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4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跨越110年!大報恩寺琉璃塔模型將首次回國展出 “塔游記”寫下歸鄉句點 一座誕生于百余年前的寶塔模型,即將回到它的原鄉——南京。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讓文物煥發新活力 綻放新光彩”,恰與一段跨越重洋的文物故事相呼應。記者從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獲悉,百余年前,在德國傳教士葛承亮的帶領下,上海一家孤兒院300名孤兒工匠,耗時3年手工復刻了84座中國古塔,其中高達2米的大報恩寺琉璃塔木制模型,今年10月將從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飛”回南京,迎來跨越110年的首次回國亮相。 20世紀初,上海土山灣孤兒院工藝院的一群孤兒在匠人的指導下,以清嘉慶年間《江南報恩寺琉璃寶塔全圖》版畫為藍本,復原了這座毀于1856年戰火的明代建筑奇跡。九層八面的塔身檐角懸掛靈動風鈴,工匠們更融入對“中國瓷塔”的美學想象——在色彩與裝飾上匠心獨運,讓模型既留存歷史印記,又綻放獨特藝術光彩。同時被復刻的還有中國各地有名的古塔,完整呈現了中國各地不同時期古塔的建筑風格,也是近代中國首次系統研究、記錄古塔的珍貴實物資料。 1915年,84座寶塔模型亮相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驚艷世界并一舉摘得最高榮譽“甲等大獎章”。美國作家在《土山灣孤兒院》一文中曾描寫,“這些展品被藝術地擺放著,而且它們做工非常精細,在整個展覽會都找不到能夠與之匹敵的藝術品?!痹缭?656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使團成員約翰·尼霍夫便在出訪中國的報告中描繪大報恩寺琉璃塔形象,使之成為流傳西方的重要中國意象。這些寶塔模型也讓西方首次系統性領略中國寶塔的建筑美學,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博覽會后,寶塔模型入藏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從此開啟漫長的海外漂泊。2024年5月31日,84座模型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塔游記1915:由上海到舊金山》特展中首次齊聚。“在84座塔模型中,大報恩寺琉璃塔是最大、最鮮艷的一座?!毙录悠聛喼尬拿鞑┪镳^高級中國藝術研究員林家銘贊嘆。 對于新一代南京人而言,大報恩寺琉璃塔是“僅存于文獻中的傳說”。為了讓這座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塔重新走進公眾視野,經過多方努力,今年10月,大報恩寺琉璃塔模型將首次回到南京,并作為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特展的重點展品展出?!霸谠烦尸F,可以讓公眾更直觀地感受到文化遺產的魅力,激發更多人參與文物保護?!敝袊袍E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姜波認為。 據了解,除了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特別出借外,展覽籌備過程中,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上海市徐匯區土山灣博物館也提供了許多珍貴史料,三地接力續寫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故事。 “我們非常榮幸見證和參與這場跨越世紀的文明接力,不僅讓本土公眾重新構建對大報恩寺琉璃塔的視覺記憶與文化認知,也讓更多青年了解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贝髨蠖魉逻z址博物館館長王文溪透露,今年是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建館十周年,他們將與國內外更多的博物館合作,展出全球征集的琉璃碎片、數字藏品等內容,也邀請社會各界參與“重回長干里”全球行動,共同揭示琉璃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義和價值。 從模型到記憶,這場始于上海、經舊金山與新加坡流轉的“塔游記”,將在南京寫下歸鄉的句點。百年匠心與當代文明的對話,才剛剛開始。(陳潔)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