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10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喻慧
去蘇州的行程計劃了兩個星期,還是未能成行,我想拍園林假山的愿望也一拖再拖。其實未必一定要慕著名之名,當我留意的時候,發現對“石”的審美已經變成如此大眾化的需求,南京只要有公園、綠地、院子、花壇或是稍有姿色的小區,都免不了堆砌或整或零的幾組太湖石,賞石成為審美的要素和符號,以至于普及到熟視而無睹。據說因為奇石難覓而需求不減,現在有許多加工太湖石的作坊,用鉆孔機在石頭上雕鑿出貌似天工的奇巧,這和我畫石的愿望倒有幾分相似,能奪其自然而又隨心塑造很是有些快意。 一個悶熱的下午,我帶上像機去找古意猶存的瞻園,“瞻園在南京現存的園林中是一個異數,其空間適當,結構緊湊,蘊藉豐富,抑揚有度,理水堆山別出心裁,既有城市山林的佳趣,又有江南園林的韻味,可謂一時之冠。”書里還詳盡描述了如何置亭、如何安石、如何建廊、如何分院、如何植樹等等,當為“六百年來金陵第一園”。但在南京人心目中遠沒有中山陵、玄武湖、總統府、夫子廟等等著名,我也是偶然隨朋友去過一次,懷念它不著浮艷的古樸。印象總是被時間篡改:園子好象小了,石頭仿佛多了,萱草茂盛,樹木年幼,一群婦女在假山背后的廊上家長里短地喧嘩,一個孩子立在水邊喂魚,成團的魚躍攪碎了他的倒影,遠處的爺爺似乎比這園子更蒼老…… 我沒拍到多少能用的素材,僅一孔而已,想想煙云而過的“紅樓夢”,物是人非的徐達王府,時世更迭似水流年,石頭的沉默見證了多少生命和故事,永恒與追憶永遠是心頭糾纏不休的思緒,如果天若有情天亦老,那么石若有心石易碎! 游人不至的園子真好,置身其中會忘了自己,恍若隔世,只是寄生于人的珍禽是不會有了,喳喳的是匆忙慌張的麻雀,人未至它先驚…… 2003年6月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