學歷。 立體建會 進“家”有門 “工會推動公司與我簽了正式勞動合同,跑車更安心了!”今年5月,剛當選南京市勞模的網約車司機李云峰,在市網約車行業工會聯合會成立儀式上感慨萬分,“作為靈活就業的外鄉人,我獲得了職業認可和家的歸屬感。” 南京市網約車行業工會聯合會,是在部分平臺企業、車輛所有人企業建立基層工會基礎上,按聯合制、代表制原則組建的行業性工會。為了更好地把網約車司機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該市總工會還整合資源推出關愛項目,涵蓋充電養車、維修保養等八大方面。其中,推動優秀司機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成為“有單位”的正式職工,示范引領新就業形態用工模式向規范化轉變。 江蘇各級工會密切關注新業態發展動態,不斷完善組織體系。省總工會加強頂層設計,指導各級工會在全國率先成立省、市、縣三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行業工會聯合會,暢通“平臺入會+駐地入會”雙通道;省總工會分別與貨車司機、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群體的頭部平臺企業簽署協議,以精準服務和便捷方式吸引勞動者入會。省總工會聯合省委社會工作部等7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行業工會建設和入會工作的意見》,分層級推進貨運等行業工會聯合會建設;同時,做實“小三級”工會,將組織觸角延伸至勞動者身邊,確?!叭霑虚T、應入盡入”。 海安市成立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行業工會聯合會,開啟“平臺入會+駐地入會+自助入會”三通道,成立全省首家美團工會,組建新業態基層工會12家,吸納會員1.3萬余人。 長效護航 “新”有所獲 早上7時,宜興市人民南路24小時智慧工會驛站內,外賣員小朱快速完成換電后投入工作。聚焦戶外勞動者“休息難、飲水難、充電難”,宜興已建成工會驛站131個,首批20個去年完成智能化升級,第二批升級即將啟動。 江蘇工會著力構建“長效護航”機制,通過健全協商協調機制、加強法律保護、推進工會驛站及“司機之家”規范化建設,推動維權服務常態化、制度化。 目前,全省6500多個工會驛站提供休息、充電、餐飲等15項以上服務,實現“累了能歇腳、飯涼能加熱、閑時能充電、心煩能傾訴”。工會聯合省交通運輸廳建設“司機之家”778個,還聯合組織部門建成黨群服務站1.78萬余個,提供政策、學習、生活等綜合服務。 7月17日,T3出行達成全國首份網約車平臺算法和勞動保障集體協議。江蘇工會正全力推進新業態行業集體協商,各地創新不斷:徐州市總工會在全國率先開展“工傷探視”,9個月協助242名新業態工傷人員完成確認,幫助149人領取待遇348.58萬元;鎮江市總工會構建“三全職代會”體系;淮安市建立矛盾糾紛聯動化解機制。 “年底前,我們將推動19家頭部平臺企業在蘇總部及分支機構普遍建立工會,新建非公有制企業工會3000家以上,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30萬人以上。”省總工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探索并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最優解”,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匯聚更廣泛的新興力量。(吉強 倪敏)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