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1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華拓 好景在后頭 一接近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舒暢的心變得純凈起來。此時,眼中的一草一木都是親切的。無論什么時令,還是晨昏陰晴,自然界中和諧統一,壯麗雄秀的風景,都會無私地奉獻給善于觀察、懂得美的人。自踏上婺源的路,兩只眼睛就不夠使喚,晨霧中的群山俊俏得像麗人,山姿綽約、體態婷婷,“麗人”懷中伏臥著古老的村落,朦朧中白壁黑瓦馬頭墻組成的精巧建筑群,引人入勝。白墻上的門楣窗檐,大小不同,高低有別,濃重輕淡的變化,就像表情豐富的臉,深情地和你交流對望。寫生團一行十人用各自的獨特語言動情地呼叫著贊美之詞,并且不顧一夜路途的疲勞,意欲停車去擁抱迷人的景致。組織這次寫生活動的朱葵兄對大家說:“你們先別激動,真正的好景還在后頭!” 葮莘湖上學作詩葮莘湖像一顆明珠藏在深山里。 朱葵介紹葮莘湖之勝在于山,婺源博物館館長老詹則介紹葮莘湖之勝在于水,我游歷了此湖之后卻以為葮莘湖之勝在于湖中倒影。湖周之山高峻連綿,蓊郁蔥蓓,“幽巖一枝三四花”的詩情小景,隨處可見,“萬仞雄峰慰風流”的峭拔景象,壯人胸懷,其湖上波光漣漪,澄澈明凈,千頃碧水閃爍著寶石般的色彩,分外明麗,此為岸上觀景的印象。然棄車登舟蕩游于湖上時,深秋的葮莘湖,水波不生,平顯如鏡,俯首照影姿容歷歷可姿賞鑒,舟行深處,山越高影越長,景越奇,藍天、白云、山村、青峰倒映水底,如輕紗籠罩,浮水漂忽,水中的景物似實還虛,說虛亦實,妙趣就在虛實恍惚之間。莊頭殷洪的楓樹,梯田中金黃的稻谷,山中的秋果朱實五顏六色,叢堆錦繡。倒影中的秋光流彩,形成一組組迥異的藝術畫面。舟行波浪的涌動,影中的各種物象被沖激破碎,而變成光怪陸離的圖像,在浪漫的想象中,眼前可呈現出最現代派的抽象藝術,亦可欣賞到頗具傳統風格的寫意圖畫。如夢如幻的倒影,是葮莘湖最美的景觀。我無法以速寫的手段把這種景象記錄下來,突發奇想,產生了用詩來描繪此景的沖動,于是我苦思冥想,勉強湊成了一首絕句: 山村勝裝依秀谷,青山風流抱翠湖。 水底清影秋林染,光彩流溢逐行舟。 千呼不一回 曉起是個古鎮,周遭群峰競秀,曲水環莊流香,石橋遠出林梢,秋樹凄迷合煙村。據說一位老畫家到了曉起,那里的風景使他留連不想離開,陪同者多次催歸而不動身,真可謂:“千呼不一回?!? 乍到曉起便看到一幅意境深邃的水墨畫。面對村頭的溪口流泉,小橋翠竹,浣女倩影,山徑悠悠,心緒自然而然便融進了古樸的田園詩意里,仿佛心靈受了一次酣暢的洗禮。這里還有一道獨具的風景奇觀,一株生長了幾百年的神樹與大片的香樟林,儀態殊異,杜甫“古柏行”中的詞句完全可以借用來形容它的狀貌:柯如青銅,根如磐石,霜皮溜雨,黛色參天,枝干崔嵬,香葉宿鸞鳳。這里的人把它奉為神樹,愛護有加。曉起村外,東、西、南三面的溪畔,樟林森森,巍巍壯觀,村南之林尤為其勝,成片的合抱古樹,高大雄偉,直插碧霄,氣凌山河。時在夕陽落山,有余暉掛于樹頭顯有神光靈氣,人在林中似處恢弘宮苑之內,頓覺有迷幻之感。林外山溪中出現壩塘,碧水一灣,清許見底,鴨鵝成群游戲水中,清幽閑雅的境界,疑為瀛洲之地。大家又是畫速寫又是拍照留念,留戀至晚方歸。置此好景,心情昂揚,不禁又想覓詩寄懷,苦于欠缺詩才,返寧后始想得一首,錄于文后以表情素。 水有靈性山有情, 曉起容姿殊不同。 柱天大材百年樹, 崚嶒蒼山看龍騰!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