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5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1月5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從南京大學了解到,該校“芯片集成的超導微波頻率梳”近日入選2024年度南京市十大科技成果,相關技術易制造、能耗低,將助推大規模集成通用量子計算機早日實用化。 據介紹,該校吳培亨院士領導的超導電子學研究所團隊成功研制完全片上集成且由直流電驅動的超導微波頻率梳信號源,有望作為片上集成量子芯片的關鍵信號源。 頻率梳是一種能夠發射多條等間隔頻譜線的特殊激光源,廣泛應用于光學鐘、激光雷達、光譜學和光神經網絡等高精度測量領域。在光學領域,片上集成頻率梳已取得顯著進展,但在低溫環境工作的微波頻段完全片上集成頻率梳此前仍是空白,研究團隊歷經五年,研制出新型集成頻率梳信號源,其產生的微波信號在頻譜上為一系列等間隔的譜線,時域上為一系列高度相干的調制脈沖微波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該器件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操作便捷,僅由一個功耗極低的直流信號驅動,即可實現高精度頻率控制。理論上,中小型稀釋制冷機可以容納數百萬個這樣的集成頻率梳信號源。 研究團隊表示,將繼續優化頻率梳的性能,探索其應用前景。該技術將顯著降低超導量子計算的成本、能耗以及糾錯難度,未來,量子計算的規模和復雜度有望大幅提升,從而加快推進大規模集成通用量子計算走向實用化。(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