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12月4日電(記者何磊靜)日前,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以下簡稱“中俄東線”)南通-甪直段順利投產,標志著中俄東線這條跨越千里的“東部能源大動脈”全線貫通,長三角地區綠色發展再迎能源新保障。 ![]() 據介紹,隨著中俄東線與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在甪直聯絡站順利連通,長三角地區新增天然氣日供應能力超4700萬立方米,天然氣供應保障與資源調度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中俄東線南通-甪直段是中俄東線穿越長江直達上海的“咽喉”要道,經過蘇州常熟、太倉、昆山等地,沿線設置多座場站和閥室,全長60公里,采用1422毫米超大口徑、X80高鋼級管材和10兆帕高壓力設計,年輸氣能力達189億立方米。 在長江盾構穿越隧道中,三條超大口徑天然氣管道呈倒“品”字形并行敷設。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搭建了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在國內首次使用防爆型軌道巡檢機器人開展長輸天然氣管道巡檢工作。防爆型軌道巡檢機器人能夠以全自主或遙控方式,在隧道區域內執行設備巡檢與數據采集的任務,實現安全、高效的遠距離智能巡檢。 ![]()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蘇浙滬輸氣分公司堅持“建管融合”理念,面對復雜的江南水網、地下管線和長江穿越等挑戰,協同各參建單位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 隨著中俄東線南通-甪直段順利投產,中俄東線打通了俄氣入滬的“最后一公里”。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蘇浙滬輸氣分公司黨委書記霍永勝表示,通過高效靈活的資源調配,中俄東線將進一步釋放西氣東輸一線、二線的轉供潛力,優化長三角地區的供氣結構,全面提升長三角區域天然氣常規輸配和應急保障能力。 當前正值天然氣冬季保供關鍵期,中俄東線南通-甪直段投用后,甪直站每天的天然氣分輸轉供量將超5300萬立方米,成為江蘇地區最大的天然氣分輸轉供樞紐站,為冬供增添“底氣”。 “作為江蘇地區最大分輸轉供站的守衛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蘇浙滬輸氣分公司生產部副部長田娜娜說,該分公司制定了全面的冬季保供方案,入冬前完成了所轄27座站場設備的全面檢查、保溫設施的維護保養,備足了保供物資和備品備件,并與下游用戶共同開展了冬季保供應急演練,進一步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礎,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安全溫暖度冬。 據了解,自2003年西氣東輸一線管道穿越長江進入長三角地區以來,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蘇浙滬輸氣分公司已安全高效輸送天然氣超2850億立方米,折合可替代標煤3.6億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723.9萬噸、粉塵2.1億噸和二氧化碳4.1億噸。(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