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來源:新華網 |
2月28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會上獲悉,2024年太湖水質改善取得突破,水質總體達到Ⅲ類,創30年來最好水平,首次全年達到國家良好湖泊標準。流域206個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97.6%,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187個河流斷面水質連續3年保持Ⅲ類。 太湖每年為江蘇沿湖地區及下游滬浙送去20多億方的“放心水”“優質水”,太湖游船時隔20年重新運行,“水韻江蘇”的自然生態之美在太湖充分彰顯。 2024年,太湖藍藻發生強度持續減輕。藍藻水華首發時間較常年推遲93天,上半年首次未監測到水華。安全度夏期間(3—10月),水華平均面積、最大面積、藻密度同比分別減少15.8%、4.3%和17.5%,均為2008年以來最低值,連續2年未發生湖泛。太湖連續第17年實現安全度夏,高水平實現“兩保兩提”。 太湖流域生態系統更加健康。太湖水生生物多樣性指數為3.12,首次提高到“優秀”等級,魚類生物量達到多年平均值2倍以上,浮游植物中易形成水華的微囊藻優勢度持續下降。滆湖水質改善一個等級至Ⅳ類,長蕩湖水生植被覆蓋面積提高到38.4%,全球極危物種黃胸鹀、青頭潛鴨現身長蕩湖,這些珍稀鳥類的回歸,印證了流域生態的好轉。 江蘇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太湖治理作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工程”。2024年以來,江蘇大力削減入湖污染負荷,持續深化工業污染防治,加快農業發展綠色化轉型。如扎實推進上游40條重點河道治理,開展污染源、藍藻種源“雙源齊溯”,對照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項目清單, “一河一策”實施水質提升工程;組織流域2萬余家涉磷企業全面完成整治,累計削減原料磷使用4000余噸等。 同時,江蘇持續推進保護修復,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水平。如投運國內首創的生態清淤智能化一體平臺船“太湖之星”,大幅提高清淤效率和計量水平;流域全年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66.9萬噸/日,新改建城鎮污水管網566公里;流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93.7%,同比提升9.9個百分點。 下一步,江蘇將繼續推進新一輪太湖治理,完善用好“感知太湖”數智平臺,繼續狠抓上游40條重點河道水質提升,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工作協調力度,唱響新時代更加生動的“太湖美”。(李南丹 程欣然)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