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5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應稼昌倪潔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國傳統繪畫人文積淀最為豐厚的江蘇大地上,崛起了以傅抱石為首,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為中堅的新金陵畫派。以他們五人為主體的“江蘇國畫工作團”在60年代初,創造了跨越六省的二萬三千里寫生的壯舉,既實現了以中國畫這一傳統畫種反映新時代現實生活的命題,又實現了中國畫筆墨語言與時俱進的豐富發展,他們沖破保守主義和虛無主義的雙重干擾,走上了傳統藝術與現實生活相契合的創作道路。由于江蘇畫派和其他地域性畫派的活躍,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畫藝術由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換。而由地域劃分命名的此江蘇畫派被后人稱為“新金陵畫派”,成為新中國畫壇最具影響力的繪畫流派之一。 “新金陵畫派”的最大特點是文人畫藝術傳統與現實生活相契合,清新的生活氣息與靈性的筆墨相交融,即“筆墨當隨時代”。然而,他們又各具個性,傅抱石的奔放,錢松喦的蒼渾,亞明的靈變,宋文治的清雋,魏紫煕的樸厚,無不鮮明地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中。 時至今日,“金陵五老”俱已仙逝,“新金陵畫派”的傳承和發展備受關注。而其中的代表人物魏鎮先生作為新金陵畫派的傳承者,從起步至今筆墨耕耘四十多年,既習傳統,又師造化,在勤奮的創作中,積小進為大進,畫藝日益精深,頗得魏家山水精髓,而其雄渾而不失細膩的藝術風格亦愈為世人所欣賞和推崇。《春雨江南》的潤澤,《細雨潤夏》的迷蒙,《秋聲圖》的恬淡,《春梅傲雪》的清麗,世間美景在魏鎮先生的筆下可謂各美其美,各臻其妙。 畫展盛況 由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暨科技文化發展促進會邀請,齊揚工作室、豫人坊、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暨科技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蠟筆王(王建民)工作室協辦,“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魏鎮山水畫展”于4月23日下午在臺北福華大飯店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 在畫家魏鎮的畫展上,臺灣經濟日報原社長應鎮國主持了畫展的開幕式,他說:“我們衷心地歡迎新金陵畫派魏鎮大畫家蒞臨臺灣展出他的精品力作。魏鎮先生是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魏紫熙大師的公子,深得大師的親傳,其作品不同凡響。這里特別要介紹新金陵畫派,金陵是六朝古都,人文薈萃,在新金陵畫派之前,有以龔賢為首的金陵畫派,之后徐悲鴻大師主持過中央大學美術系的工作,出了傅抱石、黃君璧、陳之佛等一批大師級的人物,在江蘇省國畫院成立后,經過二萬三千里的寫生,創作了一批劃時代的精品力作,出現大師級畫家,以傅抱石為首,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為代表人物的新金陵畫派從此享譽畫壇。他們都不是南京人,傅抱石大師是江西人,錢松喦大師是無錫人,亞明大師是安徽人,魏紫熙大師是河南人。新金陵畫派傳人中傅小石、傅二石、賀成都來過,魏鎮先生姍姍來遲,給了我們有驚艷的感覺。在傳承與發展中,魏鎮先生是最突出的一位,他的畫有陽剛之氣,壯美充實,應用靈活,反映時代。在這一畫派中,只有魏先生是北人,尤其受太行山博大精深的影響,他的畫就有別其他人的不同的獨到之處?!? 新聞界袁天明理事長說:“首先我很高興能參加這么一次高水準的國畫品賞會,魏大師用自己的藝術來促進兩岸人民的情感交流,豐富美化人生,一顰一笑,將永恒留在我們心里,祝福魏鎮山水畫展圓滿成功!” 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及科技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劉嵩祥說:“今天要感謝魏大師給我這個機會為兩岸人民服務,通過這個盛會讓我感覺到先祖給我們的智慧,今天我們搭起兩岸的平臺,為我們的藝文領域能夠走得更好,另外一個主辦方‘豫人坊’,也可以說是‘愚人’,因為在文化教育這一領域真的是犧牲奉獻。我看到魏大師有一幅作品《桃李不言》,這比喻我們兩岸的未來,無論是藝文界、經貿界,把臺灣的軟實力與大陸的硬實力結合起來,這是我們所要做的。” 藝術家“蠟筆王”王建民說:“很高興能夠邀請到魏大師到這里,大家共襄盛舉,希望這是我們的起步,我們年輕小輩要向大師看齊,希望大家在這個藝文的交流中能夠賓主盡歡!” 魏秋子說:“‘豫人坊’其實是我為父親設計的一個工作室的名字,為什么會取‘豫人坊’這三個字呢?‘豫’用的是河南的簡稱,我的爺爺、父親的祖籍都在中州大地,古代中國有九州之稱,歷史上有‘豫州’,因難忘故土之情,所以用了‘豫’字,同時‘豫’字也有使大家心情愉悅、舒暢的含義,我也希望通過我爺爺、家父的作品讓大家能夠從這些山水作品中體驗到這種愉悅之情,使觀賞者對這些作品能夠達到一種共鳴?!ト朔弧部梢哉f是一個家的名字,我希望我父親的工作和我的生活能夠共同地結合在一起,把藝術作品與藝術生活、藝術創作拉到美麗人生的一個高度,也希望借這么一個交流的機會與大家一起分享。感謝主辦方及各界人士的協助,歡迎光臨父親的畫展,大家看到這些作品就知道‘魏家山水’是一種什么樣的風格了,它是江南以及北方山水的糅合,形成的一種具有特色的清麗及雄渾?!ト朔弧俏鹤衔?、魏鎮的工作室,是‘魏家山水’的延續,‘豫人坊’官方網站在今年上半年就能上線了,歡迎各界朋友保持對‘魏家山水’的關注?!? 天馬世界書畫會會長孫晉卿說:“畫山水的人很多,有南派、北派,魏大師也是一派,他畫的小品非常美,他求新求變,非常成功。他還年輕,希望更進一步地去發揚,我想大師的前途是無量的?!? 書法家韓民安說:“我今天看到魏大師的畫展,眼睛一亮,原來畫的世界是這么廣闊,境界是這么無窮。張大千有他獨特的作風,他的畫全世界知名,而魏先生的畫另成一家,在張大千先生之外另有天地,畫能發揮到這么淋漓盡致,不是將自然現象割舍下來就可以了,這次畫展使我領略到了非常多的東西?!? 書畫家馬龍說:“看到魏大師非常高興,因為我是河南人,中原文化影響了我們中華的整個文化。魏大師的畫非常柔和、非常細膩,我非常喜歡,畫畫是一門深奧的藝術,魏大師能有這樣的成就,也是我們河南人的光榮,他還年輕,將來無可限量?!? 中華裝裱研究會理事長臧貴義說:“魏大師的畫應該說是望重藝壇,他不僅糅合了古今,也有新的創新,筆法運用可以說發揮得淋漓盡致,今天能分享到他這么多的作品,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所以非常感謝,也祝他此次展覽成功!” 畫家魏鎮致答謝辭:“今天有幸能邀請到諸位來參加我的畫展,本人深表感謝,特別要感謝郁主席百忙之中光臨畫展。也特別要感謝這次畫展的主持人應鎮國先生,正是由于有他的齊揚工作室的努力,才促成了我們這次順利來臺進行文化交流。 來寶島臺灣辦展是我多年的愿望,這次承蒙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及科技文化發展促進會的邀請,在臺北舉行這場有意義的山水畫展,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兄弟情誼。今年正值辛亥百年,作為一名博愛之都的藝術家,能來臺舉辦畫展,推動兩岸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推動社會的和諧與進步,意義非凡。 此次展出的是近年來創作的一些作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太行高秋圖》《夔門》等。這里特別要提一下我父親創造發明的‘魏家紅’,紅顏色的點法是傳承中國古代的嵌寶點,嵌寶點是在局部點一些鮮艷的顏色,但我父親把它擴大化了,整個畫幅里都有紅顏色,創造了自己的意境和風格,當時引起很大轟動。我的畫里很多都是這樣的紅點,特別讓人喜歡,都認為很漂亮、很喜慶,我覺得點了紅點之后,并不影響整個畫的美觀,也不會把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失掉,所以很多作品中就繼續運用上去了。我這次主要帶了一些小品,因為便于攜帶。我的這幾十幅小品都是從生活中的寫生稿中得來的,貼近生活,使人看了感覺更美,更加有味道。 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自然也要回饋于人民,所以能在臺灣將我的藝術展示出來,我感到非常激動。希望我的這些作品能給大家帶來愉悅,并請大家批評指正,再一次感謝主辦方的盛情邀請!也再一次感謝各位嘉賓!” “金陵畫派是名家,肆力丹青毅可嘉;璀璨當前均奪目,琳瑯滿璧競相夸。明山秀水奇景美,雁陣凌空忽邇遐;紅蕊綠葉香滿徑,詩題雋句筆開花。”此乃八素山莊書香畫境徐旭陽觀展后即興書寫的賀詩。畫家魏鎮赴臺進行文化交流,他用自己的藝術和行動譜寫了兩岸交流的新篇章,正如臺灣藝術家所說的“魏家山水北人南畫,金陵王氣盡在筆下”那樣,“魏家樣”必將載入中國的美術發展史。 (摘自《南京晨報》2011年4月25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