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7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山水畫自古以來綿亙不絕,強調流傳有緒、承前啟后。這就意味著山水畫在特定的沿革中會把一個時代的價值認同和形態認同作為典范固定下來流傳后世,比起花鳥、人物畫,山水畫更強調程式的規范與傳承,更重視在“舊法”中博采“新知”,進而形成與發展出新的風格。這種創立新法而不失本體的傳統實踐方式即我們常講的“傳承中發展”。但此種方式的山水畫創作在上世紀初就已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危機。壓力來自時代的變革,而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山水畫價值認識的危機。它表現在當傳統規范與創新要求脫節時往往會出現對原有傳統體系的懷疑和動搖。但這不能作為山水畫因傳承而不發展的口實,恰恰相反,當下山水畫的傳承不僅僅再被理解為單一的文人畫傳統或是院體畫傳統,而應包蘊著人類文明的一切精華,海納中西藝術的全部內容,是建立在“大美術”視野下的“大傳統”。只有這樣的傳承才能應對時代遷變所帶來的山水畫審美取向上的流轉,才能從汗牛充棟的傳統遺產中慧眼拾貝,才能在真正文化意義上實現山水畫的當代性和可持續發展。 山水三人壇(第三期)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