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來源: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刊 |
文 / 畢寶祥 山水畫的藝術標準 中國畫在古代有“三品”、“四格”等品評標準。現代繪畫是多元時代,群雄爭鹿,誰說了都不算,所以比較亂。亂世出英雄 , 但強盜也會猖獗。穩定的社會需要法律,健康的藝術需要一定的規則和標準。 山水畫獨具特色、自成體系,所以應有自己的評價標準。 首先,我認為要達成這樣的共識即不能唯西方馬首是瞻,就像不能以西方美女的標準來衡量東方美女一樣。西方藝術可以借鑒,但必須“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染個黃 頭發還行,硬要再整個高鼻子、藍眼睛,男的再植點胸毛,那就成了“假洋鬼子”。 其次,要做到格調高、技術好、個性強。格調高:含雅俗、品位、意境等,依賴于 作者的文化底蘊和藝術素養。技術好:含造型能力和表現技巧,這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個性強: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力求鮮明的個人風格。 格調高才能感人,技術好才能服人,個性強才能抓人。 山水畫的傳承和發展 任何藝術都是在傳承中發展的。即使是所謂的原創藝術,也會對原有藝術有所繼承。空中樓閣是不存在的。山水畫根植于傳統文化,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所以更不能忽視它 的傳承。 發展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才是硬道理。科學發展就是在遵循藝術規律的前提下循 序漸進地發展。一味地保護和盲目地冒進都會誤入歧途。 在山水畫界,畫家可分為三種類型,即保守型、中和型、激進型。保守型對傳統山 水畫有保護作用,激進型則有推進作用,中和型既保護又推進。保守型容易被詬病為阻 礙發展,激進型容易被詬病為盲目發展,所以兩者人數不會太多。而中和型在任何時期 都是主流,就像中產階級對社會具有穩定作用一樣,中和型對藝術的發展也具有糾偏和 穩定的作用。對藝術來說,三種類型都有其存在價值,不可厚此薄彼。對畫家來說,出 發點不一樣,選擇就不一樣。我個人認為,中和型中偏些激進的,無論對藝術的發展, 還是對個人的成就都更為有利。 山水畫的當代性 “技有巧拙,藝無古今”,藝術可以穿越時空。在以抒情寫意為主旨的山水畫里,作畫主要是為了“借筆墨以寫天地萬物而淘泳乎我也”。古往今來,人們的情感大致相同。從這角度而言,“當代性”并非山水畫的必需品。但藝術又存在審美觀和創作觀的時代差異,古今有別。所以,“當代性”也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藝術有很多功能,諸如審美、認知、抒情和娛樂等等。立足點不同,藝術風格和藝術觀念就會迥然有別。如果側重于審美和認知,“當代性”就很重要。如果側重于抒情 和娛樂,“當代性”就沒那么重要。抒情和娛樂是很個體化的,可以不在乎別人怎么看。 而審美和認知很社會化,這就要看別人的臉色。追求藝術的社會化,必然要標榜先進性 和當代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凸顯在社會中的存在感。實際上,身處當代的人,必然會 具有當代的特征。畫家在創作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和所悟或多或少都會留下當代的烙印。 當代性不應只是基于對前人藝術的挑戰和批判,也應包涵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在傳媒發達、交通便捷的當下,當代性應更具有開放性、兼容性和自由性。 山水畫家藝術創作個性的重要性 藝術創作除了格調、技巧以外,個性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山水畫也不例外。 作品的個性反映的是作者對藝術創作的獨到理解。就像寫文章,人云亦云就沒有價值 了。 但并不是有個性的畫就一定有價值。如果寫文章學理不通、觀點不對、邏輯不嚴,即使再有特點也一文不值。同樣,山水畫創作如果不是建立在對山水畫有著系統地研究和深刻地理解,以及對山水畫特有技法熟練地掌握之上,其個性也毫無價值。所以,個 性不是故弄玄虛;不是嘩眾取寵;也不是盲目創新。個性是畫家在長期的研究和實踐 基礎上的“水到渠成”;是學養、認識、閱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上的“水滿自溢”??傊?nbsp;個性是要靠實力來支撐的 ! 就像任何個性化的建筑一定是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 山水畫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民族特色就是民族的個性,也是山水畫畫種的 個性。中國畫從近現代幾度地反傳統,到當代出現的返傳統趨勢,說明傳統中國畫是具 有生命力的。在這樣一個“返傳統”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傳承山水畫的優良傳統,是當 代山水畫家的重要課題。一個畫家的個性重要,一個畫種的個性同樣也很重要! 山水畫家寫生的意義 寫生是一種重要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習階段。通過寫生,可以提高觀察和造型能力;可以獲得素材和靈感;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氣息和神韻;可以開闊畫家的眼界和 胸襟;可以印證前人技法;更可以尋找和鍛造自己的繪畫語言。 山水畫學習一般都從臨摹入手,主要目的是為了研究和了解前人的優秀作品并學會 駕馭筆墨、掌握有關技巧。在轉入創作時,就要借助寫生,這樣才能擺脫前人,有所突 破;才能在作品中融入自然氣息和主觀情感;才能創作出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好作品。 所以,寫生不僅是一種技能、一種學習方法,更是推進繪畫創作的重要途徑。 寫生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寫生的東西特別生動、鮮活,而且常常出人意表。 中國古代就有寫生,古人所言的“飽游飫看”、“外師造化”、“行萬里路”、“搜 進奇峰打草稿”等,就說明了古人對觀察和寫生的重視?,F代人更加重視寫生,徐悲鴻 首先把寫生引入中國畫教學,讓很多中國畫畫家受益。傅抱石組織“萬里寫生團”,成 就了江蘇山水畫的新輝煌??梢哉f,很多中國畫畫家的華麗轉身,都得益于寫生。由此可見, 寫生對于山水畫家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原載《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刊》2016 年 3 月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