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5來源: 藝術中國 |
1月22日晚,以“人民的節日,世界的春節”為主題的第21屆“北京新春音樂會”在人民大會堂唱響,56個民族的代表身著節日盛裝觀看演出。音樂會分為“親情篇、友情篇、鄉情篇、幸福篇”四大篇章,以經典與創新相結合的方式,展現中國民歌的獨特魅力,各民族共同慶祝春節申遺成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添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本屆新春音樂會是由北京市文聯、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北京青年報社發起主辦,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北京日報報業集團為支持單位,北京音樂廣播為媒體主辦,并由北京綜藝博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策劃制作,由北京音樂家協會承辦,北京市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北京老舍文藝基金會協辦。中國電影樂團擔任本場音樂會現場演奏,劉國超策劃編導,青年指揮家肖超擔綱指揮。 一曲《春節序曲》拉開音樂會帷幕?,F場有56個民族的代表身著各民族節日盛裝觀看演出,為小年夜的人民大會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生動體現了“小年夜、大會堂、聽民歌、著盛裝,同心節,天下緣”。演出邀請了天津、河北的藝術家、觀眾演出和觀演,展現現京津冀人緣相親、文脈相通、協同發展的情緣。 在親情篇的開場,來自河北的民歌手肖文帶來了一首二人臺《掛紅燈》,經過新春音樂會創作團隊的重新配器改編,這首傳統二人臺曲目展現出了新的魅力。青年男高音丁源帶來了其父歌唱家丁毅的代表作《感恩》,丁源用中英文兩種語言深情演繹這首歌曲,讓這首充滿情感與力量的作品跨越語言界限,走向世界舞臺。土家族歌手鄧超予和青年歌唱家尤國通共同演唱了一首土家族民歌《新編六口茶》,熱情歡快的節奏讓現場觀眾倍感親切。 在友情篇,網絡紅人“北京口琴大爺”組合帶來了一段特別的節目,他們現場吹奏了一曲《打虎上山》,兩把口琴演繹出了樂隊的感覺,在觀眾熱烈的氛圍中,他們接著又吹奏了一曲《北京喜訊傳邊寨》。 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昌黎民歌傳承人劉秀文演唱了昌黎民歌《小看戲》,讓觀眾感受到了河北非遺的風采。 著名歌唱家呂薇先是帶來了一首江蘇民歌《紫竹調——燕燕做媒》,吳儂軟語將現場觀眾的思緒帶到了江南水鄉,隨后她與青年歌唱家宋叢舉一起演唱了《春風十萬里》,為音樂會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隨著北京音協合唱團的一首氣勢如虹的《心愿》,鄉情篇正式開始。著名歌唱家吳碧霞10歲的女兒小春天帶來了影片《建國大業》片尾曲《紅》,體現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內蒙古青年歌唱家傲日其愣與舞蹈家姚亮、馬頭琴演奏家呼布欽合作演繹了一段歌與舞《牧歌》,悠揚的馬頭琴與壯闊的內蒙民歌相得益彰,再加上舞蹈家姚亮灑脫自如的蒙古舞,音樂會現場仿佛置身于蒙古大草原。 歌唱家黃華麗帶來一首《故鄉是北京》,配上韻味十足的京胡,勾起了現場北京市民的鄉情。鄉情篇的最后是一組《酒歌》聯唱,維吾爾族流行歌手阿力木帶來了一首維族歌曲《一杯美酒》,配合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疆手鼓演奏,歡快熱烈的氛圍使得現場觀眾也不禁想一同起舞。隨后傲日其愣再度登臺,與觀眾互動演唱了一曲蒙古族酒歌,臺上臺下彼此呼應,觀眾與酒歌融為了一體。最后,男聲合唱團的一首《酒神曲》充滿力量,三首酒歌首首遞進,聯結起各族人民的鄉情,把誠摯的祝福都化在“酒”里。在壯闊的大鼓聲中此篇章落下帷幕。 最后一個篇章幸福篇,青年歌唱家郝亮亮帶來了一首由北京新春音樂會導演團隊創作的民歌新作——《這不是遙遠的地方》,這首歌以經典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為靈感延展創作,遙遠的地方如今已不再遙遠,幸福的生活就在身邊。 著名歌唱家吳碧霞連唱兩首代表曲目《小河淌水》《敕勒歌》,精彩的演唱讓現場觀眾沉浸其中,回味許久。 第21屆北京新春音樂會藝術總監、歌唱家戴玉強帶來了電視劇《常香玉》的主題曲《你家在哪里》,他用充滿魅力的唱腔與十足的感染力將現場氣氛推向頂點。 所有演員一起登臺,演唱了《二十年后再相會》,將北京新春音樂會與觀眾們的“二十年之約”用音樂的方式印在每個人的心里。 在觀眾們的熱情中,全場繼續合唱了一首《愛我中華》,為本屆北京新春音樂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演出結束后,現場觀眾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觀演體驗。有觀眾說到“從民歌到酒歌,從領唱到合唱,從口琴到舞蹈,從京胡聲到馬頭琴,從童聲陣陣到余音繞梁...堅持下來的不僅有傳承,還有創新,感謝眾多藝術家的堅守”。精彩的節目讓觀眾在演出后流連忘返,有觀眾說“走出會場,眺望天安門城樓的威嚴,漫步十里長街的浩瀚,北京城里燈火璀璨,在夜色中顯得愈發明亮,而那首《愛我中華》還在耳邊回蕩”。 自2005年啟航至今,北京新春音樂會已走過二十載春秋。音樂會展現其獨特的魅力,成為熱愛中國民歌藝術的人們聆聽來自民間、植根文化、直抵人心的歌聲的節日文化盛宴。在這里,沒有過度的修飾,只有用心的旋律;在這里,民歌跨越時空,連接起民族情感的紐帶。二十多年來,十幾萬觀眾走入這人民大會堂,用他們的熱情與支持,共同成就了新時代的藝術盛會。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