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立體招聘 創業扶持 “關愛·圓夢” 江蘇“工會幫就業”搭起雙向奔赴橋梁 近日,小沈等失業人員通過參加泰州市姜堰區總工會主辦的護工培訓,順利與區中醫院物業簽訂了勞動合同,成功實現再就業。區總工會依托“職工維權服務一體化平臺”,線上征集就業需求,精準對接企業與職工,已開展家政、新媒體直播、護工護理及農民工創業等多類培訓,幫助就業困難人員掌握一技之長。 今年以來,省總工會以“工會幫就業行動”為抓手,聚焦轉崗待崗職工、困難職工、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重點群體,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供精準就業服務,全力助推高質量充分就業。 數智賦能 “云”聘無憂 6月14日,畢業于鎮江高等??茖W校小學教育專業的蔡新宇通過“職工之家”APP觀看了丹陽市總工會的直播招聘,隨即趕到“工會賦能 職引未來”招聘現場,體驗數字化專區的智能職位匹配功能,獲取多個適配崗位并與用人單位面對面溝通。盡管沒有教師崗位,但他憑借踏實細致的性格應聘到江蘇宇天科技有限公司倉管員一職,實現了“先就業再擇業”。 本次招聘會由丹陽市總工會聯合市人社局舉辦,專設數字化招聘專區,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求職者精準匹配,并配職業指導師提供咨詢,幫助他們把握動態、明確方向。 數智化建設正讓工會就業服務更溫暖更高效。各級工會設立“就業幫扶云”專區,安排引導員輔助現場掃碼,“一企一碼”“一人一碼”注冊。目前全省該平臺已入駐企業8437家,發布崗位13028個。多元立體招聘服務體系持續完善,線上線下協同發力。上半年,全省工會共舉辦招聘會786場,包括140場新就業形態專場,通過職工之家APP開展直播招聘65場,服務超50萬人次,達成意向就業2.6萬余人。 省總工會打造“職等你來”升級招聘品牌,聯動南京、南通等地舉辦春風送崗、民營企業專場招聘,深入縣市區及職業院校。截至目前,8場招聘會吸引722家企業參與,提供崗位2838個、需求19617人,接收簡歷10216份,達成意向2193人,線上觀看超316萬人次。 各地積極創新招聘模式:南京打造“家門口”招聘品牌和“AI就業沙龍”;無錫創新“就業+文旅”,于惠山古鎮舉辦招聘夜市,50家企業參與,線上觀看超44.8萬人次;常州“工會幫你來就業”系列直播觀看量達7.9萬人次;海安市總工會開展“勞模直播招聘”,吸引2萬多人次在線觀看。 “關愛·圓夢” 啟航青春 今年暑假,江陰女大學生俐俐通過“關愛·圓夢”項目進入富仁科技實習。她來自特殊家庭,母親卜女士是一級聽障的離異職工,經濟壓力大。“從簡歷制作、面試到入職,工會給了我很多支持,讓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崩f。 “關愛·圓夢”工程由無錫市惠山區總工會于2014年發起,2020年起在全省推廣。截至2024年12月,全省累計建立就業實踐基地1029家,發動愛心企業4534家,提供崗位33378個,幫助1.7萬余人次青年學子參與勤工儉學。 今年,省總工會聯合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團省委繼續實施“關愛·圓夢”青年學生就業成才幫扶工程,面向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及高校畢業生等提供實習見習、勤工儉學崗位,上半年動員愛心企業提供實習崗位7000余個。 在無錫,“關愛·圓夢”連續第7年被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截至6月30日,共招募愛心企業493家,提供崗位2526個;市總工會聯合高校舉辦實習見習招聘,130家企業參與,吸引求職學子7000余人。無錫學院學生熊智怡現場與無錫天翼時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約,進入新媒體運營崗位實習。 常州共征集“關愛·圓夢”各類崗位4718個,為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建立“一人一檔”,提供“一對一”就業指導;鎮江總工會攜手本地職校與高專,通過校企合作為困難家庭子女提供暑期實習機會,并特別為本省戶籍困難新生和單親家庭學生發放1000元實習補貼。 創業扶持 “貸”動未來 “今年3月已收到首筆利息補貼1.67萬元,這是第二次申請,‘工惠貸’切實推動了企業發展。”近日,無錫環球國際旅行社負責人在獲得50萬元“工惠貸”后感慨道。該企業專注國內外旅游服務,近年出境游需求旺盛,訂單大增,但墊款壓力導致企業臨時資金短缺,制約了接單能力。 類似故事也在徐州睢寧上演。江蘇祥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連續兩年借助“工惠貸”緩解原材料采購壓力,公司財務負責人張冠楠表示,資金助企業輕裝上陣。2025年以來,徐州市發放“工惠貸”4682萬元,貼息超112萬元,扶持企業102家,帶動就業2404人。 上半年,全省工會圍繞企業需求和產業特點,針對轉崗待崗職工、農民工等群體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幫助2.1萬余人次提升就業技能;同時強化創業扶持倍增效應,通過孵化基地和“工惠貸”等項目,發放貼息超320萬元,扶持創業2124人,帶動就業近4000人。 今年以來,無錫“工惠貸”為79家小微企業提供貼息;蘇州“工會創業貸”發放3500萬元,幫助45家小微企業;宿遷已受理創業創新項目貸款申請110個,撬動銀行貸款1400萬元,發放補貼金額26.17萬元。 “我們將繼續圍繞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聚焦重點群體,創新服務模式,強化責任擔當,助力‘經濟大省挑大梁’,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笔】偣嘘P負責人表示。(吉強 倪敏 謝丹娜)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