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透視“國談藥”加速落地背后: 江蘇為藥企搭建直通式“帶貨平臺” 3月31日,省醫保局會同省工信廳、省衛健委、省藥監局等部門聯合召開“國談藥”使用三方溝通座談會,為醫保、醫療和醫藥三方搭建平臺,促進創新藥供需雙方對接,推進“國談藥”加快臨床應用,讓老百姓用上更多、更新、更好的“國談藥”。 據統計,江蘇“國談藥”銷售額已從2020年的近40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146億元;惠及患者從2020年的360多萬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300多萬人次。政府搭臺,推動“國談藥”進醫院“最后一公里”提速貫通,為醫藥創新撐腰,為臨床上新鼓勁,搶占生物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創新高地。 本土藥企“多點開花” “我們是一家初創企業,成立短短8年,第一次參加國談就有兩個一類創新藥進入新版藥品目錄?!眮碜詿o錫的創新藥企——迪哲(江蘇)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總監江佳毅介紹。 據統計,作為生物醫藥產業大省,江蘇相關產業產值規模達到5000億元、居全國第一。一直以來,我省醫藥企業都以服務公眾健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研發與創新,并在不斷加大規劃、立項和投入力度,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 “江蘇是真金白銀支持生物醫藥企業創新,為我們藥企營造了公開透明、干凈清爽的營商投資環境?!闭筇烨缢帢I集團總裁助理陸長鑫表示。 記者注意到,此次參加三方溝通座談會的有17家藥企,恒瑞、正大天晴等龍頭藥企連年在“國談藥”上“榜上有名”,今年也有不少“新面孔”,如迪哲、卓和、澤璟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高水平醫院建設和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省醫保局副局長陳亮介紹,醫保、工信、衛健、藥監等部門凝聚合力,全鏈條支持醫藥企業和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一組數據就是證明:今年共有38種“全球新”藥品新增納入目錄,其中江蘇有12種,且均為本土企業,反映出我省醫藥創新水平的持續發展和進步。此外,江蘇醫藥經營主體活力在加速迸發,產業區域布局也更加均衡。 洽談推介“暢通無礙” 醫院是創新產品應用的主渠道,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成果轉化關鍵在于進入醫院使用。當天下午,省內30家重點三甲醫院藥劑科主任與新進“國談藥”醫藥企業負責人促膝而坐,深入交流。各大藥企都十分重視與大醫院面對面溝通機會,派出精兵強將現場洽談。 “這是我們今年1月新進國談目錄的創新藥,專門針對腫瘤患者,你們醫院科室實力雄厚,很可能會用得上?!痹谀暇┕臉轻t院攤位前,先聲藥業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銷售部負責人主動介紹公司新藥。 “你們產品前期主要在哪里試用,涉及哪些人群?”“說明書上說,藥品改良后不良反應下降了,我們想知道哪些方面下降了?!薄暇┕臉轻t院現場談判代表在認真看了產品說明后,發出一串問題?!斑@些由公司醫學部負責人來介紹?!焙芸?,先聲藥業有限公司醫學部負責人一一答疑。 “機會難得,今天公司銷售、醫學、準入3個部門有10個人在現場,對還沒有使用我們產品的醫院進行針對性推介;對已使用的醫院,我們加強溝通和釋疑。”先聲藥業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張超說。 帶著國談創新藥忙著穿梭于3個會場,一下午顧不上喝一口水的江佳毅表示,這么多醫院“大咖”聚集,一定要抓住機會。 “我們是中小企業,做了十幾年中成藥研發,這是第一次研發出1類新藥,也是第一次進入‘國談藥’目錄,感覺很振奮。”來自無錫的卓和藥業集團副總經理詹鵬盛表示,政府舉辦三方溝通座談會,讓小企業也有機會與大醫院面對面交流推介,讓藥企對未來充滿信心。 部門鼓勁“臨床上新” 據悉,江蘇醫保部門已連續5年對醫藥企業進行政策輔導。5年來,共計有176個“江蘇制造”創新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占比超1/3,位居全國第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成果得到及時轉化。一系列醫保政策的出臺,也解除了醫療機構配備使用“國談藥”的后顧之憂,比如健全談判藥“雙通道”用藥保障機制,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滿足談判藥供應保障、臨床使用的合理需求。 當前,生物醫藥已成為江蘇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之一。江蘇生物醫藥集群規模效益全國領先,2024年全省生物醫藥集群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均位居全國第一。今年1—2月集群開票銷售同比增長1.1%,實現“開門紅”。 “2024年江蘇獲批創新藥13個,居全國第一?!笔」ば艔d二級巡視員羅志勤介紹,省工信廳以“免申即享”方式對由江蘇注冊申請人獲得的創新藥、改良型新藥和三類創新醫療器械給予獎勵,2024年安排1.66億元獎勵26個創新藥械,其中對8個創新藥每個獎勵1000萬元。江蘇還對省內臨床試驗機構為創新藥械提供研發服務給予服務金額5%的獎補,2024年獎勵23家醫療機構。 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姜侖表示,江蘇正建立院內藥品配備與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聯動機制,自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公布后,按照臨床用藥需求,1個月內統籌召開藥事會,做到“應配盡配”。對暫時無法納入本醫療機構供應目錄,但臨床確有需求的藥品,應納入臨時采購范圍,建立綠色通道,簡化程序、縮短周期、及時采購。對暫時無法配備的藥品,通過處方流轉機制,引導患者至“國談藥”雙通道定點藥店購買使用。 省藥監局副局長姜偉介紹,江蘇在全國首批開展優化藥品補充申請改革試點,相關審評審批時限由200日縮減至60日,支持企業擴產增效。 此外,江蘇還推出一系列推動“國談藥”進院使用的醫保配套支持政策,比如在醫??傤~預算方面,繼續實施“國談藥”前3年預算單列政策——即前3年不納入當年醫院醫??傤~預算,第4年按前3年最高一年使用情況納入總額預算測算基數,在制度上為醫院松綁,讓醫院使用國談創新藥沒有后顧之憂。 群眾用藥“更快更好” “國談藥”的落地,大大降低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江佳毅介紹,沒進醫保前,使用該公司研發的兩種新藥每年治療費高達40萬元,納入醫保目錄后,患者個人自付部分只需幾萬元。 “去年中大醫院落地165個‘國談藥’,其中西藥157個、中成藥8個?!睎|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沈楊表示,去年該院的“國談藥”采購金額達11.89億元,較好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部分治療罕見病的國產藥納入‘國談藥’范疇后,極大緩解了罕見病患者用藥問題?!?/p> “未納入本院的‘國談藥’,我院已實現移動端審批流程,從申請到藥房調劑發藥,僅需兩個小時?!蹦贤ù髮W附屬醫院副院長周曉宇介紹,根據臨床治療需求,該院“國談藥”在供品種有219種,2025年又新增39種。對于“國談藥”,該院還建立藥物警戒管理,不斷完善不良反應記錄、調查、分析、評價、處理和上報流程。 記者多方采訪獲悉,我省醫療機構特別是三級定點醫療機構都在自覺承擔“國談藥”配備和合理使用的主體責任。從配備品種上看,截至去年底,399個談判藥品中有397個在江蘇銷售使用。90%以上的三級公立醫院均在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施后1個月內召開專題藥事會,并動態調整醫院基本用藥目錄;近5年來,江蘇醫療機構銷售“國談藥”金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穩定在80%左右,2024年更是達到84%,在全國位居第一方陣。(黃紅芳 唐悅)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