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今年一季度我省投融資額超311億元 —— 投早投小,“硬科技”吸金出圈 推動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創投發揮著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江蘇投融資案例343起,交易額超311億元。從投融資情況來看,創投機構“耐心”增加,投早投小趨勢愈加明顯,新材料、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等“硬科技”領域展現出超強吸金能力。 創新育苗,耐心陪伴蓄動能 蘇州、南京、無錫向來是全國創投機構的熱門“打卡地”,今年一季度亦不例外,三地貢獻了全部融資案例的63%?!安煌鞘谢诋a業基礎,正在形成差異化的創投生態?!苯K省創業投資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具體到城市,蘇州以超過150起投融資數量位居全省首位,人工智能、電子信息、醫療健康投融資額度占比超61%,思必馳5億元股權投資、知行科技超2億元融資等項目尤為亮眼;南京則聚焦生物醫藥與能源安全等領域,威凱爾醫藥2億元融資、和本機電2.92億元收購融資等;無錫則圍繞著“芯片之都”,出現了諸如盛合晶微7億美元D輪融資、卓勝微35億元主板定向增發等一批投融資事件。 “耐心資本”正在成為創投行業的行為指南。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江蘇早期投資(天使輪、Pre-A輪、A輪、A+輪)占比超過33%,較去年同期提升約5個百分點,“投早投小”特征更加鮮明。 今年1月,新能源材料企業納力新材料完成了近10億元的A+輪融資,成為行業的明星項目。此次融資由淡馬錫領投,中金資本、喬貝資本、耀途資本以及上海翮沐等多家老股東追加投資,還得到了奧本海默家族基金、新加坡曹寶記集團等國際資本的支持。 “真正的技術創新,即使需要更長的陪伴周期,也值得冒險?!蓖顿Y方之一、華興新經濟基金董事總經理尹弘直言,團隊看重的正是納力新材料研發的金屬高分子復合集流體技術。隨著全球鋰電池出貨量激增,復合集流體在電池集流體市場的滲透率將達40%,出貨量最高可達180億平方米。 芯弦半導體是位于蘇州的一家嵌入式處理器芯片設計公司,其打造高性能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芯片、高可靠性車規MCU(微控制單元)的關鍵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今年3月,該公司完成Pre-A+輪、近億元融資。投資方之一、三一創投管理合伙人曹強認為,芯弦半導體采用ARM內核(一種基于精簡指令集設計的微處理器架構)的技術方案,有望實現行業彎道超車。 為了支持鼓勵創投機構投早投小,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無錫推動國有資本向“長期資本”“耐心資本”轉型,明確建立基金風險容忍機制,允許基金清算時容虧率最高50%;南京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本市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持有股權超24個月且投資資金到位的,按投資額5%給予基金管理機構獎勵,投資單個企業累計獎勵最高500萬元;蘇州規定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向當地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投資滿一年后,五年內實際發生損失的,按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對單個投資項目的首輪投資實際發生損失額的20%給予補貼,單個投資項目風險補貼最高200萬元。 深潛賽道,“硬科技”仍是熱點 從投資方向來看,“硬科技”依然是主流方向,且更傾向于更細分賽道、更高技術壁壘領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江蘇一級市場投資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合計占比超71%。毅達資本投資的阿特蘭科技、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直投的鈮奧光電等,都已成為各自賽道的隱形冠軍。 今年1月,盛合晶微宣布完成7億美元定向融資交割,成為集成電路制造領域的明星項目。盛合晶微是中國大陸第一家致力于12英寸中段凸塊和硅片級先進封裝的企業。目前,公司芯片互聯先進封裝技術已邁入亞微米級別。 “本次增資是在公司推進上市過程中快速完成的,有針對性引入無錫和上海兩地國資投資,有利于公司與產業鏈生態的緊密協作?!笔⒑暇⒐径麻L崔東說。 在新能源卡車領域,徐工汽車的動作頗為引人注目。該公司通過混改引入寶武、中鋁、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中國國信等30余家投資方,募資64.44億元,創下近五年商用車行業最大單筆融資紀錄。徐工集團董事長楊東升直言,此輪融資后,徐工汽車計劃五年內沖刺IPO,目標直指新能源重卡技術突破與全球化布局。 在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看來,硬科技領域仍將是熱點賽道,尤其是在半導體、電子設備、通信、醫藥生物和新能源等賽道?!斑@些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市場對‘自主可控’需求的迫切性將促使相關領域的需求不斷增長?!?/p> 國資領投,產業協同筑高地 國資已經成為創投市場的主要資金來源,同時國資基金領投的趨勢也更加明顯。從數據來看,2025年一季度中國一級市場中,國資類平臺LP(有限合伙人)以41.2%的出手次數,占比居各類投資者之首。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投資出手次數達13次,出資額高達57億元,領跑全國。 從江蘇來看,省戰新母基金持續發力。2月12日,省戰新母基金第二批產業專項基金現場集中簽約,共22只、規模408億元,落地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設區市和4家省屬企業,第三批產業專項基金也在加速推進中。 今年2月,省戰新母基金旗下的蘇州未來產業天使基金,完成對綠??萍嫉耐顿Y,這也是該基金首個落地項目。綠??萍加?024年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孵化,其自主研發的金屬復合碳纖維技術已實現量產,成功打破海外壟斷并完成全產業鏈國產化。 “盡管項目尚未進入規?;A段,但金屬復合碳纖維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等領域的應用前景不可估量?!被鸸芾砣?、蘇創投集團國發創投相關項目負責人說。 產業鏈在哪,資金就奔向哪里。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外地國資明顯加大了在江蘇的投資力度。 今年3月,無錫深藍航天完成總規模近5億元B4輪融資,由泰安市泰山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旗下的泰安遠望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領投,資金重點投向“星云”系列可回收液體火箭的研發攻堅與商業化落地。雙方從首次接洽到簽約打款完成,僅用不到100天。 據悉,近年來,山東泰安市將商業航天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布局方向,此次投資不僅是看重深藍航天的投資回報潛力,更因其與當地航天產業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可以借助江蘇企業在商業航天領域的產業鏈配套,實現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詹超 趙偉莉)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