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我省深化基層監督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監督陣地前移、力量前傾 —— 不斷釋放基層監督治理效能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加強基層監督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有力舉措。近年來,省紀委監委認真貫徹黨中央、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關于基層監督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實履行協助職責和監督專責,積極探索基層監督有效路徑,持續加大基層監督辦案力度,推動監督陣地前移、力量前傾,健全完善基于江蘇實踐的基層監督體系,不斷釋放基層監督治理效能,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夯實主體責任, 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調 作為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開發區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一旦監管不到位,極易滋生腐敗。 2024年以來,盱眙縣聚焦開發園區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統籌監督力量,探索形成黨委主責引領、職能部門履責監督格局——縣委成立開發園區改革轉型工作專班,針對履職問題對工信、商務等部門“一把手”進行政治談話,精準傳導責任;針對園區發展動能不足、模式粗放等問題,開發區黨工委與縣組織、人社等11個監督主體貫通協調聯動,推進管理運營機制、人事薪酬制度等“五項改革”,形成改革合力;縣紀委監委緊盯開發園區改革重點領域進行跟蹤監督,推動建立績效管理等制度,對2個事項予以容錯免責備案。以主體責任落實帶動各監督主體各盡其責,共同治理成效已初步顯現:截至目前,落戶開發區企業通過市對縣開工、竣工考核項目數分別為69個、49個,均為淮安市最多。 從過去一家單打獨斗,到如今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基層監督體系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們注重發揮好縣級黨委對各類監督主體的領導和統籌作用,打造協調各方、有效銜接、規范高效的監督平臺,推動責任下壓、重心下沉、力量下移,切實凝聚起監督合力?!笔〖o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各地依托反腐敗協調小組、巡視巡察綜合監督平臺,找準銜接各監督主體的契合點,推動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自己應該做什么”“能為其他部門提供什么支持”“需要其他部門支持什么”……蘇州市吳江區推動30家“1+9”監督重點職能部門依據法定職責梳理監督事項144項,實現照單履責。在此基礎上,發揮區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平臺作用,建立完善執法、司法機關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機制和對重點行賄人員聯合懲戒機制。2024年以來,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檢查考核、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等領域開展專項治理和整治,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費用支出較去年下降7.7%,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預算比去年實際支出下降16.4%。 強化辦案引領, 構建“縣統籌抓鄉促村”新格局 10多年里,連云港市贛榆區贛馬鎮顧莊村原黨總支書記王容聿利用虛假招投標、虛假發包等形式,低價承包村集體資產后再高價轉包以賺取高額利潤。由于案發時間長、作案方式隱蔽、證人分布地域較廣,僅憑贛馬鎮紀委力量難以有力查處。贛榆區紀委監委將案件提級辦理,發揮“常委+協作區”機制優勢,由區紀委常委牽頭指揮,紀檢監察室主任一線核查,鄉鎮紀委與派駐紀檢監察組協助辦案、集中突破,派員赴西寧、蘇州取證,僅用37天就高質量辦結此案。近日,王容聿因職務侵占罪領刑3年10個月。 以有限監督資源釋放最大監督效能,省紀委監委制定《關于優化完善縣鄉紀檢監察監督體系的指導意見(試行)》,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破解力量分散、效能不高等基層監督實踐難題,做強縣級紀委監委機關監督主體,橫向整合監督資源,縱向延伸監督觸角,推動形成“縣統籌抓鄉促村”新格局。 在更大范圍整合運用監督力量,省紀委監委探索建立“1+2+N”統籌機制,由縣級紀委監委加強統一調度,在1名班子成員扎口分管下,聯系鄉鎮(街道)與聯系縣直單位的2類紀檢監察室結對編組,統籌整合N個鄉鎮(街道)和派駐機構業務人員力量,打好組合拳、團體戰,確保對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發現得了、調查得清、處置得好。 以南京市江寧區為例,區紀委監委統一調配辦案力量,打造“戰區”辦案模式,將7個紀檢監察室、10個派駐組和25個基層紀檢組織劃分為3個“戰區”。各“戰區”聚焦群眾關注的惠民富民政策落實、村(社區)干部履職盡責、村級小型項目建設等方面問題,嚴肅查處群眾身邊“蠅貪蟻腐”,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聚焦急難愁盼, 以群眾獲得感檢驗監督成效 一進門的可視化大屏,實時滾動著商品價格、攤位分布等信息;水果、蔬菜、肉類等區域一目了然,每個攤位懸掛顯示經營戶信息的電子屏……常州市武進區中心城區30多萬名居民的“菜籃子”——湖塘消費品綜合市場煥新歸來,成為當地的網紅菜市場?!艾F在買菜就跟逛超市一樣,煙火味更濃?!笔忻裢踬F芳高興地說。 小菜場,大民生。武進區紀委監委以體系思維和系統觀念開展農貿市場專項治理,結合查處的32起違紀違法案件,形成專題剖析報告,制發紀檢監察建議7份,推動制定出臺鎮級市場財務管理辦法、市場上市商品準入制度等27項制度以及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及規范管理三年行動方案。 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健全基層監督網絡,最終是要發揮監督效能,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和治理水平提升,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完善監督體系的重要應用場景,針對整治發現的具體問題,先行思考探索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而倒逼整改的方式,推動堵塞基層管理漏洞、補齊基層治理短板,實現監督、辦案、治理有機結合,促進監督體系更加有效運轉,切實把監督體系打造成“兩個維護”平臺、正風肅紀反腐平臺、提升治理效能平臺。 征地拆遷領域腐敗往往涉及多部門、多層級、多環節,窩案串案多,查處治理難度大。2024年以來,無錫市梁溪區紀委監委在深挖細查征收拆遷領域違紀違法問題的同時,系統梳理剖析近年來查辦的相關案件,找準案發單位的制度建設薄弱點、權力運行風險點、監督管理空白點,細化梳理出資產評估、補償簽約、垃圾清運等6個環節18類問題,編制《征收拆遷領域監督工作指引》,探索建立“拆前廉潔約定、拆中過程參與、拆后回訪核查”機制,著力鏟除征收拆遷領域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顧 敏)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