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賀成堅持與時俱進,總以昂揚的激情關注社會人生,突出對時代人物精神氣質,內在人格的把握、挖掘,以大寫的氣度追求人物畫豐厚的精神內涵,和時下許多“靜物畫”式缺乏情感的人物畫形成鮮明反差。他主張“美我心靈、悅我耳目、奮我精神、壯我國魂、擁抱時代、回報人民”。 二、借古開今,雅俗共賞 賀成曾沉潛于中國文化傳統海洋,從深厚的繪畫傳統中走出來,又將漢韻吳風、民間藝術巧妙地糅合,發揚時代的新美、新貌,構架出自己的大雅大俗新意境,他的軍事畫多借鑒山水畫的皴擦點染,顯得蒼勁厚拙,他的古裝人物畫多得力于傳統“篤筆”花鳥畫的勾、點、潑、甩,生動靈活,他的都市人物畫將這兩種借鑒綜合運用,以“沒骨”畫法和勾勒法相結合,發展傳統,創新筆墨,渾然天成,清新感人。 三、雄秀兼備,剛柔相濟 賀成生長在齊魯,學藝在江南,南北文化相融,加之本性儒雅兼豪放的氣質決定他的畫用筆時大膽壯氣,收拾起來,認真細膩。他的一方閑章“熔魂鑄膽”,即是“強壯體魄”(東方文化的內核),足見其藝術精神的追求。 四、借洋開中,彩墨交融 賀成憑著對中西方繪畫的理解舒展雙臂(接受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把西畫中的光、彩、點、面引入自己的中國畫筆墨體系中。主張“以彩壯墨,不失本色”“彩墨相佐,你中有我”,從而達到“以彩亮墨,以墨醒彩,亦中亦西,墨彩交融”的境界。 五、以書入畫,寫意傳神 賀成基于學養,還將書法的元素帶入繪畫中,故而用筆有古拙蒼勁之氣,在古代人物畫中尤為突出,草書式的勾勒,層次分明的粗細線條,韻律般的黑白關系,無不強化中國畫特有工具的筆意、墨韻,因而他的圖式不同于傳統的單線平涂,又不同于寫實主義的素描彩墨,從而形成了新型的寫意人物畫。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