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6年服務88萬余人次 “網約護士”如何打通“好約”最后一公里 省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江蘇自2019年起啟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以來,不斷擴大試點范圍、探索服務模式,截至目前,江蘇共466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試點工作,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的護士數達1.8萬人,累計服務超88萬人次。 借助技術賦能與制度優化,居民通過手機預約,足不出戶即可享有便捷、優質的上門護理服務,如今該服務已從創新概念逐漸落地為常態化實踐。然而記者走訪調研發現,從“約得上”到“約得好”,“互聯網+護理服務”質量提升仍面臨諸多現實堵點,亟待多方協同破解。 破壁:護士上門服務,價格公開透明 核對入戶信息與護理需求,迅速整理好所需物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互聯網+護理”專項小組護士張詠卉隨即打上一輛出租車,僅十來分鐘,她便抵達產婦劉女士家樓下。 麻利地穿戴好一次性鞋套、口罩,完成手部清洗消毒,張詠卉走進劉女士臥室?!包S疸值正常,要繼續關注寶寶皮膚和排便情況?!薄白愕籽?5個工作日可查詢結果。”張詠卉一邊操作一邊解釋。半小時護理全程錄音,并實時同步至醫院后臺。張詠卉這一趟收費206元,包含醫療耗材費、上門服務費和交通費。 “以前帶娃去醫院,得兩三個人陪同,不方便不說,還耽誤大人的時間和精力?!眲⑴扛袊@,“如今把護理服務從醫院搬到家,省時又專業!” 記者了解到,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目前已開展32個線下護理到家項目和5個線上疾病咨詢項目,涵蓋臨床護理、中醫護理、母嬰護理和專科護理等多個領域。 傍晚,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護理部接到一條來自“互聯網+護理服務”平臺的外科拆線預約單。骨創傷科護士楊雪剛結束一天繁忙工作,便驅車前往耿車鎮湖稍村的紀阿姨家。“孩子不在身邊,我們去醫院真的太難了,你們這個服務真是解決了大問題!”紀阿姨連連道謝。 給居家臥床的老人定期更換胃管、為正在化療的患兒打通“生命管道”、幫腸癌患者上門護理造口……“互聯網+護理服務”幫助眾多病患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成效:數據多跑路,健康零距離 2019年,江蘇入選全國首批6個“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省份。隨后,省衛健委、省財政廳等聯合印發《江蘇省“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省級試點市、縣(市、區)和省級試點醫院。2021年后,試點范圍擴大到全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經過6年探索,江蘇形成以公立醫院為核心、社區醫院為輔助的“互聯網+護理服務”圈,資源基本覆蓋轄區內居民需求,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健康零距離”。 對醫院而言,“互聯網+護理服務”有助于推進分級診療,將適宜在家開展的護理服務延伸到患者家庭,既減輕醫院床位壓力,也有助于更合理地分配醫療資源。 那么,如何確保上門“單兵作戰”的護士具備專業能力?如何監督上門護理過程中的流程操作是否合規?為更加貼近患者需求,各地不斷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服務質量?!拔覀儗⑴c‘互聯網+護理服務’的護士設定明確資質要求,比如需具備五年以上臨床護理經驗、護師及以上技術職稱,并取得市級及以上??谱o士證書。”南京明基醫院護理部主任劉靜介紹,護理部還制定上門居家護理服務的應急預案處理流程,包括急救設施使用、突發情況上報等內容。 2023年,江蘇省印發通知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監管系統數據對接及業務監管工作。截至目前,全省239家醫療機構完成監管系統對接,并由省級統一“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門戶“江蘇健康通”對外公示。 期盼:完善上門服務配套政策 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過程中,“互聯網+護理服務”仍面臨一些現實挑戰。多家醫院護理部主任坦言,費用問題是目前較為突出的痛點之一。 從收費構成來看,護士上門服務的費用包含醫療耗材費、基礎醫療服務費、上門服務費、交通費等。按照相關規定,“互聯網+護理服務”屬于醫療機構自主定價項目,根據服務內容的差異,單次收費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收費項目構成也不盡相同,部分收費項目需由患者全額自費承擔。 “各家醫院的收費標準不一,希望能探索可持續的付費機制與協同政策?!眲㈧o表示,期待“長護險”等對應險種能覆蓋部分費用,同時也希望能兼顧患者便捷和醫護人員專業價值,出臺指導價。 護士對上門服務的積極性不高,也是“互聯網+護理服務”推進中的一大難題。南京一位高年資護士透露,部分上門服務需要利用護士下班休息時間開展,遇到褥瘡護理、糖尿病足護理這類耗時較長的項目,再加上往返時間,有時完成一單服務要耗費近半天。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單次服務收入僅有幾十元。 “患者離開醫院不代表需要的照護結束,上門服務的需求量很大?!眲㈧o表示,由于患者較為分散,醫院和街道、社區需做好高效聯動,構建聯系緊密的醫聯體。其中,社區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團隊需切實履職,因為他們對轄區內需要介入幫扶的患者情況更為了解;三級醫療機構則要為下級醫療機構提供培訓、陪同上門等支持。 蘇州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蘇州市獨墅湖醫院)護士長王潔也建議,推動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優化,同時加快“網約護士”服務配套政策的落地實施,最終形成家庭、醫院、政府三方聯動的服務閉環。(安瑩 王甜 王雨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