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5來源:藝術互聯網評論 |
![]() 王槄 所謂飛豬理論(Flying Pig Theory),是指小米創始人雷軍說過的一句話:“創業,就是要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風口站對了,豬也可 以飛起來”。這句話旋即成為創投圈流行語,也是“互聯網思維”的最重要注腳之一,各行各業尤其是傳統產業積極尋找風口,大家都希望成為下一個“飛豬”。然而,豬真的能飛起來嗎? 從2013年8月亞馬遜推出藝術品平臺起,我國的藝術品電商似乎成了一只站在風口上的“豬”,淘寶、蘇寧、國美、京東等,陸續傳出“大佬”進入藝術 市場圈地的消息。然而,結果如何呢?我們不看結論,看數據。國內的藝術市場數據就先不要看了,號稱搞“大數據”的比比皆是,能沉淀下來的、有價值的,木有,多數是注水豬肉,莫信,信了,有可能得“豬流感”。 《2016年度TEFAF藝術市場報告(TEFAF Art Market Report 2016)》為首選,這是一份最能夠體現全球市場整體狀 況的最高行業標桿的報告,是由文化經濟學者克萊爾·麥克安德魯(Clare McAndrew)創建的調研機構藝術經濟(Arts Economics) 出品,2016年3月9日正式發布。 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藝術品市場銷售總體下滑7%,由682億美元跌至638億美元;成交量同比下跌2%至3810萬件,線上成交的藝術品價 值總額保守估計約為47億美元(約合306億元人民幣),相比前一年上升7%,占全球藝術品及古董銷售總額的7%。”全球市場如此,中國市場也無外乎如 此,藝術品電商依舊是個長不大的“侏儒”。 不過,這并沒有阻擋國人對這個藝術產業的覬覦之心,比如,國畫素有“紙上黃金”之稱,小心思:錯過了股市紅利,又錯過了房產紅利,那這一輪的藝術品市場就萬萬不能錯過。 即使現在藝術市場處于持續低迷,可是仍擋不住,理由是,市場好就沒有我們的機會了。萬一有一天,哪怕是過了一兩年,萬一行了呢,所以,夢想是一定要有的。 言歸正傳,那么,這些藝術品電商們的問題何在? 模式 大多數藝術品電商都是復制了傳統的線下拍賣模式,搞成了一個在線拍賣的系統,然而,線上拍賣只是復制了形式,卻沒有辦法復制線下拍賣的體驗與氛圍,也沒有辦法復制線下的客戶。 以書畫、古玩、郵幣卡等,尤其以書畫居多,為什么?藝術家多,買的人多,市場也多,是藍海。嗚呼哀,要知道大多數人都是這么想滴,再大的藍海,進來的魚多了,也會變成紅海的。 真偽 近年來,一些著名拍賣公司、大型博物館出現了假鑒定丑聞,使得人們對藝術市場的公信力急劇下降。這一短板在電商中被加倍放大,由于網絡是虛擬空間,在網上購買藝術品,比之拍賣行、畫廊更讓人放心不下。 盡管許多藝術網站推出了在線鑒定服務,但其所依賴的“鑒定專家”是否可靠、依靠圖片來完成鑒定是否可行、頒發的“鑒定證書”是否有效,這些都十分令人懷疑。 用戶 線下拍賣針對的是一群相當專業的藝術品收藏家或者投資人,他們本身有一定基礎的藝術品鑒賞經驗或者身后都有一個相當專業的團隊。另外,他們已經形成了對這種線下拍賣模式的認可,已經很難短時間改變這種思維習慣了。 但是,傳統的線下拍賣有一定的周期限制和地域限制,而且培養和開發一個客戶的成本都很高,而藝術品電商沒有這個限制,它可以面對整個中國,甚至整個地球,這也意味著可以最大限度的獲取客戶。 體驗 在傳統的互聯網階段,我們接受信息的模式,是“人與信息”的模式,信息由媒體單向地傳播,就像我們用百度搜索、上京東買電器、淘寶購物等等,都是我們在找信息。 目前,不少藝術品電商大多停留在“人與信息”的交流階段,應進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不少網站展示出來的大多數作品只有一張圖片,想找點作品介紹、藝術家介紹都難,我們根本無從中判斷這個作品的價值,也無法知曉為什么要買這個作品。 畢竟藝術品購買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不能僅僅把它們當做普通的商品來購買。 如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購買喜好,已經從“買什么”轉變成“跟誰買”,消費者愿意follow那些他們喜歡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是所謂的明星,更有可能是他們身邊的人。這也是一個消費觀念的轉變。這一點也很重要。 因此,不要一上來就開始銷售,要分兩步走,第一步通過各類社交媒體、線下活動等建立信任、培育客戶,第二步才是成交,以及持續的成交。 我來教你買藝術品,教你欣賞,幫你找到一個圈子,藝術品電商應該完善這樣的一個體驗式的購買過程,以一個專業的體驗模式為起點,來建立一個藝術品電商交易生態鏈,這樣才能有機會贏得最終的勝利。
所以,站在風口上能飛起來的豬,也不是一般的豬,都是修煉過的。沒修煉的豬,即使站到了風口,有可能一秒鐘之后就變成了肉餡,再幾秒鐘之后,就成了一條條的火腿。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