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3來源:華夏收藏網 |
圖/文 華夏收藏網子洲閣彭兄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創造了許許多多燦爛而璀璨的文明。上下五千年,華夏兒女在長江黃河的撫育下,由時間的推移,而不停的創造出難以想象的文化成就。但是每一個朝代的變遷,每一個時代的變化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及底蘊。在浩瀚宙宇中不停地前行,淘汰···正所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在晚清的時候,由于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爭,賠款,國力與經濟持續衰退,許多宮廷中的御窯畫師只得離去,而自謀生路,在這一切的變化與發展中,于是乎,終于:以一種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繪出人物,山水,花兒,乃至鳥獸,再染以水綠,淡赫,淡藍,草綠等,經過低溫六七百度燒制成的一種低溫釉彩瓷品種誕生了----這就是淺絳彩瓷。 根據已知實物佐證,從同治,光緒到民國初年這幾十年間,淺絳彩將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詩,書,畫巧妙相結合,創造出彩瓷界瓷畫的一種全新面貌。正是由于淺絳彩瓷的孕育而生,使得一大批文人雅士,宮廷畫師,官員走到一起,他們把酒言歡,相互交流,切磋,并且在瓷器上作畫,題詩,落款,相互饋贈,從而讓中國文化元素在清末民初得以傳承,發揚。并有一大批精美之作流到海外,使得在民族沒落之時,讓中國文化依然能聲名遠播。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國家相對以往而言更加富裕和強大,人們的生活情趣得到了極大提高。進而大大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許多商賈富豪摒棄了曾經滿身的銅錢味兒,喜愛上了收藏淺絳彩文人瓷。物欲橫飛的當下,社會浮躁不堪,人們慢慢學會了以靜養身,以文養心,而詩書畫意,文氣典雅的淺絳彩瓷恰恰符合了當下人們對審美的要求,淺絳彩瓷,其立于廳堂,文氣典雅,把玩于指間清心養身,且能慢慢退卻心中的浮躁,得到修身養性的效果。何以而不為呢?古人云:人之精,氣,神;其精:精魂的鋒芒,其氣:氣度的流變,其神:神韻的灑脫··· 大海蒼茫,踏出千層浪;人世滄桑,無盡悠悠情長。慢慢之歲月,我們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淺絳彩瓷的光芒與異彩,她如月光般皎潔而不刺眼,她如小溪般清澈而不洶涌,她如湖水般靜謐而不輕狂;她柔情似水,包羅了萬千的知書達理,她靜雅含蓄,傳承了古人文化的點點滴滴,她清馨典雅,陶冶了人們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情趣···這就是淺絳彩,今后會有更多的群眾喜愛她,欣賞她,柔柔的美,靜靜的美,另類的美··· 好物推薦:
民國美品淺絳彩映月軒款山水花卉紋碗 該碗為民國時期所制,造型端正,明麗雅致。敞口,弧壁深腹,底承圈足,口沿描金邊,形制經典考究,線條流暢優美。整器胎薄體輕,通體施白釉,釉色潔白堅密,溫潤如玉,外壁以淺絳彩繪珠江晚渡圖,畫工精細,技法圓熟,遠山近水,寶塔孤舟,意境無窮。落款為“珠山映月軒”。這種創作風格多流行于民國時期。綜合觀之,該碗時代風格突出,包漿厚重自然,收藏價值較高。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