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1-01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喻慧
通常從世界范圍來看,美國藝術地位并不太高。大約是由于國家歷史不長,文化積淀不夠深厚,因為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文化不利于傳承卻利于交融。正因為國家年輕,朝氣蓬勃,更注重感觀愉悅,于是誕生了Bopo藝術,把藝術從神圣的殿堂融進了大眾的日常生活。美、性感也成為奧基芙的主題。她沖擊了我的觀看方式,她的畫用最明亮艷麗的色彩——紅色、藍色甚至黑色,來畫一朵放大百倍的花,觀者就象是一只蝴蝶或是一只蜜蜂,一層層看進去——原來一朵花可以如此強烈,如此豐富,如此性感……。 從她那里我得到一個啟示,藝術家應該是這樣的:由于他的敏銳和獨特,引導我們打開一扇扇感覺的窗戶,引發心靈的波瀾,我從她那里學習了觀看。 縱觀歷史,所有藝術家、科學家、文學家,他們的成就都來源于觀察,能看到別人看不到或者習以為常的東西,這種觀察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天文學家觀察星象,制成了準確的科學歷法,音樂家從大自然中尋找天籟之聲……,他們只是比常人更執著更多一點呆氣。 如今數十年過去,回頭想想有某種潛在的影響深入了我的心底,也許我從她的畫里看到了一種輝煌燦爛之后的宿命,在我用石頭這種中國文化傳統符號的表述中,改變了習慣的觀看方式,讓它沉重地撲面而來,而稍縱即逝的飛鳥,是否與奧基芙絢麗的花一樣,顯現了生命的脆弱與短暫,面對浩瀚宇宙,永恒是一個多么不確定的概念。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