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
《英華》
趙治平以工筆花鳥畫和寫意花鳥畫名世,為當代中國畫界花鳥畫創作深具影響的畫家。讀他的作品,可感受到他的藝術在不斷升華,也可感受到他作品中獨特的文化品位和獨特的精神品位,透射出獨有的文化思考。深邃的意境和深厚的筆墨之情。 趙治平作為一個工、寫兼擅的花鳥畫家,如何在藝術創作上不同于前人、又不同于今人?為此,他尋找著突破點,追求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一種中國文化來。 在工筆畫創作上,趙治平意識到,自從清初惲南田開創了“常州畫派”,曾于康、乾之際盛極一時,時至今日,這種工整、清雅的“沒骨”花卉日見式微,作為時代的畫家,必須擔負起振興的責任,尋找突破的方法。他經過多年的思考和探索,憑著扎實的寫意功底和運用色彩的能力,采用了寫意手法來表現工筆畫。 趙治平憑借工筆畫的形式,參合寫意的畫法,開創了新的工筆畫表現手法,在技法上提攜了工筆畫的寫意功能。在構圖上,他吸收了山水畫和西畫中的表現手法,利用活潑而密集的線條,利用形體的特定組合和重疊,利用色彩、透視的總體單純和局部的微妙變化,構成了由遠漸近的旋律,產生近實遠虛的效果,使花鳥畫有著山水畫一樣的深邃感和層次感,亦讓畫面實實虛虛、層層疊疊地產生一種開闊的視野,形成一幅幅大場面、大效果的圖象。 趙治平這別開新境的創作,不僅適應了發展的時代,也為“常州畫派”的發揚光大提供了新的啟示。 ![]()
《綠染江南》
在寫意畫創作上,他一直是和工筆畫互補的,他通過筆墨的揮灑,以表達人性本質的一面,體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體現自己對花鳥畫的深厚之情,使自己的繪畫更加純粹,更加思想化。因而,他的寫意畫作品偏重于主觀意識的表達,將客觀摹寫對象虛化和重塑,以借助于筆墨線條的獨特性,表現自己不可抗拒的沖動,造成觀賞者的心靈感應。 以線條筆墨的沖動,表達深邃靜謐的意境,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在趙治平的畫面中,憩鳥、荷葉、草塘、蘭竹,都保持著詩化和虛化的自然美妙和生命的律動,具有了自身的表達范圍、自身的表現力度。線條已超出一般意義上的描述,進入了一種自由自在的語言狀態。 趙治平中國畫創作所取得的成就,原動力是他源于學、于思的相互作用,他一直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為座右銘。因而總是抓緊點滴時間學習研究、創作,將藝術生活和藝術工作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從容的藝術心態,在其中獲得吐納與進取的力量,力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正由于這種精神,他的作品不但讓人感到親和沉靜,而且能使人在愉悅之中又產生淡淡的惆悵,這正是趙治平花鳥畫的美麗所在,也是其獨特的精神品位。 ![]() 趙治平簡歷 趙治平 1957年生于江蘇常州。曾于南京藝術學院、江蘇省國畫院專修中國畫。擅長花鳥畫。 現任江蘇省國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花鳥藝委會副主任、江蘇省花鳥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藝術專業高級職稱評委委員、江蘇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曾任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劉海粟美術館館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