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來源:金陵畫廊聯盟 |
張迎春 中國畫的構圖,千百年來歷代畫家的豐富完善,形成了我們民族特有的構圖規律和程式,它不受客觀對象的限制,也不被焦點透視和光影所束縛,畫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圖來進行藝術取舍,尤其是花鳥畫,自由馳騁的天地則更為廣闊。 構圖過程是一個繪畫諸技法因素構成的過程。藝術構思的成果是意象,是一種尚存在于藝術家腦海中的心靈形式,藝術創作達到了這一步,可以說是接近于成熟了。但這不是藝術創作的目的所在。 藝術創作的目的是構制一個可以提供給欣賞者欣賞的形象,故而心靈形式必須轉化為可以為感官接受的物化形式。在繪畫創作中,畫家就是通過構圖把自己的藝術構思在一定的技法下展現出來,構圖是決定一幅畫成敗的關鍵,是研究藝術作品形式美的法則,也是造型藝術極其重要的表現手段。 謝赫在六法中稱“經營位置”為“畫之總要”,提出畫面總體結構和氣勢的確立,是立形的首要一環,也是立意的第一步。位置就是畫面空間,既不特別強調對客觀世界的忠實再現,也不過分夸大主觀精神的作用,是人為的虛擬空間。 花鳥畫創作的能力也體現在章法構圖上,經營位置要求苦心經營,反復設計才能達到符合審美的意義,才能達到創作涵義的正確表達效果。花鳥畫的章法、布局的價值,取決于畫家經營位置的基本功,體現了畫家對自然和修養及藝術情感等融合的藝術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 花鳥畫畫面中的開合、疏密、主次、對比等空間形式在不同的構圖關系中,是畫家個體情感體驗及微妙變化的客觀存在,進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性格和心靈體悟。近些年花鳥畫創也受到了各類畫種的影響,畫家們則把創作目標轉向了藝術本體,更加注重對畫面構圖形式感的研究。 花鳥畫家已不再滿足于傳統文人繪畫的折枝式構圖和即情應景式的逸筆草草,打破了傳統文人繪畫由詩書畫印組成畫面的格局。當代花鳥畫在追求畫面形式感上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同時,對作品形式美的追求則主要體現在畫家自身的審美修養上。 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作品的形式感也當隨時代,一切藝術形式無不帶有時代的烙印。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