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來源:新華社 |
新華社南京11月6日電 題:南京養殖:“老把式”用上“新科技” 新華社記者沈汝發 水質pH、溶解氧、氨氮……打開手機App,塘口的情況一目了然。“以前靠經驗,天天盯著塘口,現在靠科技,既省力又精準?!蹦暇┖喼Z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養殖負責人吳玉龍是從事養殖的“老把式”,他說,“以前想都不敢想?!?/p> 這得益于該企業推行的數字化養殖技術。記者在該公司養殖基地的池塘看到,每個塘口都安裝了水質傳感器,邊上立著水質在線監控箱、智能增氧控制柜等設備,屏幕上實時顯現著氯離子、濁度、溫度等水質信息,如需增氧,按一下按鈕即可。工作人員手機上安裝了App,還可以通過手機進行遠程操作。 “搞養殖的最怕水體變壞,出現‘翻塘’,損失嚴重?!眳怯颀埜嬖V記者,現在一旦出現青苔、浮萍腐敗,造成水質變壞的情況,設備就會報警,提示及時換水、增氧,至今幾乎沒再發生“翻塘”的現象。 數字化養殖,讓水產養殖省時、省力、增效。據統計,通過減少巡塘、投喂等人力投入,實現畝均人工成本減少150元、投入品節約200元?!艾F在一年產值達1000多萬元?!眳怯颀堈f。 數字化養殖,對供電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耙坏┩k?,就可能造成供氧不足?!眹W南京市江北新區供電公司永寧供電所所長徐云說,針對該水產養殖企業用電需求大的情況,供電部門進行了農網升級改造,新增一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改造了1600米的線路,以提高供電質量。 同時,供電服務質效也不斷提升。供電人員不定期對簡諾公司養殖基地的供電線路、變壓器等供電設施和配電設備進行巡檢,及時消除用電隱患,確保用電穩定、安全。 數字化有力推動了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變。南京麗銘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是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的另一家水產養殖企業?!耙郧安桓曳盘嗟奈r苗,擔心密度過大,現在能實時掌握指標,可以多投放?!痹撈髽I養殖負責人丁玉彪說,現在每畝養殖密度已由10萬尾提升到12萬尾,產量增加了,效益也提高了。 該企業還配備了智能無人投餌機,科學設計定時、定量、定點投喂,讓養殖的青蝦、鱸魚等水產品吃得好、吃得飽、長得快,而且個頭更大、更均勻。 南京市浦口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圍繞青蝦、鱸魚等產業鏈,養殖戶們通過養殖數字化管理,讓水產養殖從“看一看”“撈一撈”的經驗型養殖,走向現代化養殖,實現效益穩步提升。(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