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宋新江
傳統的中國繪畫自發生就與書法結緣,有書畫同源之說,在發展過程中又與詩相融,有詩畫本一律之論。魏晉以來詩書畫皆為文人所為,自然形成一體,構成了我們民族繪畫的基本品格:即以書法為體骨,以詩為靈魂。元代以后篆刻印章走進畫面,自此中國繪畫發展成為一門包括書法、詩文和篆刻四種藝術融合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完全的中國畫應具備這四種藝術品格,因此一位完全的中國畫家應具有這四種藝術的基本功力修養。人無完人,畫史上像齊白石那樣詩書畫印全能的畫家畢竟是少數的,要求一位畫家既是書家、詩人又是金石家,四家皆兼備難。圖章可以請篆刻家刻制,但畫中如無筆墨詩意,就不能稱其為真正的中國畫家了。所以要提高中國畫創作水平,要創新,必得提高書與詩境界的修養,因為畫中筆墨源自書法功力,而筆墨是決定畫之高低的,畫的生命意境取決于詩意。如果說筆墨為畫之體貌,詩意則為畫之靈魂,筆墨與詩意相融相輔而成畫。 詩,原本是一種文學體載,源自古代《詩經》的簡稱,它具有韻律和節奏感,一向被文人用來抒發情感。因此詩所蘊含的韻律、節奏和情感被畫家采入畫中,用以塑造視覺藝術形象,畫具有這樣的形式和精神品格可視為畫中有詩。畫家也就兼有詩人的品格,畫家兼詩人。詩和畫之間的關系為中外歷代詩人、畫家和藝術評論家們所關注、重視。古希臘詩人西蒙奈底斯稱:“詩是有聲畫,猶如畫是無聲詩?!彼未藦埶疵裾J為:“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宋人蘇東坡評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的詩畫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痹谒磥碓娕c畫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他又曾說過:“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备呙鞯漠嫾乙曌鳟嬋缱髟?。 在中國畫創作中“畫中有詩”有兩個層次含意:一是在畫面的形式上詩文與畫結合。畫家用書法將題畫,詩文書寫在畫面上恰當部位,成為畫中構圖的一個構成部分。這種詩書畫相結合的形式據說始于宋人蘇東坡。東坡作畫,畫不能盡情盡意,即題詩文直抒胸懷,以書法書寫于畫面,觀者既賞畫又賞書再詠詩,即可解畫中形象之真情意,使書詩畫三藝相得益彰。這種詩書畫形式為后代文人畫家所承傳,逐漸成為中國繪畫的重要藝術特征。但這種畫中有詩只限于畫面形式上的結合。 “畫中有詩”另外一層含意是畫境的詩意,是指畫家創造的藝術形象中飽含著詩的意趣,這正是畫家努力求得的境界。畫家在畫中描寫的山水林木、花鳥走獸的形象,如果單純描畫其形態,求其外形逼真,如同動植物標本,山川如地圖,一點不介入自己主觀的思想情感,這種畫雖則有形,但無神無韻,乃屬匠人之作。畫家如借對自然物形、物態、物之神情傳達畫家的思想感情和理想,那可謂“畫中有詩”??v觀畫史上的歷代大家所作之圖,皆充滿詩意。明人徐渭筆下的《墨葡萄圖軸》所蘊含的詩意,如畫面題畫詩所云:“半生落魄己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睆漠嫾宜鞯脑娢暮湍咸研蜗笾忻黠@地感受到畫家胸中有一股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投足無門之悲。鄭板橋筆下的蘭竹形象更是畫家的精神氣質形象,他的蕭之竹是民間的疾苦聲,他的立根破巖中的蘭花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何等的人格力量??!這是竹,是蘭,亦是人,亦是清官,英雄形象,亦是鄭板橋精神畫像,這是畫,亦是詩。齊白石畫的“看你橫行到幾時”的螃蟹,亦是物,亦是抨擊反動勢力暴政,直抒胸臆。傅抱石所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平沙落雁》《待細把江山圖畫》,畫中意趣深邃,他筆下的山川清雄奇富,變幻無窮,所用散鋒筆墨,所作山形山質似有若無,蒼蒼茫茫,渾然天成,畫出了畫家對祖國山河的真摯熱愛的情感,如此畫境是畫,亦是詩。所列舉的畫家畫作都不拘于自然物之形似,而是借景物抒寫情意,傳達自己的美學思想,它是畫,亦是詩。 如果說畫中有詩的精神內涵是畫家的情意傳達,而它的形式詩境主要表現在畫面的物象布局和藝術形式充溢著節奏和韻律美,節奏既表現在畫中物象自身,也表現在物與物之間的高低、大小,連綿起伏等形的構造和相互依存的運動關系,富有音樂般的節奏;畫中的韻律主要生于物象的體面層次的豐富變化關系,如果畫中有這般境界,可謂畫中有詩境,畫中有這般境界,可謂畫中有情意,畫中有情則有詩意,詩意詩境皆備則“畫中有詩”也,“畫中有詩”的畫即為有“意境”之畫。 中國山水畫是以宇宙山川自然為對象,表現它的形象、秩序、節奏、和諧及它內在的精神氣質,借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境界。畫家寫山川草木,云煙明晦,云山綿邈,化自然實景為情意的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征,使心靈具象化,自然的山川林木就成了畫家抒寫情思的媒介。董其昌說得好,“詩以山川為境,山川以詩為境?!碑嫾曳A賦的詩心映射著天地的詩心,詩者天地之心也,山川大地是宇宙詩心的影現,也是畫家心靈的活躍。所以中國山水畫家圖畫山川林木,并非單純取其形態,固然山形山質、林木百川有其美,畫家更要借山川表現自我心靈情意,如清人石濤說:“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薄吧酱ㄅc予神遇而跡化也。”山水畫家是以心靈映射宇宙萬象,代山川而立言,所表現的是畫家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自然景象,即情與景交融的靈境。這靈境正是山水畫家竭力追求的畫境終極。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