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6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應稼昌倪潔 我那時畫畫功底還不是很深,跟老爺子學了將近20以后,才跟我講了一句,你的畫已經入門了。我才恍然大悟,中國繪畫什么叫入門,要畫到什么樣程度才叫入門。你對于墨的感受,對于用筆的力度,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才能叫入門,并不是提起筆來畫畫你就會畫畫了。會拿毛筆不算是會畫畫,會用毛筆而且會怎么用,那才叫會畫畫。能從古畫中看到它的繪畫技巧和方法,現實生活當中看到的風景怎樣把它變過來,結合起來,能夠把它運用出來,這才算是會畫畫。我們出去看山、看水,好啊、美啊,好是好,美是美,怎樣把它變成一幅畫?照片可以拍下來,照片拍出來僅僅是照片,要變成畫,還是要精煉,要提煉。中國繪畫要把它提煉出來,有它的路數,有它的程式,它的程式就是它有它固定的一種方法,每個畫家都有他自己一套的方法,把現實當中的山水、石紋、樹、水各種各樣的變化提煉出來,然后經過加工以后表現在這幅畫上面,最后形成自己的風格,自己的畫風,這才叫創作,這才叫繪畫。 并不是每一個能畫畫的人都是畫家,我是這么理解,我在繪畫中不斷地再認識,不斷地再提高,以前畫的比較干,現在看到傅抱石先生的畫發現畫得很潤,水用的很多。北方的山水畫,北派的山水畫包括北京、西安很多人畫得山水畫都比較干,沒有江南畫家那么滋潤。對于潤到底怎么理解,我現在正在往這個方面努力。我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一個目標,我的畫過一個時期都會有進步,這種進步是微小的,微妙的,不是行家看不出來的,這是我自己的一種感覺,自己的體會。我的好朋友都會過來看:哎呀,你的畫畫得跟以前不一樣了!實際上我的畫里面我每次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性格畫進去了,所以感覺不一樣,是不是好了呢?我覺得不是太好,還沒有達到自己很滿意的程度,要真正達到我滿意的程度那我就不得了了,我不敢說我自己是不得了的人。 我們江蘇、江南名畫家太多,我的畫比較古板,太傳統了,我雖然是在學我父親的東西,但是我們很多的閱歷、想法、經歷、認知度都不一樣的,還有社會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對于繪畫的理解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大體是像的,但實際上的內容也并不完全是一樣的。我搞了這么長時間,不能光自己滿意,也要給別人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好,產生了一種想辦畫展的一種想法。我在六十歲時有好多人提要我辦畫展,我想我反正是河南人,就去老家辦一個畫展,把畫給人看看?;乩霞腋鷰讉€朋友一商量,一拍即合,人家都愿意幫這個忙,自己也沒有什么太大的事情,自己給自己增加一點壓力,把自己所理解的東西都畫出來,拿出去給別人看一下,就是這個目的,也是獻給故鄉的父老鄉親,這個畫展叫“故鄉情——魏鎮山水畫展”。我就畫太行山,畫太行山的系列,太行山是老家的最有名的山,最有名的風景,去給別人看,和老家的那些畫家共勉之,看看我們這邊畫的太行山,我對太行山的理解和他們對太行山的理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大家一起學習探討一下,這就是我搞畫展的目的。 (摘自《南京晨報》2008年2月6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