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8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應稼昌倪潔 艷艷紅葉,淙淙泉飛,秋色映光,神怡心誠。 這是江蘇省國畫院著名山水畫家魏鎮在其作品上所題寫的山水畫詩意。 秋是詩,秋如畫,畫家魏鎮筆下的紅葉、泉飛之秋色,讓人心曠神怡,其畫冊中《太行高秋圖》《秋思無限》《黃山秋色》《松風鳴泉》《峽江秋色》《危巖奇峰》《黃山勝境》《危崖飛瀑》《秋山行云圖》作品,映射出“魏家紅”的藝術魅力,而這一魅力在寶島臺灣被同胞們熱烈追捧并收藏。 追捧“魏家紅” 今年4月23日,“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魏鎮山水畫展”在臺北隆重舉行,臺灣地區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了畫展的開幕式,并說:“魏大師的作品有血有肉,有山有水,我喜歡參加這樣的展覽?!迸_灣經濟日報社原社長應鎮國在畫展上說:“在傳承與發展中,魏鎮先生是最突出的一位,他的畫有陽剛之氣,壯美充實,運用靈活,反映時代?!彼钢髌贰短懈咔飯D》說出自己對魏家山水中的“魏家紅”稱贊不已,對其藝術的獨到之處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深深印入每一位同胞的心中。 魏鎮山水畫展在臺北獲得圓滿成功,這不僅讓臺灣同胞們了解了江蘇以傅抱石為首,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為中堅的中國畫壇的一大流派——新金陵畫派,更讓他們欣賞到了畫家魏鎮傳承其父魏紫熙先生開創的、獨樹一幟的“魏家山水”,領略了“筆墨蒼潤意清雄”的山水意境,其雄渾而不失細膩的藝術風格得到了來賓們的肯定與推崇。畫展的成功展出圓了畫家魏鎮的第一個心愿。他的另一個心愿則是作為一名藝術家要游歷寶島的大山大水。 感受寶島奇觀 畫展第二天,畫家魏鎮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他要撩開寶島神秘的面紗,要仔細端詳她的美麗。 上午,他攜家人一行來到瀕臨東海的野柳風景區。因海水的沖擊,岬角形成一層一層的條紋,似利劍直刺遠方。海岸山崖陡峭,礁石嶙峋。湛藍天空,白云飄浮;碧藍大海,雪浪迸濺。畫家魏鎮站在浩瀚無垠的大海面前,聽著海的呼吸,感受海的氣息,體會大海與世無爭和那深沉的力量,以及沉默平靜的美,還有那寬廣的力量,以及沉默平靜的美,還有那寬廣的胸懷,包容萬物的情懷,這些帶給了他無盡的啟示。 走入景區,魏鎮看到在那沙漠般起伏的大片黃色巖灘上,聳立著一朵朵巨大的龕巖,這些都是沉睡海底千萬年,而今上升海面嶄露崢嶸的沉積巖,任憑海水、海風的侵蝕雕塑,終成蜂窩、烤麩、蘑菇等奇形怪狀的巖層景觀。他被這一奇景震懾了,穿行在巖林間探勝,那令人叫絕的“女王頭”,高挽的發髻,細長的頸項,雍容高雅。魏鎮感嘆道:“野柳的地貌非常特殊,鬼斧神工,這種自然形成的地貌還是第一次看到。” 看過野柳奇景,畫家魏鎮一行來到第一生態公園進行參觀,當時適逢剛剛對外開放,這令大家很開心。這里就像植物園,很大、很漂亮。接著,大家又興致勃勃地游覽了以天然的溪谷、溫泉、瀑布和森林公園而著稱的陽明山,它是全臺最大、景色最美的郊外公園。魏鎮漫步在公園內細細地體味這中華民族瑰麗山川中的璀璨明珠,感受到海峽兩岸同胞的心是緊緊相連的,感悟到一名藝術家有責任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與弘揚身體力行。 穿越臺灣山脈 4月25日上午,畫家魏鎮一行從臺北出發前往日月潭,下午到了美麗的日月潭。這里四周群山環抱,重巒疊嶂,潭水碧波晶瑩,湖面遼闊,群峰倒映湖中,優美如畫。大家坐上游艇,聆聽船長介紹日月潭的由來。 4月26日上午,前往阿里山。為了讓大陸來的藝術家能看到美麗的自然風光,導游決定帶大家乘車從新中橫公路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經過同福村時,陽光漸漸顯露出來,左邊是中央山脈,右邊是阿里山山脈,由于被激流沖刷、切割,使含石灰質的巖床被深深地刨刻、侵蝕,形成峽谷。奇特的造型,處處顯現出大自然的奇觀,既具幽暗神秘氣氛,又有粗獷原始風貌。在海拔1500米處,大家下車領略著大自然之勝境,魏鎮手指遠山說:“它這里形成的山勢與大陸的不一樣,植物、植被也不一樣,要把臺灣真正好的東西表現的很明顯不容易?!? 十時左右,大家進入了玉山國家公園,這里海拔達到2350米的高度,陽光灑落在樹上銀光閃閃,顯得更加漂亮,兩旁懸崖峭壁,使人不敢向下看,煙霧繚繞,層層云煙,真是美不勝收,畫家魏鎮禁不住吟起詩來:“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霧氣越來越濃,一段時間后,云開霧散。行經一個名叫“夫妻樹”的景點時,大家駐足,取景、拍照又是一番忙碌。再往前已經進入塔塔加地區,這里的植被以松林、高山芒、玉山箭竹為主,塔塔加公路區域是由阿里山公路與新中橫公路相結合、是一條非常美麗的景觀路,塔塔加停車場是新中橫公路的最高點。 到休息區時,魏鎮讓車停下,他選中了一頂具有奇士風格的帽子,戴上它倍感興奮,此刻映入他眼簾的是山櫻花、山桐子、法國菊等漂亮的植物,偶爾還有幾只小鳥從耳邊飛過,真是好不愜意。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 魏鎮站在高山之巔,耳邊回蕩著這首家喻戶曉的臺灣民歌。他極目遠眺這些延綿起伏的山脈,看見了大自然向人們昭示著奇異,蘊育著力量,并感到了大自然的聲音,這便是一種天籟之音。 品味“高山茶” 當天中午,大家到達了阿里山景區,在魏鎮在夫人與女兒的輪流呵護下,一路欣賞了姐妹潭、兄弟樹、神木步道。 晚上,下榻在梅園觀景賓館,董事長鄧先生聽說來了一位大陸的書畫名家,特意拿出自己種植的最好的臺灣烏龍春茶請大家品嘗。品嘗杯配聞香杯,慢慢吸入,喝出茶香,他介紹到金黃色的為上品,雙葉一芯,代表手工采摘。魏鎮接口道:“就像西湖的龍井,是一旗一槍?!编嚩麻L的兒子小鄧向畫家介紹了茶葉的采制過程,他說好的茶越綠越好,魏鎮感嘆道:“此次不虛此行,以前雖然喝過臺灣的茶,但模模糊糊的,這回第一次聞到這么香的茶?!毙∴嚱榻B說,臺灣四面環海,屬于副熱帶氣候,在北回歸線這條線上,它的氣候、環境、溫度最適合種茶葉。畫家魏鎮內行地說:“采茶的時候,沒有露水是最好的。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在杭州與農民一起采過龍井茶,那時滿山遍野都是茶樹,采摘過后很快又會長出?!彼呎f邊用手做出生動的蘭花指動作,眾人捧腹大笑。魏鎮對小鄧說:“真是他鄉遇故知,聽你這么一介紹,我覺得茶葉重要的是制作,時間的效應與天氣的變化非常重要。中國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東西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就像畫畫、寫字,是一種內涵,要通過自己去學習去體會。我喝茶是父親魏紫熙教我的,他說會畫畫的人要懂茶葉,要會喝茶。他每次有了好茶就會喊我一道品嘗,以后我慢慢地就知道不同茶的味道,蘇州碧螺春煮好的就是“炒青”。小鄧驚訝道:“哇!您能喝到炒青就說明你對茶的制作工藝很清楚、很了解了,原來我碰到行家了,我明年一定要邀請您再來!”魏鎮哈哈大笑地說:“這次真的開了眼界了,受益匪淺,我一定要為你們潑墨揮毫。準備筆墨!”魏鎮一番豪爽話語讓鄧家父子興奮不已,在與女婿吳晨斟酌一番后,魏鎮用章草寫下了“茗香無道”、“盛德大業”、“臥云龍頂”、和“天道酬勤”的書法,鄧家父子豎起大拇指,佩服得無體投地。鄧家父子也回贈給魏鎮一個檜木做的聚寶盆和一支龍柏木做的毛筆。鄧董事長的太太詹女士再三叮嚀道:“以后一定要再到阿里山的梅園樓來,吃我種的無公害的蔬菜,我有一種使命感,大陸的同胞來這里,一定要吃無公害的食物?!闭才繕銓嵉脑捳Z令大家非常感動,更讓人體會到“兩岸本無岸”的同胞情。魏鎮女兒魏秋子說:“我們都有相似之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也有使命感,要繼承和發揚好?!? 感悟自然山水 4月28日,畫家魏鎮一行來到了杉林溪森林游樂區,陳董事長親自接待并陪同畫家一行,游覽了景區內的自然山水。此時這里適逢牡丹花博覽會,千姿百態、雍容富貴的牡丹爭奇斗艷,令人流連忘返。河南籍的魏鎮說起牡丹可謂如數家珍,不知不覺地與陳董事長切磋起洛陽的牡丹來。 接著,生態導游特意陪同大家徒步行走在杉林溪森林園區,畫家魏鎮說:“經過生態導游的講解,對這里的樹木、花草就會了解得更清楚,今后用在繪畫上,表現手段、手法也會不同,如果不了解,就不能畫出各種各樣的生動畫面。臺灣的植物是非常豐富的,通過對樹葉的表現,畫一組樹時,就會對畫的內容體會得比較深;瀑布不能太多,水太大,只能看出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過觀察石頭的結構、形狀,能看到水的流向,怎樣流的,這就是水結構,畫水口時,石頭擺得合理,畫面就生動。所以,哪怕再累,都要停下來看石頭,石頭凹下去的地方,水流就急一些,凸出來的地方,水流就得細一些。作為藝術家要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提煉出來才能創作出好的藝術品,我看瀑布都要下到溝底看,爬山要爬到山頂看,這就要求意志堅毅,很多是大自然給人們帶來的啟示,所以要觀察大自然。例如,石壁上的草掛下來,這么遠的東西要不要畫出來,現在看來是要畫出來,因為能看得清楚,小草畫出來,用毛筆再點一點苔,畫面就會更豐富更生動了?!? 畫家魏鎮的一番話語,讓我們體悟出藝術家要走向生活,要有傅抱石“筆墨當隨時代”的精神,要有新金陵畫派走向大自然的精神,弘揚“抱石精神”,弘揚父輩精神,這就是畫家魏鎮現在正在做的事。 畫家魏鎮是一位“敢問天籟”的藝術家,他領悟自然之大美,聆聽到大自然那天籟之音,就像他創作的每一幅畫一樣,傳頌著大自然的律動,傳頌著他熱愛大自然的心聲,傳頌著這個時代和諧的旋律。用“魏家紅震撼寶島,采風行感悟天籟”來詮釋畫家魏鎮此行的收獲,也讓讀者進一步了解“魏家紅”的藝術魅力,天籟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從畫家魏鎮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這一點,也看到了回蕩在中國畫壇魏家山水的天籟之音。 (摘自《南京晨報》2011年9月28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