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不少“新面孔”首次亮相,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引人矚目—— 4100多項科技成果拉滿“創新濃度” 初秋的南京,微風輕拂,舒適宜人。9月11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2025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如約啟幕,幾十位院士、百余家高校院所、數千家科技企業、超萬名科技人員應邀相聚。集中發布4100多項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600多條企業技術需求,組織4000多家企業與專家教授、技術經理人、金融機構等對接洽談,使大會主題“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 創新融合發展打頭陣”具體可感、內涵豐富。 江蘇連續3年召開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聚焦產業重點方向和新領域新賽道,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今年的大會,有什么新面貌,又將催生哪些新合作? “創新之光”在這里匯聚 這一天,南京國際展覽中心也許是江蘇創新濃度最高的地方。記者走進會場內的發布區,仿佛走進一座硬核科創寶庫,一系列科技成果讓人目不暇接。入選202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的3項成果,是江蘇科技創新地基日漸堅實的縮影;7000噸級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未來”號、國內首臺10MW純氫燃氣輪機整機等創新成果的模型,標注著江蘇科技創新能力的高度。 這里的200余項標志性成果,可謂是近3年江蘇產業科技創新的“全明星陣容”。其中,有不少首次亮相的“新面孔”。 南京大學朱嘉、宋琰團隊的研究成果“界面光熱鹽湖提鋰裝置”,首次公開亮相即吸引眾多目光?!斑@套設備直接漂浮在鹽湖上就能提鋰?”鹽城大豐港經濟開發區一位負責人好奇地問。“對!我們這項技術的核心就是利用太陽能實現被動式提鋰——不需要額外能源,只靠陽光就能從鹽湖中高效分離鋰資源?!眻F隊成員、南京大學朱嘉教授課題組博士生趙留林答道。 “這項技術通過精巧的微結構材料設計,將幾種不同孔徑的材料疊加,可以源源不斷地提取鋰離子。”趙留林解釋,頂部蒸發層的納米級孔道借助水的表面張力產生強大的毛細管力,形成向上抽吸的顯著負壓,從而將鹽湖水不斷“泵送”至上層。在此過程中,鋰離子被選擇性截留于中間存儲層,而其他雜質離子則被有效排除。同時,頂部蒸發層吸收太陽能并迅速轉化為熱能,對孔道內的水體加熱,最終變成水蒸氣逸出?!斑@個技術能耗極低,不占耕地,可以全天候運行,未來有望實現工業化應用?!?/p> 在南京農業大學的對接洽談區域,一排五彩菊花營造出溫馨柔美的氛圍。菊花優質種苗生產技術、殺菌劑氰烯菌酯新靶標的發現及其產業化應用、基于磷石膏固廢的菌礦肥復合土壤調理劑……這所農業領域的“寶藏院?!睅淼霓r業創新成果,引來很多企業代表詢問、了解。該校陳宇飛老師告訴記者,這次有一些新成果亮相,比如梨子新品種“寧虹”,新鮮到尚未命名、僅有編號的“150”號新品種。 “感覺腳后跟有股向上抬的神奇力量,還會根據我的用力大小來調節助力,太神奇了!”一款黑色穿戴式設備讓試用者們發出驚嘆?!斑@款‘瑞領’肌肉外甲,是我們研發的全球首款柔性輕量級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能為下肢功能性障礙患者提供評估與個性化訓練?!睙o錫遠也科技市場部總監兼創新中心負責人周持倩介紹,它僅重3公斤,穿脫僅需1分鐘?;颊叽┥虾笤O備會自動檢測步態,在毫秒間計算出所需助力大小,患者可居家繼續進行專業級康復訓練。 基礎研究的深度廣度,決定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高度。為了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省政府設立的省級基礎研究專項資金,從去年的24.8億元增至今年的26.8億元。 做活高新區這個“棋眼” 大會設置了4個對接專場活動。在高新區新質轉型行動暨“雙高協同”創新發展專場,《江蘇高新區獨角獸企業評估結果》《高新區新賽道應用場景清單》發布。其中,應用場景機會清單和能力清單各25條,覆蓋未來信息、未來制造、未來健康、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六大未來產業方向,涉及人工智能、腦機接口、合成生物、氫能和新型儲能商業航天等新賽道。 專場活動中,32個、總合作經費超22億元的重大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這些項目包含產學研合作、基金共建、載體共建等多種形式,有12個屬于“雙高協同”合作項目。 “雙高協同”即高新園區和高等院校的協同創新發展。江蘇具有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等發展優勢。61個省級以上高新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175所高等院校,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今年7月,江蘇出臺關于“雙高協同”的實施意見,并確定18家國家高新區與37所高校結對試點。 南京埃斯頓酷卓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簽約“面向汽車智能制造的人形機器人整機設計及智能柔性操作技術研發”項目。該公司市場總監瞿曉麗介紹:“這是企業響應省科技廳前沿計劃指南、聯合高校共同申報的項目。項目總投入2000萬元,既有財政資助,也有公司自籌,實施周期為3年?!备鲄⑴c方將各展所長,例如南京理工大學將在機械手、靈巧手及相關算法領域提供研發支持,共同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在汽車智能制造場景的落地應用,推動企業在該賽道快速前行。 無錫高新區與中國藥科大學簽約,設立2億元的“雙高協同”成果轉化基金;南京江北新區生命健康辦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江蘇艾瑋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約,開展人體器官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位于東海高新區的江蘇智疆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簽約,共建智疆科技—西交大低空智造研究院……一個個新項目,匯成合力,推動形成“企業需求牽引—高校技術突破—園區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 書寫“雙向奔赴”的故事 看得見的“新鮮”,要進入產業,才能造就澎湃的發展動力。 在港澳產學研對接專場活動上,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投入地開展技術成果路演。香港理工大學航空系助理教授文偉松介紹,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的人工清洗,存在耗費大量人力和成本、風險高等諸多痛點。利用無人機替代傳統的人工高空作業是個辦法,但在樓宇密集的城市,由于GPS信號不穩定,且玻璃幕墻會干擾激光雷達和視覺傳感器,普通無人機容易失控。他帶領團隊在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孵化了“安全可信與AI驅動的智能無人機清洗建筑外墻系統”,借助定位技術積累,能夠確保無人機安全、穩定地在建筑外墻近距離飛行。此次參會,他希望能和江蘇產業主體合作,將這一技術在更多場景落地應用。 專注于智能語音交互的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交流洽談區搭了一個“教室”。打開公司自研的高端吸頂麥克風系統,發言者可以在“教室”里自由移動,全場都可清晰擴音。該公司聯合創始人俞凱表示,公司連續3年參加大會,此次也積極尋求與環境類設備廠商的合作,探索多元化的應用落地場景。他相信,隨著新場景不斷涌現,技術的迭代與創新至關重要,因此希望與高校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人機交互技術的突破與發展。 記者幾次經過丹陽慧創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的腦電帽旁,都看到不少圍觀者。這是該公司第二次在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展示創新成果。公司董事長汪待發已經很有經驗:“投資機構不管來沒來,都非常關注大會,希望借助大會發現各自關注領域的優質項目。今天大會剛開,我相信過兩天就有后續——去年會后不久,就有投資機構打電話找我、找我們股東,商談融資的事情。” 兩年來,江蘇舉辦各級各類產學研對接活動3000多場次,達成合作1.3萬余項,投資額達1260億元。去年,江蘇與中國科學院方面的合作項目營收達1545億元,連續19年居全國第一?!懊鎸π乱惠喛萍几锩彤a業變革,我們秉持‘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的原則,傳揚尊重知識、尊崇創造、寬松試錯、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用心用情提供政策與服務?!笔】萍紡d廳長徐光輝說。(徐冠英 張宣 謝詩涵 楊易臻 盧欣怡)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