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來源: 中國美術報 |
中國美術報:近日您向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無償捐贈了您近年來創作的20件作品。請您介紹一下這次捐贈的初衷。 郭子良:我這個人有點“社恐癥”,平時不太熱衷參加社交活動,更喜歡待在畫室里畫畫。從年輕時一直畫到現在,作品量是比較大的,積累了許多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作品,包括水墨寫意和工筆重彩等,未來還將有許多新的作品會創作出來。隨著作品的增多,我不得不考慮畫作的儲存、保護、展示、研究等問題。我想,把作品交給權威的公共美術機構保管是最為穩妥的。而我就職的中國國家畫院,既是國家級創作研究單位,又具有教育培訓、收藏、展覽、公共教育等職能,把我重要的作品放在這里,對我來說比讓它們流向個人收藏群體更重要。于是藉去年在中國國家畫院的個展之機,我精心選擇了一部分在中國國家畫院工作期間創作的、在不同的階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無償捐贈出來,希望這些作品將來能夠產生更大的價值。 中國美術報:這次捐贈的作品包括您的工筆重彩作品,也有一部分水墨寫意作品,在捐贈作品的選擇上您做了哪些考量?這和您的藝術創作脈絡有哪些關聯? 郭子良:我這次捐贈的作品總共有20幅,大部分是我近10年的作品,其中有幾張非常大尺幅的作品,包括多屏的、創作型的大型畫。早一點的有兩三幅我在2010年左右創作的淡彩畫,現在我已經不再畫這種風格的作品,但它們是我在那個時代探索的經驗和成果。還有一些水墨類的實驗性的作品,包括畫一些水墨大樹、石頭、大海等。那是我2013年到2015年左右的探索,我從同類的作品里面找出一些比較好的,包括《彼岸》那幅作品就有兩稿,我將更具實驗性的一幅拿出來捐給中國國家畫院。此外還有幾張重彩作品,這批畫代表了我最近幾年在工筆花鳥重彩領域的探索。其中有幾張是我為“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創作組畫時的作品,因為這幾幅作品才有了后來的組畫,我認為這些作品具有比較高的學術價值,所以這次也捐贈出來??偟膩碚f,這次捐贈的作品包括了我近10年來不同階段、不同題材和畫法的作品,基本反映了我在中國國家畫院工作期間的藝術探索和思考。 中國美術報:您在捐贈儀式上表示,未來還將陸續把作品捐贈給更多的藝術機構,并且希望未來捐贈給中國國家畫院的作品數量能達到100件以上,這是比較罕見的。很多藝術家選擇在晚年捐贈作品,您為何在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就開始計劃陸續捐贈?對藝術家如何安置自己的作品,您有怎樣的思考? 郭子良:對藝術家來說,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們可以把孩子撫養長大,但不能將其完全當做私人財產加以掌控,而是要尊重他作為獨立個體的權利。藝術作品也是如此,藝術家不可能把作品永遠留在身邊,也不可能全部作為商品售賣或全部留給子孫后代。我們的作品畫出來后,放到一個更適合它存藏的地方,這是每一個有藝術影響力的藝術家遲早要面對的事。公立機構會幫助藝術家傳承、推廣和保存作品,所以我愿意將重要作品捐贈給有影響力的公共藝術機構。我們可以看到,西方許多個人或私人機構購藏的大量藝術品最終會變成類似于基金會等公共機構的藝術財富,在他們的晚年或身后,這些財富歸還給了社會,我認為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做法。藝術家的大部分重要且具有學術意義的作品留給公共機構是最佳選擇。 如你所說,很多畫家在晚年功成名就之后再考慮進行作品捐贈。我就快60歲了,在藝術這個行業中仍屬于中青年畫家,但我認為提前捐贈作品并無不當之處。目前我手上有不同時期的作品,為什么不在我有充沛的精力能對作品進行梳理的時候,把其中有學術價值的一部分拿出來,交給公立藝術機構保管呢?我不想等到自己晚年力不從心的時候才開始做這些工作,所以我現在就會將一些各個階段比較有學術價值的作品,捐贈給一些和我有緣分的機構,包括我曾經學習、工作或生活過的地方,留在這些曾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美術學院、畫院、美術館、博物館等等。我會根據不同的機構選擇適合的捐贈作品,比如我在家鄉畫過的一批反映順德美麗鄉村的風景畫,我就希望將來能夠把它們留在順德。我甚至認為,除了國內的機構,如果有機會,我也會把我的若干作品捐贈到國外的公益機構,為咱們中國文化藝術的對外傳播與交流盡一分力。所以這次捐贈作品給中國國家畫院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我會繼續做這樣的捐贈?!?/p> 張湫逸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