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張春生 與山水小風景相比,宋新江先生筆下的壯麗山河,由于側重狀物傳神,氣勢更加恢宏,場面尤其壯觀。最能體現自然壯美的,或許唯有高山流水。但山聳水轉,其美表現在許多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宋先生似乎更喜歡借峻嶺清泉、古建疊嶂來表達自己對壯美的膜拜。因而具備林壑森秀、墨氣滃然之象,能給人以異樣的震撼。 他筆下的流水既“清”且“活”,又有“源頭”深藏不露,只在幽深神秘之處半探半躲;泉水躲而不匿,探而不迫,給人以“牽”出來的感覺。因而又讓人聯想到:宋氏泉水遮遮掩掩、蹦蹦跳跳地走出山谷,一路上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它們跟豆蔻年華的山妹子一樣,雖然害羞,怕見生人,卻又天性活潑,向往熱鬧,最后還是跳著、喊著、笑著、唱著走出了大山。這就是宋新江先生所繪山河留給人們的美感。 創造性繪畫當然格外引人注目??墒牵沤裰型馊舾衫L畫名家被推崇,往往是在他們辭世后。宋先生卻特別幸運,正當盛年便受到收藏家的廣泛垂青。至今,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京西賓館均收藏其作品,并有作品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我國臺灣、香港的收藏家收藏。在私家收藏的人流中,東方黃膚雅士興趣正濃,歐美高鼻白領緊隨其后。已珍藏百幅的實業家、大律師,購欲依然旺盛,大有不搜盡宋家精品誓不罷手之勢;久慕宋畫而一紙未得的山東趙氏人家,藏意更加急切,或委托拍賣會競投,或專門到北京找媒體求購,似有不得宋畫便要寢食不安之慮。這種競相爭購,使宋畫價格不斷平穩上場,雖然目前尚未創建出畫家作品價格最高記錄,但已足使一般藏家舌橋飛架。 上述局面無可爭議地告訴人們:宋新江風流畫壇自有堅實根基,絕非盲目崇拜腦熱掀起的漣漪。 那么,他究竟奇在何處,妙從何來?在中國美術長廊中,他能占一席之地嗎? 宋氏山水與司空見慣的墨彩山川景物毫不相干,主宰畫面的,無非都是樹和木,山與水。以山為主體的畫面,剛中有柔,因而險峻而秀雅,典型當推《草亭扶欄》《何日君再來》;若是樹木占據主要位置,則是柔中寓剛,是在借山水樹木描繪中華民族之魂。不是嗎,無論是捍衛祖國河山,還是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人剛柔互補的性格特征,歷代都有驚人的表現。人說他的畫有分量,原因就在這里。明確地說,他的畫是內涵重,而不是筆墨重,盡管他運筆有力透紙背之功。 中外藝評家因而紛紛撰文,論述其妙。南京的張學成、郭舒波、曲元春,美國的丹尼卡·里斯,各有精辟分析,見解獨到。尤其是里斯,作為一名權威的西方藝評家,他對宋新江的東方藝術理解之深,令人驚訝。里斯寫道:“宋新江的作品可以說是其先祖審美思想和優秀藝術傳統的一種延伸,同時他又能夠以形而上的中國藝術形式將與之相悖的東西融合在一起?!薄八涡陆淖髌分歇毺氐乃记?,對自然永恒變動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主體與客體兩極間的和諧轉化,都表現了他對中國藝術所具有的人類意義的堅信和熱情。正是這樣的追求使他的藝術給西方觀眾帶來心靈的震顫和沖擊?!薄耙虼宋覀兛梢哉f宋新江的畫展示了明天的藝術,他沒有局限于表現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土地、傳統和審美,而超越了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表達宇宙的美學歷程和哲學思想?!? 全面論述“宋氏”技法,恐怕得寫幾本書,本文只能漫畫式的稍加勾勒。 簡言之,宋新江的畫是從黑、白、灰中飛出來的彩虹。黑、白、灰本是版畫的藝術語匯,宋新江巧妙借用,極盡變化,在精心架構黑白對比的同時,機智地大作灰色的文章。大塊留白和濃墨重寫帶來視覺上的響亮與雄奇,而仿佛隨意潑出的微妙灰色則給人以柔和神秘之感?;疑粏问堑彏a,有時亦見淡彩疾流;潑墨繼承了傳統招數,卻也吸取了水彩技法。因此,宋新江畫作中的灰色部分,有著表現力極為豐富的精彩肌理效果,那是天人合一的神韻,是動情的詩句,如沁心的音樂。由于它的存在,將畫面雄渾的氣魄與纖柔的抒情協調起來,從而使作品簡明清晰而渾厚凝重。這種風格在他的大山河中得到淋淳盡致的發揮。 凡畫都需要形式美,中國畫的點、線、面,還具有自身的審美價值。宋先生的畫好,在于他是和諧統一形式與內涵的高手。傳統中國畫的點線,他繼承且有發展創新;墨分濃、淡、干、濕的運用,他精到熟練,并兼施色彩以增加變化;飛線下點常出人意料,空白考究多令人深思。所有技術上的調兵遣將,都服務于他的意境營造,用起來輕松自如,觀他的畫,如讀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提精神。 宋先生畫畫是帶感情的,但絕不把消沉的一己私情注入繪畫,因而能將華夏美學一貫倡導的藝術作品之“神”畫好,畫活,將繪畫作品的意境詩化。而這,正是他的山水能使觀者欣賞時如聞古箏,如沐清泉,如聞幽香,頓覺身輕神怡的根本原因。 (作者為《中國文化報·文化生活周報》總編輯。)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