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李毅峰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大命題。因其自發軔之初就與天地自然相連,與宇宙萬物合一,使得這個表現主體一直保持著天人性情的千變萬化,與山川萬象保持著大氣流貫、充滿生機的勢態。 山水成為創作的對象,特別是在唐獨立成科,成為山水畫,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殊的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人寄情自然的山水觀。早在先秦哲人老子的《道德經》中已經說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到了西漢時期的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論,更直接影響了六朝以來中國山水畫的發端和形成,魏晉以降,社會大解體,民族大融合,思想大解放,山水畫作為具有獨立語言特性的藝術形式,開始走向千百有思想的士大夫階層,成為他們表現自己認識觀的特有的載體。宋元至今,山水畫的形式和內容逐步走向完善,形成了它特有的創作規范。近百年以來,山水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那種以文人畫水墨寫意為主流的創作趨向,以及由此而負載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越來越成為表現當代文化藝術觀的重要形式。 在山水畫史上,自南宋以來因南北山水形態和氣候的不同,逐步形成了南北兩宗山水風格。北方大山因其險峻雄奇,山水畫形成了樸厚茂密的特征。而南方山水終年浸潤在潮濕的氣候里,其畫也多呈空靈秀逸的韻致。生長在淮揚江畔的山水畫家宋新江,自幼飽看“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的江南山山水水,及遍游北方名山大川。江南的靈秀使其得真山水之云氣煙嵐、風雨陰晴;北方的山水使其得層巒疊嶂、渾厚華滋的氣象。他說:“一個山水畫家的蒙養,要像唐王維所言,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嵩山的清溪,華山的雄奇,衡山的別岫,泰山的蒼渾,都要取諸其神,遍歷,廣觀,然后方知落筆去處?!庇^他的山水,在當代山水畫中,是以其山水氣象和人文筆墨而從內質上確立自己獨立的學術品位的。
清代畫家虛谷有一句畫語:“石即云也,云即雨也?!笔螢樵疲吭坪螢橛??簡直就是禪機。佛家禪語曰:“田地可謂大矣,而不能置于虛空之外;虛空可謂無盡矣,而不能置于吾心之外。故曰:以心觀物,物無大小?!鄙舷滤姆?,古往今來,以至無盡的虛空,的確是可以容納在藝術家的“心觀內照”之中。可見,藝術家的“心”
宋新江的山水畫在造型上有一個整體的勢態,這與其畫中的氣象“象應神全”。唐張彥遠有一段畫論,“夫畫必以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氣”。山水首先要像,畫山是山,畫水是水。但山有四時,有虛有實,有動有靜,有表有里,有血有肉,是一個生命的整體。宋新江注重山水的生命感,其筆下山水“全其骨氣”是整的、活的。“骨氣形似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辈粌H形似,還有“骨氣”,這就是他的山水造型觀。骨氣,骨是骨骼,氣是活的,流動的生命,骨要吃透結構,把結構變成生動的形象,然后才能落筆成形,尤其是山水畫,更不是簡單的寫生所能完成的。元代倪云林說,士大夫畫,“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給了后人很大的誤解?!安磺笮嗡啤辈坏扔跊]有形似,可能形似寓于神似之中了,只是說創作的著眼點不在形似而己。但石濤講的“似與不似間“則是強調創作重在抒發性情,在作品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內涵或畫外功夫?,F在的創作在某種意義上講,可能更多地注重形式的多樣化,對傳統山水畫的造型方法存在著偏見,或在文化上沒能足夠地從山水文化的高度去認識造型的真正意義。所以,宋新江的山水造型觀念在當代山水畫呈現缺乏個性語言和時代精神的創作狀態下,尤可圈點。
在宋新江的創作中,筆墨是體現他的山水觀念及創作方法的技術核心。中國畫家沒有不重視筆墨的。但怎樣重視筆墨,怎樣把筆墨化成有意義的內涵不是所有的畫家能理解透并做到的。中國畫的筆墨又不僅僅是一個手段,筆墨本身也是一個表現,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比如元代的王蒙,他畫的山蒼蒼茫茫,生機勃勃。用西畫的方法論分析,他畫得郁郁蔥蔥,水分很飽滿,陽光很燦爛。而中國畫是在一點一畫、一筆一墨中,通過皴、擦、點、染,把筆墨本身的力度、韻律生發出的生命力流露出來。黃賓虹說,中國畫的每一根線條,它不是“線”,而是莼菜條。這個比喻很生動。宋新江的山,用的就是積墨法,先統其形勢,再以濃、淡、干、濕不同的墨色層層積染,在積染中審視山勢走向,曲折流瀉,常常在墨色的變化中出奇制勝。他的山,黑中透亮,厚而不死。他畫的云,一變“大鉤云”、“小鉤云”法做芝頭之狀,或用不規則而屈曲繚繞的線條表現云的陰背,或以流暢而略帶波浪的線展現云之陽,或借山形之勢墨色暈染的變化中擠出云影。在用水上,他不單獨用水以求水墨暈彰,但他的用水是與焦墨互動而通靈的。而且宋新江能把這一干一濕,一濃一淡,同整幅作品的氣象,以及山水的意境較好地結合在一起,在體現了深山大壑的雄偉氣象之時,又能夠得煙霞供養之氣韻,較好地渲染出其創作主張和生活心得,使得他的筆墨達到了表現時代精神和時代文化的創作目的。
創作的本身就是生活的本身。作為一個藝術家,宋新江的作品不唯是藝術語言的獨特和藝術形式的新穎,更多而復雜的內涵是體現作品語言和形式背后的對生活和人生的認識力。所以宋新江創作中更多的是把精力集中在通過生活來提高藝術語言和形式的表現力。這在當代山水畫創作中尤為重要。山水、自然、人生,都可以物化為縱橫交錯的點線和極盡渲染的水墨,這樣,筆下的山水才會出現“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境界。
王國維論詞,指出上者意境為“意與境渾”。就宋新江的山水畫而論,是把富有思想的認識和情致的筆墨與山水物象結合起來表達他“思與境偕”的創作意圖。在當下山水畫面臨著新的轉型的時期,宋新江堅持自己的山水創作觀,從傳統中來,從生活中來,塑造山水的時代精神,很是不易。愿他在山水畫創作上能應會感神,淬煉出自己的藝術精神。
(作者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