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京口瓜洲一水間 無畫處皆成妙境,這是中國畫很高的境界。在山水畫創作中,最難把握的是“空” ,而“空”與“靈”融合在一起,便有了詩意和遠方。好的山水畫,是一首無聲的詩,一曲靈動的樂,是作者審美情趣和哲學思考的客觀反映。
大刀闊斧三塊石 “空”,看似簡單,卻蘊含著無盡的深意??兆值慕M詞豐富多彩,“半空、空中、空氣”,雖看不見,卻真實存在,如生命中的那些無形之物,雖無法觸摸,卻時刻影響著我們。“沒空、空地、抽空”,則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讓人聯想到生活中的種種挑戰與機遇。與空離得最近的是虛,與虛靠得最近的是實,而虛實相間,知白守黑,正是中國畫創作必須遵循的原則,黑白、虛實、遠近、方圓的辯證統一,是構成一幅好畫的主要元素。
縱使晴明無雨色 山水畫創作講究“密不透風,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易為,疏可走馬卻難。密不透風是不斷地加,如同生活中的積累與沉淀;疏可走馬是不停地減,似人生中的取舍與放下。在可覺與不可覺之間,尋找著那份曠達至極、明澈至極的旋律。疏可走馬就是要空,要留白。如何空? “空空如也”四個字可以表達,“空空如也”的妙處在于“如也”。如什么?或許是一種無法言喻的一種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悟。也是什么?也許是一種對未知的探索,一種對世界的包容與接納。
眾壑奔流 而 “空靈”,則是一種更加高深的境界??侦`的境界是靈活而無法捉摸的,它是一種可以實現的狀態,也是一種放任自然的內在狀態??侦`并非空洞無物,而是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活力。在空靈的境界中,萬物融為一體,沒有分別,沒有界限。這是進入三昧的境界,是萬物的統一,是儒家的光與塵的和諧,是道家的天人合一。
旭輪照天下 中國畫的空靈之境,常常通過簡潔的線條、淡雅的色彩和留白的手法來表現。那寥寥幾筆,卻能勾勒出山水的神韻;那一抹淡彩,卻能傳達出自然的生機;那大片的留白,卻能引發人們無盡的遐想。在空靈的畫面中,我們仿佛能聽到山間的流水聲,能感受到微風的吹拂,能看到云霧的繚繞。這種境界,讓人的心靈得到凈化與升華,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與美好。
江流天地外 中國畫的空與空靈之境,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哲學思考。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不妨停下腳步,欣賞一幅中國畫,感受其中的空與空靈之境。讓我們學會在虛實之間尋找平衡,在取舍之中領悟人生的真諦;讓我們擁有一顆空曠的心,去接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讓我們追求空靈的境界,去體驗生命的無限可能。
溪間豈能容得住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中國畫的空與空靈之境,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們的心田,為我們帶來一份寧靜與淡然,一份智慧與啟迪。讓我們在這空靈的境界中,綻放生命的光彩,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