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劉偉冬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應該說是中國傳統山水畫創作中的一條顛撲不破的法則。但以傳統山水畫的最高審美標準來看,“外師造化”還僅僅只是一個前提或手段,作品成功與否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中得心源”上。因此,在那些被公認為神、妙、逸諸品的傳統山水畫中,我們很難找到與自然之景惟妙惟肖的摹寫之作,而更多的則是心造神砌的主觀之景。因為是心造,所以它們就包含了更多的信息——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因素。而一旦脫離了這些主觀的因素,傳統山水畫中的氣韻和意境也就無從談起了??梢赃@樣說,中年畫家宋新江的山水作品就是這種心造之景的又一成功例證。 宋新江筆下的山水,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心造之景,無論是寒夜迷津,還是秋林茅屋,或是大江東去,都帶有明顯的心造痕跡,它們與其說是自然之景,到不如說是畫家的心境。在宋新江的許多作品中我總能感覺到一種歸宿感,其實,那些似曾相識的江南風景或皖南山水在某種意義上只不過是畫家精神或情感的載體,他所想營造的絕非是自然之景,而是他的精神家園。這可以從他在作品中已經形成的圖式語言得到證實。在他的許多山水作品中,始終有著人物出沒其中,而這些人物以及它們所居的房屋其實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物象,而是一個精神符號。畫家常常通過在大片濃墨中的留白來凸現它們在畫面上的主導地位,以獲得境為人所造的目的。這時候,畫家本人既在畫外,又在畫里,物我兩忘的境界油然而生。 宋新江還是一位勤于思考的畫家,他對傳統中國畫的許多核心問題均有深入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他的這些學養使他繪畫的品格得到了保證。在繪畫的語言上,宋新江也作出了許多的探索,在那些濃墨淡彩的畫面上可以看出其表現語言的豐富性,畫家對皴、染、點、勾、潑等表現手法均有研究和大膽的嘗試。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以他的悟性和刻苦,宋新江一定能夠為我們呈現更多更好的山水作品。 (作者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美術理論家。)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