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2-27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第三次理論研究討會上的講話
陳修范 我省當前花鳥畫的狀況比起十年前來已有了長足的發展。這一點從近十年來歷次全省花鳥畫的作品展覽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全省不但擁有一支老中青三代龐大的畫家隊伍,作品更是百花爭艷異彩紛呈,各種風格各種流派都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和園地,徹底從“文化大革命”的極左思潮中解放了出來。 1987年以前全省只舉辦過一次花鳥畫單項展覽,花鳥畫作品能參加省以上綜合性展覽的更是寥寥無幾,廣大花鳥畫作者無法得到把自己作品展示給群眾的機會,也為此深深感到苦悶,有的甚至改行不干了,花鳥畫事業也就無法得到較好的發展。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促進了兩個文明的建設,也就大大促進了文藝工作的建設與發展,文藝工作者群情振奮。1987年在各有關方面的支持下全省花鳥畫作者成立了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經過十年的努力,調動了全省花鳥畫作者的創作熱情,并對花鳥畫理論的研究也隨之開展,動了真情,有了起色。十年來與省文化廳、省美協、省美術館合作已舉辦畫展16次,理論研討會二次,今天是第三次,出版理論集二本,出版會員畫集一冊,一改過去只有理論家談理論的現象,提倡每個畫家不僅在創作上深入研究,更要從創作實踐中總結經驗體會提高到理論上來認識,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創作的提高,推動了花鳥畫理論的發展。鑒于以上成績使花鳥畫作者備受鼓舞,從而也對其他畫種的作者起到了推動作用。在這樣的大形勢下就要求廣大作者在創作上興起一個新的高潮,付出更大的努力。 為此在我們振奮之余必須很好考慮今后如何提高花鳥畫創作的問題,我個人有幾點不成熟的想法提出來和大家探討,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一、對中國傳統花鳥畫認識 這里首先涉及到對傳統花鳥畫看法,有人以為要使中國花鳥畫發展就要與傳統拉開距離,好像離傳統越遠越好,離遠了就越新越有發展,我們置身在本土文化之中,好像傳統對自己是一種束縛,想借西方現代藝術來沖開一條新路,于是西方的現代派、前衛派等等,成了追求的目標甚至模仿抄襲,生搬,硬套成了新花鳥畫的途徑與模式,殊不知中國畫就是中國畫,它不是日本畫,也不是西洋畫,它是凝注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和中國特殊藝術表現形式的藝術。中國特有的繪畫工具——宣紙、筆、墨呈現的藝術品,是任何外來藝術不能替代的,我們只吸取外來藝術的長處為我所用,使之有所“創新”“變化”,使之更豐富中國的花鳥畫,讓它更富表現力更有時代精神,但它的本與根基是絕不能改變的,那是中國畫的筆墨情趣,是中國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所在,更何況中國花鳥畫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它更具有世界意義,是我們每一個花鳥畫家絕不能忽視的。正如美術理論家郎紹君所說:“拋棄或蔑視傳統的淺薄‘革新’以及對傳統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風氣,在當前已成為對中國畫發展的主要威脅。”二、如何進一步提高創作的問題 藝術創作是畫家真情真性在作品上的反映,是畫家對大自然的感受通過作品的表現,是畫家人品思想在作品中的流露,更是以真善美陶冶人情操為目的的美術創作,為此每一個畫家如何提高自身的修養是十分重要的,提高自身的素養端正自我人生態度,以真善美要求自己,這樣自己才能在藝術創作上通過筆墨來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意境氣韻,使作品富于生命力從而引起觀者的共鳴,得到美的陶冶與享受,正如前輩畫家們所說:“藝術家無藝術修養,這是假藝術家?!薄巴庖云塾谌耍蛔銥楣?,內以欺于心,不足為恥,人格是墮落了,人心是怠慢了……(陳之佛)”“人品第一,學畫先學會做人,人品不好,落墨無法?!保ㄅ颂靿郏八囆g是藝術家人品思想性情的自然流露,甚至是無意中的流露,一切虛偽、卑劣的心術、庸俗的思想皆與真善美的藝術格格不入,現在藝術之外過于‘精明’者,其畫總不免有浮華、淺薄與嘩眾取寵之感。”(李苦禪)這些前輩畫家的忠言值得我們深思,而他們的人品與畫品更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楷模。三、深入生活 說到藝術創作的提高,深入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花鳥畫比起山水畫人物畫的表現來更有局限性,更容易千篇一律,因為它的表現對象僅限于花鳥魚蟲獸它們在大自然中的情景。雖是無限的千變萬化的,但繪畫卻要把它們局限在有限的空間里,還要表現得比在大自然中更美更生動更富于感染力,這就要求畫家在生活中通過對大自然的情景作深入提煉和高度的藝術概括集中,從而使無限的大自然在有限空間的畫幅中得到充分的藝術體現,使之比大自然中的情景更富于內涵,更為人所動,更富情趣,更讓人得到美的陶冶,這不是一般的寫生所能達到的,而是要求畫家充滿激情地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體察去感受,感物而動,以達到畫家的主觀感情與客觀對象之間的高度滲透與融合,而產生一種藝術境界——即作品的構思和意境,由此再出現構圖、筆墨、色彩以及表現形式等等,最終創作出一幅優秀的比自然更美,更感人的藝術作品,切忌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結構、形象作簡單的實象模寫,如果這樣必然要出現花鳥畫的通病—刻板,匠氣和不見生機,所以在深入生活時畫家必須滿懷激情,對環境有敏感性,特別是第一感覺要深刻,思維要敏銳,這樣才能使自己永遠有新鮮感永遠有創作激情,經常能得到創作的啟迪。 而筆墨是中國畫傳統精神的核心、中國繪畫發展不可改變的軌跡,中國繪畫必須通過筆墨來體現氣韻、意境,使其表現的事物具有生命力并引起觀者的共鳴,筆墨亦可說是中國繪畫的形象符號,它能以不同的筆墨反映出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個性不同的繪畫面貌,使繪畫達到更深沉的內涵。為此中國繪畫的特殊表現方式是任何外國的繪畫形式所不能代替的,要發展要革新必須去開拓對筆墨更深的領悟,才能去嘗試新的用筆用墨的方法,而不是以大量工藝制作的方法取代筆墨來制作畫,來“創新”畫。四、在商品大潮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應引起注意 改革開放形勢大好,創作也隨之呈現更加繁榮的景象,可是有些畫家卻無視這種大好形勢下的良好創作環境,跌入了錢的深淵,成了作畫的機器,畫出的作品有的粗制濫造,有的以所謂“新”來嘩眾取寵,有的甚至大肆抄襲,以圖快快獲利,這不能不說是對藝術的玷污,前面曾講到老一輩藝術家語重心長的話語,實應為我所牢記、深思。 我們每一個畫家必須珍視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珍視自己的作品要像珍視自己的人生一樣,做一個有畫品有人品的藝術家,為發揚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使我們的花鳥畫事業得到更大的發展與繁榮。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