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6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我與向軍相識很久,多年前,他來我的工作室學習。向軍勤奮好學,肯花心思和功夫,畫的非常好,我說非常好,是因為他的畫里既有傳統,也有現代;既有藝術功力,也有藝術穎悟,還有對筆墨獨特的感覺和較為深刻的理解。如果說,一個畫家成熟的標志是作品有自己的面目,那么,向軍的許多作品面目很清晰,他已逐漸走向成熟了。 從某種意義上看,中國畫是傳統的藝術,向軍顯然是尊重這個傳統的,明眼人一看,他的畫就具有金陵八家龔賢作品的古法。龔賢的筆墨經歷了“白龔、灰龔、黑龔”三個時期,向軍吸收了“黑龔”的精髓,他對龔賢的積墨法用心甚深,獲益良多。當然,雜取百家信由之,在學習古人方面,他顯然不拘一格,比如在筆法方面,他有意無意,又向明季吳彬的山水靠近,現在作品中蒼茫渾厚的氣象該是來源于此。我在他的作品《枯木清泉》上題:“向軍筆法樸實沉厚,頗似枝隱頭陀,上佳也”,也是這個意思。吳彬是大家,有人把他歸于明末形式主義傾向的畫家,同一個格局的還有崔子忠、陳洪綬、藍瑛、丁云鵬等畫家,我覺得這種看法是非常準確的。向軍取法吳彬等大家,一直走下去,他的畫風自然是全新的面貌。 中國畫是不斷革新的藝術,當代的畫家在師古的同時,不忘自成面目才好。即所謂的師法古人但不機械。向軍近學明清,遠追宋元先賢,但他只吸收古人的維他命,長成自己的肌肉和血脈。他在學習古人的同時,不放棄自己的理解,不忘師法自然,用現代人的眼光打量自然山川,所以他不是泥古,不是復制,不是一招一式外在的學習,而是一種內在的學習,這是難能可貴的??聪蜍姷漠?,無論結體還是章法都透著一種現代構成意識。其實龔賢的墨法、筆法有點西方素描中黑、白、灰處理的感覺,是中西繪畫的一種內在融合。向軍恰好意識并把握了這一點,所以他的作品蒼茫、渾厚中還有很強的現代感?!豆跑飪簟愤@幅畫中,山頭蜿蜒盤旋,有起伏上升的縱深態勢,筆墨極富有書寫性,這點正好與我的追求合拍。這種內在的畫面結構,巧妙暗合了古人所說的“經營位置”,既有動感,也有蒼茫的筆法。這兩種方法不容易結合,一般畫厚實了容易呆板,向軍卻畫得厚實、蒼茫、通透、靈動、文氣。 向軍的畫法多元,語言獨特。除了傳統和現代結合的畫作而外,還有一些更現代、更自由的純水墨寫意山水。他從西北徙居蘇州后,一時間畫了許多疏體畫,重視意境,想象開闔,既吸納了江南水鄉的韻味,華澤滋潤,情趣盎然;但也還有北方雄強、沉厚、野逸之氣象,畫家的正大筆墨氣象很重要,向軍的手法能畫大畫,能撐得住局面,這是他的優點。邵大箴先生評論向軍說:“既擅長細致的‘密體’畫法,又在‘疏體’的水墨大寫意上頗有造詣,他是一位多面手畫家。我以為他用夸張手法創作的帶有夢幻意味的水墨大寫意山水畫,很具自己的個性特色,作品具有很強的張力……”,此言可謂中肯而準確。他的畫里有西北和江南的痕跡,生活的痕跡和藝術的痕跡,最后都是有呈現的。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應該具備南北兼容的能力和胸懷。我也是南北行走,東西貫通。在這方面,向軍也不遑多讓,他本來就是北人南居,加之近年來的交游寫生,作品就會自然呈現不分南北、東西、今古的立體風貌。這里的東西,不僅指中國的東邊和西邊,也指世界的東西方。向軍作品的構成、解構、重組,實際上也有西方藝術的內在精神體現,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具有文化價值的上乘佳作。 一年來,向軍的變化很大,作品強化了自己的筆墨語言,使個性更加明顯,語言漸趨成熟,風格更加凸顯,畫起來也得心應手,這是非??上部少R的!我之所以對向軍抱有信心,除了他已經取得的成績而外,向軍正處在人生的“黃金時段”?!八氖换?,五十知天命”,他就在“不惑”與“知天命”之間,他不容易被許多障眼法迷惑了,但他還不滿足,因為還要走向全面的成熟,人生前期的所有準備、閱歷、學養、素養、生活體驗,還有筆墨語言的錘煉,都有待于全面而有力的整合。我經常用的一個詞叫“聚氣成型”,他現在正是成型階段,或者說是破繭而出的關鍵時刻。向軍參加了許多重要學術展覽,并獲了這么多獎項,這是為什么呢?這說明他畫的非常好!眾多作品中,他的畫作有獨特的面貌;在眾多的聲音里,他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在他結束學習南返之際,我送他的話是:“就這樣畫下去,必能獲得很大成功!” 2010年7月16日 (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教授)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