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全省近2000名律師對接服務產業鏈重點企業1056家 將法治要素牢牢嵌入產業鏈“毛細血管” 8月末的一天,海風裹著咸腥味撲面而來,如東海上風機群在薄霧中徐徐轉動。藍白相間的“三峽運維001”風電維護船上,船長楊建波正指揮船員對船只進行維護保養。 “楊船長,我們來給您送服務!”如東縣司法局“產業鏈法律服務團”工作人員王冬梅遞上一份《海上風電運維法律風險提示單》,提醒楊建波海上作業風險大,商漁船碰撞糾紛多發,得多加小心。 如東有亞洲最大的縣域海上風電場,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67家。這幾年,如東縣司法局為相關企業提供風險防范指導服務、參與糾紛調處,避免損失近2.1億元。 產業鏈是制造業的筋骨血脈,是江蘇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我省創新開展“產業鏈+法律服務”專項行動,以綜合性、深層次的法律服務供給串聯起產業鏈創新、人才、資本、政策等各要素,有力打造現代法律服務與產業發展相互融合、同頻共振的共贏格局。 產業鏈建起法律服務聯盟 去年下半年,無錫某芯片公司負責人發現其自主設計并進行布圖登記保護的某款芯片產品涉嫌被侵權,向集成電路產業鏈法律服務聯盟負責人周曉東求助。周曉東及時向法院申請行為保全并獲得兩級法院支持,所有侵權行為由此被按下“暫停鍵”。 提升產業鏈韌性,離不開高質量法律服務。省司法廳律師工作處負責人朱偉介紹,為幫企業精準匹配到專業的法律服務,根據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物聯網、新能源等產業鏈需求,省市律協擇優遴選律師人選,組建產業鏈法律服務聯盟。 蘇州成立特鋼材料、大數據+等產業鏈法律服務聯盟,打造一批產業法律服務示范機構;鎮江成立海工裝備、航空航天等8支產業鏈法律服務團隊,開展重大產業項目招商引資法律服務行動;揚州編制產業鏈重點企業名錄,建成產業鏈重點企業服務直通站;宿遷組建運河品牌電商發展法治保障共同體……覆蓋全省主要產業鏈領域、覆蓋規上企業的綜合法律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泰州在吸納本地專業人才的基礎上,面向全國引進12名‘大健康產業鏈+法律服務’復合型人才,培育6個熟悉產業鏈特點的產業律師團隊,打造10家產業鏈法律服務‘名律師工作室’?!碧┲荽蠼】诞a業法律業務委員會負責人宋亞洋介紹,當地加大與上海、南京等地的律師協會、生物醫藥專業律師事務所和專業服務機構合作,在兩家生物醫藥龍頭企業設立律師實習基地,培養了一批“產業律師”。 律師多了一重“產業思維” 鏈上企業走得穩,離不開法律服務人員對產業生態的熟諳、與企業的精準對接。 南京某智能制造企業接到國外某著名軟件公司律師函,稱其開發的軟件使用了QT軟件(一款全球著名開源軟件),且沒有遵從開源許可證,構成軟件著作權侵權,應承擔侵權責任,如繼續使用,需每年支付300萬元。 “開源軟件開發者維權,并非單純為了獲取經濟賠償,更多是推廣開源理念、維護開源秩序?!被趯π袠I的深度了解,省律師協會核心軟件產業鏈法律服務聯盟負責人李維朝指導南京企業對履行不當之處開展整改。整改完畢后,國外公司未再繼續追究這家南京企業責任。 如何讓專業律師多一重“產業思維”、讓企業發展多一重“法治保障”?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圍繞“1650”產業體系,以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為落腳點,召開產業鏈法律服務合作洽談會、項目對接會、調研座談會等對接活動200余場,對接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50條重點產業鏈,近2000名律師對接服務產業鏈重點企業1056家,走訪中小微企業2.1萬余家,推動法律服務資源主動向鏈上集聚。 針對企業“成長的煩惱”,省司法廳整理出一本“錯題集”——《企業全流程法律風險圖譜案例》讀本,讓企業直觀了解“哪里有錯”“為什么錯”“怎么改”。讀本圍繞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提示企業設立、內部管理、對外經營與投資、勞動用工、企業終止等105個法律風險點,設計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思維導圖,成為企業可靠實用的“法治高參”。 與此同時,各地產業鏈法律聯盟按照“一業一策”的思路,編印《新能源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指引》《船舶產業鏈+法律服務指引》《醫療器械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與合規指南法律服務》等41個重點產業鏈法律服務指南,發起行業合同示范文本編撰和標準化推廣工作,為企業自檢提供精準“導航”。 跨界融合滴灌鏈上企業 鏈主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是固鏈穩鏈延鏈的關鍵。我省打造“問題導向—破壁互動—各展所長—靶向解決”的法律服務閉環,為鏈主企業精準把脈。 去年6月,徐州市公證協會人民調委會走訪時了解到,省工程機械產業鏈鏈主企業徐工集團與某公司存在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該公司因現金流緊張逾期未償付6.3億元。為此,徐州市公協調委會創新提供“公證+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綜合法律服務方案,雙方達成劃設寬限期的調解協議,從而維持友好合作關系。 一攬子解決企業數據合規問題的數據資產法律服務產品,用于緩解成長型企業資金困難的“金融法務”對接實體經濟集成平臺,統攬資金、人才、技術、產業四要素的“四聯融合”產業園全周期法律服務……如今,一批協同律師、公證、調解、仲裁、會計、金融等多方資源的創新法律服務產品不斷涌現。 淮安458名律師托管產業鏈上民營企業188家,提出建議630余條;常州設立江蘇新能源爭議仲裁中心,如東成立風電產業鏈“海上紅楓橋”調委會,將矛盾化解在鏈上;全省律師面向產業鏈50個強基工程項目開展專項“法治體檢”,廣泛參與招引項目洽談、政府采購、合同審查等;加強與產業發展促進機構、行業協會、行業商會等合作,為企業整合、并購、重組等提供服務……法律服務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助力企業防范風險、合規發展。 “我們將牢牢抓住法律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關鍵,補齊法律服務短板,創造多領域協同、多專業融合、多目標實現的綜合性法律服務解決方案,積極培育與產業布局相匹配、與產業體系相融合、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現代法律服務體系,推動優質法律服務精準滴灌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笔∷痉◤d黨委委員嘉秀娟表示。聯合調研組(調研組成員:新華日報社記者 倪方方 省司法廳 李偉 劉有才 邢媛媛)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