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9月15日電(記者陳席元)首屆全球文明數智研究暨“文明實驗室國際聯合體”成立大會近日在南京大學舉行。 據了解,“文明實驗室國際聯合體”由南京大學發起,成員單位包括英、美、德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0余所頂尖高校,旨在面對日益交叉和富有全球性的問題情境,打造一個具備共同價值基礎、共享技術平臺的學術共同體。 “當今時代,數字智能技術正深刻改變人文研究的范式與方法,聯合體將更好推動文明對話,加強國際合作,建立跨國界、跨學科的協作機制,打破數據孤島和學術壁壘,推動數智文明研究知識創新;立足全球實踐,秉持開放包容、辯證批判的態度,探索出更具解釋力與前瞻性的智能時代文明形態學理論體系,推動數智文明研究理論創新;擁抱人工智能和技術變革,拓展研究視野,深化研究層次,推動數智文明研究的方法創新?!蹦暇┐髮W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表示,南京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期待聯合體成員單位努力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廣泛凝聚全球文明研究力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文明共生共榮貢獻智慧與力量。 會上,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陳云松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愛丁堡大學教授梅麗莎·特拉斯教授共同受聘為聯合體學術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韓國翰林大學等國內外學術機構的合作項目同步簽約,項目將由南京大學中華文明數智創新實驗室牽頭完成。 據介紹,該實驗室圍繞文明研究“主軸”,重點開展文明遠讀、文明探源、文明傳承、文明熔鑄、文明互鑒研究。其中,文明傳承項目聚焦中華古城保護數字圖譜集成、邊疆地域中華古城圖譜、伊儒會通的中華清真寺圖譜等重大工程,為近3000個中華古城進行數字復原和保護區劃定等工作,為全球人類歷史聚落遺產的傳承保護創新方法、探索標準,以數智創新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文明遠讀項目聚焦對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的精神譜系進行系統挖掘、結構分析、測量比較,從中華及海外原典中提取并挖掘文明的標志性符號與思想流變時空軌跡,構建跨文明的宏觀文化測量指標體系與知識圖譜。(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