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0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感覺,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由感而覺,是人生、藝術最重要的東西。 感覺天性 天性是父母留給每個人的遺傳基因,或“電腦密碼”。天賦分天性、天分和天資。天性有急慢、粗細、剛柔之分。有天分的方面的不同傾向。有天才的上、中、下不同層次。天賦雖難改變但可開發。人生其實就是開發自己天賦的過程。我從小喜文學、音樂、美術。最后走上美術這個行當,也許是走對了。 感覺勤奮 勤奮是開發天性的挖掘機。我給兒子說,有天性不死畫沒用,沒天性畫死了也沒用,有天性死畫有用。希望你銘記肺腑,故藝名為“趙名釜”。我寫了五六十年的字,所有字體都寫過,古今中外雅俗都汲取,現在才有了一點收獲。我的體會是不停的寫就會出感覺。 感覺運氣 運氣實際就是指天順、地利、人和。如果有天性,也勤奮,沒有天、地、人的運氣相佐也是難生長的。就好比再好的雞蛋,如果沒有合適溫度是不可孵出小雞一樣。當然天性、勤奮可以爭取運氣,但有時難以強求運氣。 感覺性情 寫好字的要素多得數也數不清,什么結體、運筆、布局,無往不復,似曲且直等。但說一千道一萬,最重要的一條是寫性情,是“不期然而然”“無意佳乃佳”。毛澤東寫字并沒有那么多工夫,也不可能像專業書家那樣懂那么多理論,但他62年以后書法可以說達到了極高境界,尤其是他給郭沫若等人的信更是不似書法勝似書法,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直抒性情。我們看當今許多所謂名書家的字,根本就沒有弄清這點小道理。 感覺偏見 常聽人說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對人的教育強調全面發展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從宏觀普遍性看當然是有道理的,但絕不應該忽視微觀個性的獨特性。丁俊暉不上學專打球,楊麗萍只練少數民族舞功,不練芭蕾舞功,都是偏見、左道的成功范例。書法道路其實寬廣得很,許多看似偏見,其實是真知灼見,看似旁門左道,其實可能是圣神之道。不講理、不無私、不遠大、不高尚、不完美、不中庸、不辯證、不唯物、不思議、不名狀、不期然、不統一、不求全、不避名、不諱利都是有道理的偏見。認識并踐行這些偏見是不無有益的。說大一點,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不無有益的。 感覺清純 很久以前,在老家池塘邊的草地上看到了一只小白羊,那干凈、純潔的氣息,一下子就讓我想起含苞的花蕾,想起在哪里似曾見過的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猛然間那“清純”二字便跳進了我的心里。幾十年過去了,不知為什么那清純卻仍然刻在我的心上。今年,我的小孫子快4歲了,長的不胖不瘦、白白嫩嫩、言語不急不慢,我給了他個外號叫“玉觀音”。前天我開玩笑說弟弟罵我了,他說,那你以后就少到他家,多到我家吧。一下子,那“清純”又跳進了我的心里。世間這種圣潔的、一塵不染的氣息已經越來越珍貴,我不僅要把她呵護在心里,還要永遠把她種植在水墨里。此展中的古詞牌系列也許算得上這種情愫的表述。 感覺霸道 每天9個小時,寫了9個多月的字,大概有上萬張吧。筋疲力盡時,偶看世界杯乒乓球比賽,在兩次冠軍決賽的激烈爭奪中,評論人激情地說,這球打的太“霸道”、太“不講理”了,聽了叫我震驚。我給外孫起了個外號叫“彌勒佛”,3歲比人家5歲小孩個子還高、還大、還重,跟哥哥在一起,動不動就會一拳過去,也可謂霸氣十足。有意思,什么時候“霸道”“不講理”也成了一種可貴的精神財富呢?細想想,還是有點道理的,優勝劣汰、強生弱汰本來就是一種自然規律。什么人才霸道、不講理?有本事、有實力、有頭腦的就可以。所以我就寫了“藏獒”系列,企圖記錄下這橫沖直撞、冒死相拼的精氣神。 感覺愚拙 20多年前,徐州老家要我為云龍山寫“圓夢亭”的字,寫了兩張都不滿意,順手拿字帖臨了一下,感覺有了,一揮而就,很是滿意。兒子過來看到后也說寫得好。問他為什么,他說了很有意思的三個字“呆呆的”,再問為什么“呆”反而好呢?回答是不知道。我告訴他“呆”其實就是古人常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就是真,就是實,就是質樸,就是人類最珍貴的那一點精神。這種精神在“爨寶子”“漢畫像石刻”里有,在民間也大量存在。我曾留下兒子一年級的寫字本、老婆的筆記本推敲,還十分關注民間手寫店牌,其意就是尋找這種質樸。這次創作了一幅“辦證”的作品,來源就是馬路上辦假證件的宣傳語,是不是蠻有意思? 感覺清雅 清雅書風在中國書法史上應該是正統主流書風,人數最多,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最早以書圣王羲之為代表。其后有蘇東坡、米芾、趙孟頫、王鐸直到當代的林散之等,弄書法這玩意兒不能不研習他們,否則不足以“守正”。50多年的歲月,從未敢忘懷這種韻致的熏陶。二王的清雅、蘇東坡的溫潤、米芾的清朗、林散之柔中藏剛的風骨,都是我的“童子功”“太極因”,雖然我更喜豪邁、雄強,但內在少不得清雅溫潤,此展中在詩詞掇句系列就是這種精神的堅守。 感覺豪邁 豪放、豪邁甚至狂放、狂野,也是中國書史最重要的主流書風。其代表人物懷素、張旭、顏魯公、王鐸、毛澤東等。幾十年來,時時揣摩他們,其情無不亢奮。去年同一批朋友到川藏行走,那狂野荒涼、那雄闊蒼茫給我的沖擊、震撼簡直叫人透不過氣來,激動時不能不寫下“川藏經語”的短歌,雖難表萬一而不能不為。聯想到美國“9·11”、汶川地震、日本海嘯、智利火山爆發的可怕與壯觀、恐怖與震撼,非創“驚恐書風”而不可及也。這次“感之覺—趙緒成書法展、集”的“豪放系列”和“驚恐系列”等就是這一感覺的開啟之作。 感覺荒唐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紅樓夢》中的名言從一個側面道出了自然、社會的復雜與豐富、荒誕與深邃,道出世界原本“就是這樣”的。在這批作品里我寫下了“人之初無惡善”“人之性,本惡善”“失敗非成功之母”“知不足常樂”“不講理”“好人難成事,成事難好人”“有志者事不成”“善難勝惡,勝惡難善”等荒唐的真話。期望對中國當代文化大量泛濫的“假、大、空”“紅、光、亮”等惡習能有點鞭撻。至于能有多大的作用,誰知道呢? 感覺正義 我寫了一首“社會夢語”的短歌。又寫了“公道”“正義”“樂業”“安居”等大字。表達了我對“好社會主義”建設的關注。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可是我們的一些靈魂和做派卻還停留在過去式。你說這咋辦? 感覺萬千 宇宙、自然、社會大得想都難想。人類這個物種對世界的感覺和認知,其實還處在愚昧無知的年齡。書法是世界最早、最有中國特色的抽象藝術,好像路早已被我們前輩走完。其實就像人類史一樣,那天地、歲月早著呢!就拿紙墨材質來說,我經過10多年的搗鼓,去年總算弄出了點名堂,我用“自造墨”與“自選紙”寫出叫人喜不自禁的結果。那奇幻的肌理,凝凍的透明,著實夠我高興好多年的。再就傳統本身說事,像“計白當黑”“泥潭行車”“高山墜石”“力能扛鼎”“天真爛漫”,等等,我們挖到底了嗎?做到位了嗎?達到頂了嗎?恐怕沒有!我們難道不能搞出“泥潭書”“墜石書”“扛鼎書”“醉書”等萬種風情來嗎?如果再把眼球、腦殼、拳腳放大點,弄出點“太空書”“原子書”“爆炸書”也不是沒有可能。 2011年7月于南京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