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黃鴻儀 江蘇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千載而下,畫家輩出。尤其是山水畫高手眾多,畫派林立,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極重要的地位。20世紀60年代崛起的“新金陵畫派”是以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一批江蘇省國畫院畫家為主體的山水畫創作群體,他們在“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下,為山水畫推陳出新與繁榮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并影響著一代代繼承者。畫家宋新江自幼愛好繪畫,生性崇文喜讀。1984年調入江蘇省國畫院,幸得諸位名師指導與良好繪畫氛圍的蔭澤、濡染,受到得天獨厚的傳統繪畫筆墨磨練,奠定堅實的山水畫創作的基礎。對江蘇優厚人文遺產與畫院老一輩山水畫畫家的藝術風格,他以“師其心,不蹈跡”的態度認真研究,例如他崇拜山水畫大師傅抱石,就在創作實踐中十分重視傅抱石關于山水畫寫生“游”、“悟”、“記”、“寫”步驟的實施與探索。他還對古今山水畫珍品深入觀賞揣摩并廣泛地吸取山水畫名家所長。數十年的孜孜不倦地艱辛磨礪,畫藝日精,逐步形成水墨山水的個人畫風。 中國山水畫象征性的空間意識不同于西畫以定時定點為前提的焦點透視學的空間意識,其天地很大,不僅包括視覺、知覺,也包括所見、所知、所想。畫家不滿足眼前所見有形有限之“象”,力圖尋求與表現無窮無盡的“意”,以使自己所思所想(心象)跡化為“象外之象”,形成“境”。這“意境”是畫家把客觀景物中最精華的部分加以人情化、理想化。如此形成的情象、意象是畫家創造的第二自然(藝術形象),更是賞畫人審美聯想再創造的無限空間。請看宋新江筆下的《月下吟》,正是他精心營構的一種春江平林月初升的清幽意境。畫面描繪著深灰色夜空懸掛著冰輪,淡淡的白暈與點點星輝顯出夜的深邃與神秘。柔和清輝投射到沉寂的山野,遠處綿延的水田似片片散落的白瓷,映襯著朦朧的山巒與村落,四野寧靜無動息,時聞蟲鳴叫......近景微風吹過,一江春水細波蕩漾、兩岸茂密的叢林在輕風中搖擺發出颯颯聲響,樹下夜歸人踏著月光蹣跚前行......這是一幅動人的“山月夜歸圖”,引發觀者無限遐思,如此美妙的意境決非眼前實景再現,而是作者內心對鄉野山家美好向往的流露。此類作品還有《水鄉月色美》《晚風》《夢月》《雨后月色》《月下雙孤圖》《待渡》等。畫家熱衷以“月”作為描繪題材,畫出一幅幅清美的圖畫。正如石濤所言:“吾寫此紙時,心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他是借“月”寓意寄情,以“月”為載體寄托、傾訴心靈對人生的思考與對自然的熱愛。其中一幅題為《待渡》尤為風趣,畫上呈現一派春江靜夜月如鉤的迷人景色,卻題“月亮已升起來了,怎么不見人呢?!梢翁喃喃的念著。突然,梢翁大聲說著,他不會再來了。”這是一段很尋常、很通俗的題記,卻記錄著梢公長久等待渡河人,直到夜臨月初升時分仍不見被等待渡河人到來的著急心情,把梢公真誠地為他人服務的精神充分體現,謳歌人間真情無價,作品情趣感人,是一幅別出心裁的山水畫卷。 宋新江喜愛描繪水鄉小景,此類畫作很多。他祖籍水鄉興化,那里河汊交錯、水草芊芊、蘆葦叢生,天光水影,須臾萬變。港汊中扁舟穿梭如織,耳聞著悠然而間歇的槳聲......如此寧靜、柔和、統一、和諧的自然環境給他以深深影響,因此他津津樂道表現這類題材,請看《漁家樂》畫上描繪夕陽西沉,鑲出遠山一抹絳紅。樹木繁茂、綠葉蔽地的小漁村喧鬧起來:無數歸巢鳥兒嘰嘰喳喳地叫,村前一艘艘歸來漁船滿載著一天的收獲,漁民快快樂樂地回村歸家......全畫點線交織、色墨交融、黑白對比、疏密穿插產生歡快節奏,構成漁家樂洋洋的氣象,是一幅引人入勝的山水佳構。 宋新江山水畫有以下幾個特點:(1)章法簡潔、用筆簡練?!昂啞痹谒囆g創作中的含義是以“一”當“十”、是言簡意賅、是“無畫處皆成妙境”。宋新江有論文《空納萬境》闡明“無”、“虛”、“空”、“少”與“簡”的關系,表明他對“簡”的特點有較深的認識。于是,在山水畫創作實踐中,在營構“意境”時注意對被描繪景物認真選擇、精心剪裁、巧妙安排,在空與繁、虛與實、疏與密、黑與白......方面處理都精心設計,使景物置陳布勢少之不成、多則贅疣,達到簡而不空、簡而不薄的藝術效果。如《大江東去》《月上柳梢頭》《家》等都屬這類畫作。(2)用筆率意、點線厚實。畫家作畫是因從自然中獲得感受,產生靈感而激發創作沖動,“急起縱之、振筆直遂”,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運筆則有“力”與“勢”的變化,心手雙暢,此際手中之筆便能中鋒側鋒自由轉換,線條輕重、疾徐、頓挫、轉折皆變化自如,能顯示出作者抒發情感的活潑節奏與生命韻律,既狀物又抒情。宋新江重視用筆造型的修煉,追求線條的“厚重”感。古人稱贊筆力扛鼎,反對纖弱輕飄,但筆之“重”又易生“濁”“滯”之病。觀宋新江山水畫之用筆有“厚重”之感并無滯濁之弊,故其山水畫能簡中見厚,也才能引人入勝。(3)宋新江山水畫多以水墨寫意為主,因為描繪題材與主題表現的需要也作重色山水畫的嘗試與探索,如《問夕陽》《虔誠者的足跡》給人耳目一新的印象,希望今后能更多觀賞到他這類探索性山水畫新作。當參觀宋新江的畫展、欣賞其大型畫冊后,人們為他的藝術成果表示祝賀!也祝賀他再接再厲再鑄新的輝煌! (作者為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美術理論家。)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