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7來源:杭州日報 |
筆墨風格是書畫最本質的內容。能夠通過本質來解決書畫的真偽問題,是最理想的方法也是最高的境界。但筆墨、氣息的把握是最本質的,同時也是最難、最玄的。我們知道,在書畫創作中,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創作狀態下的風格、水準都是有差異的,更何況當時人的代筆、作偽和后人的作偽情況如此復雜,僅僅憑作品風格、筆墨的感覺,“望氣”就能做出斷定,則需要過目大量古代書畫作品,對歷代書畫有極為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而謝稚柳先生完全具備這樣的素質,他的鑒定方法并不僅僅是靠感覺,而是加上對筆墨風格極為透徹的理性分析。從對他鑒定書畫實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以謝稚柳為代表的筆墨風格鑒定學派的幾個顯著特征: 第一,謝稚柳本身是一個書畫創作實踐家,對筆墨悟性極高。古代書畫鑒定家一般都是優秀的書畫家,書畫家認為書畫創作的最高境界是筆墨的精湛、氣息的高古,因此,在書畫鑒定中,傳統的“望氣”的方法歷來是鑒定家津津樂道、奉為正宗的。謝稚柳的鑒定方法也根基于此。他立足于自身的創作經驗和對筆墨的體會、理解,以書畫本身的規律,即書畫家本身的各種性格,包括筆墨表現方法、個性、流派和時代性特征等為鑒定書畫的主要手段,理解之精到,判斷之準確在鑒定界首屈一指。王遽常對謝稚柳書畫鑒定之神奇是這樣評價的: “君之鑒別古跡真贗,往往望氣而知神遇于牝牡驪黃之外。鑒即定,如南山之不可移,人或不信,但久而后,君言卒驗,予曰君古跡之九方皋也。”(鄭重著《謝稚柳系年錄》,王遽常序,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年)通過“望氣”的方法能得出準確的結論,要有超一流的書畫創作水平才能做到。而在現代的書畫鑒定家中,很少能具備這種特殊的條件,因此,所謂“望氣”的結論可信度往往頗為可疑。謝稚柳是個特例,不談謝稚柳在書畫鑒定界的地位,僅僅是作為一位一流的書畫創作家,他也是當之無愧的。因此,書畫創作的經歷和水平為謝稚柳書畫鑒定帶來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謝稚柳又是一位繪畫史和繪畫理論研究家,對理論的證明能力極強。如果謝稚柳僅僅是一位繪畫實踐家,僅僅從繪畫創作技法分析來鑒定書畫,顯然會缺乏理論上的邏輯證明,從而使結論不可信。但謝稚柳恰恰又是一位繪畫史家和理論家。在鑒定書畫過程中,他運用繪畫技法史、風格史的研究內容,在理論上進行邏輯證明和推理演繹。謝稚柳運用時代風格與個人風格的特征判斷書畫的年代與作者,其實是借鑒了繪畫史研究中的內容,特別是利用了繪畫史中的風格學說,從繪畫風格流派的因革承變中找到鑒定的依據。體現在他的許多理論著作上,如《鑒余雜稿》、《中國古代書畫十論》中的許多散論文章、《論書畫鑒別》等,這些理論研究成果表明:他的筆墨風格分析方法有著學理上的支撐和證明。 筆墨風格分析方法其實代表了兩層含義,一是實踐意義上的具體筆墨風格,二是理論意義上的技法史、風格史與筆墨風格史。要具備這兩層含義的筆墨風格鑒定法,僅僅是書畫家或僅僅是繪畫史論家都不能做到,而謝稚柳的獨特之處在于兼有兩者之長,這使他的筆墨風格鑒定法具有了旁人無法達到的優勢。 第三,謝稚柳的想象力與推演能力極為豐富,鑒定書畫具有“無中生有”的創造性思維。其他流派的書畫鑒定家鑒定書畫,一般首先在心目中確立一個樣板,以樣板來套具體畫作,符合樣板即為真,反之為假,這是首先設立外框再往里做的方法。謝稚柳則不然,他是從繪畫史文獻中記載的對筆墨技法的說明,結合自身的實踐,接著提出一個創造性的學說,并且用理論來證明這一說法。如用“落墨法”證明徐熙作品,古人有“落墨法”一說,其實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落墨法”,但謝稚柳通過繪畫史中關于落墨法的記載、演變特征和實踐研究作出推理判斷,證明了什么是“落墨法”,并且用邏輯推理證明了《雪竹圖》即為徐熙落墨法的典型代表作。這是從創作元素中的一個點推出一種樣板,是從里往外做的方式。與其他鑒定家相比,謝稚柳鑒定書畫堪稱是最有想象力的,是他的思維的敏銳和藝術家的創造性格,使他的書畫鑒定不同凡響。 謝稚柳以繪畫史學的立場切入到書畫鑒定中,與啟功以歷史學、文獻學的立場切入書畫鑒定,雖然切入的點不同,但他們都不僅是站在鑒定實踐的圈子里研究鑒定學,而是從大歷史、大文化的角度和高度對書畫鑒定學進行研究,這相對于一般的經驗鑒定家的目鑒,顯然更具有理論高度,思考各種問題更有深度,其鑒定方法更有標志性和個性特征。謝稚柳的筆墨風格分析鑒定法是后學者在實踐中必然借鑒、在鑒定理論研究中也必然繞不開的對象,他的成就對整個鑒定學界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對今后的鑒定實踐研究與理論研究都具有指導性意義。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