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0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快報記者應嘉軒
葉爛,江蘇省國畫院花鳥畫研究所副所長,一級美術師,憑一池荷花連續三屆入選全國美展的大寫意畫家。提起自己和畫畫的緣分,葉爛語出驚人:“愛上畫畫是命中注定的事。我活著,就是為畫畫而來?!? 畫畫,是一輩子熱愛的事 中國傳統寫意花鳥畫有著輝煌燦爛的歷史,從青藤、八大、吳昌碩,到齊白石、劉海粟、陳大羽,無一不在傳承發展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后繼者卻少見明顯建樹。江蘇畫家葉爛從審題、立意、構境、抒情、賦彩、用水、弄墨等諸多方面,用富于激情的畫筆創造性地演繹了白石老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高論,做了個“時代的弄潮兒”。 談論起中國畫,葉爛眉飛色舞,像初學者那般新鮮,又似剛剛覓得一個寶藏,無比興奮?!拔覐男【拖矚g畫畫,兩歲什么都不會的時候也只會畫畫。家人沒有刻意引導我向畫畫這個方向發展,可是我就是喜歡。愛上畫畫是命中注定的事。我活著,就是為畫畫而來。畫畫,是我一輩子熱愛的事?!? 眼前的葉爛,既有北方漢子的粗獷,又有江南文人的儒雅,二者的結合就像他最擅長的花鳥畫——有濃烈詭譎的色彩,又有空靈的筆墨,沖突中有調和,讓人印象深刻。葉爛1955年出生于江蘇灌南鄉村,繪畫的啟蒙教育是在對鄉村自然美景的感知中完成的。他用樹枝在河邊畫下池塘、荷花、老樹、牧童,用稚嫩的雙手描摹著眼中神奇的世界。高中畢業后,他幸運地結識了一位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的插隊青年,開始了正規的繪畫訓練。 21歲那年,葉爛應征入伍。在部隊,他依舊利用一切空余時間練習畫畫,很快,葉爛的繪畫得到了領導的賞識,不久就被抽調到連隊的宣傳部門工作,葉爛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業余時間開始了國畫創作。 1980年,葉爛在部隊首長的引薦下,拜著名花鳥畫大家陳大羽為師,從此醉心于花鳥畫的創作。陳大羽對他說過:學貴有恒,又為他的書齋題名“默耘齋”,殷殷教誨讓葉爛銘記于心,一刻不敢疏懶。到現在,葉爛認為,自己如此鐘情于花鳥畫,和陳大羽老師當初的影響分不開。1989年,葉爛過關斬將考上了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系。那時他就給自己立下遠大志向:要給人們奉獻好的精神食糧,要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認準的東西,就不會放棄 “我覺得學畫的人一定要有突破,不能總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睡大覺。在中國畫的用色上,我可以說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是葉爛對自己的準確解讀。 畫家之苦惱在于,出道未成名的時候,每有作品問世,受到的責難往往是“沒有個人特色,到處模仿”;而一旦成名,有了個人特色,伴隨而來的還有爭議和質疑。在藝術創作上,葉爛拒絕藝術中中規中矩的陳詞濫調,拒絕那些不絕于眼的傳統翻版,執意在筆墨丹青中不效仿他人、不復制自己,求新、求力、求韻、求美,成為在寫意花鳥畫領域治療“審美疲勞癥”的高手之一。 看葉爛的中國畫作品,你會驚訝于他用色的大膽,連中國畫里很忌諱的“廣告藍”在他的畫作里比比皆是。對此,葉爛表示,自己要的就是突破。傳統中國畫以“筆墨”為主,但是葉爛的一些作品,甚至用純色作畫,沒用墨。例如,葉爛有幅入選全國九屆美展并獲得優秀獎的《金色的池塘》,在2米×1米的畫作里,一池荷花全用褚色、朱砂等中國畫顏料勾勒渲染而成,沒著一絲墨色,卻依然感覺水墨淋漓,意境幽遠。 在他近期的作品中,用色更為大膽,甚而狂放:檸檬黃、玫瑰紅、翠綠等色彩奪人眼球。有人驚呼:“你畫的哪里是中國畫,簡直就是油畫?。 闭f起這,葉爛爽朗地笑了:“我的畫作里中國畫的魂沒有丟。我是努力做到中西結合而已。我的用色和我的個性有很大的關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讓人激動,好像沒有那么濃烈的色彩就不足以表達它們似的。雖然一開始有些人會質疑我,也許到現在都有人在質疑我??墒俏艺J準的東西,就不會輕易放棄。就算因此撞得頭破血流,我也決不回頭。墨色是美,可是生活中的五顏六色也同樣非常美麗呀?!? 葉爛認為,他的花鳥畫不追求一點一滴的得失和一枝一葉的意境,也不迷戀那種賞心悅目的“小美”,而是醉心于創造一種如真似幻、講究整體效果的“大美”。他受教于陳大羽,得其磅礴之勢,后長期探索別樣情趣的花鳥沒骨畫法,才創造出這種朦朧迷離、亦真亦幻、水氣氤氳的詩一般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粗筆濕色”的藝術特質語言。著名美術評論家馬鴻增觀其作品后由衷地贊嘆道,其作品“意象的造型與心象的內涵相契合,靈性的神態與隨機的生發相輝映。或許可以說,這樣的大寫意,既‘大寫’出了花鳥世界的生命,更‘大寫’出了畫家自我的生命”。 葉爛所堅持的這樣濃烈風格的畫作,近年來受到眾多藝術品收藏家的認同,因為發自內心率真自然的作品總能打動人心。早在300多年前,一代繪畫大師石濤就說過:筆墨當隨時代。葉爛心里有一個夢,那就是找到一條中西合璧的道路,把中國畫融進更多現代的東西,讓更多的人熱愛中國畫這一傳統的民族藝術。 愛荷花,是命中注定的 葉爛愛畫花鳥是眾所周知的,花鳥畫中,葉爛的荷花算是一絕。荷花在荷塘中呈現出不同美景,葉爛就能在自己的畫紙上呈現出荷花的各種美景。葉爛告訴記者,50歲生日那天他曾在南京美術館舉辦了一個“我和荷花同生日”為名的個展,展出了他各個時期的50幅荷花畫作,姿態各異。一位評論家說:“葉爛畫荷,把荷畫絕了?!? 什么原因讓葉爛如此鐘愛荷花呢?這和葉爛的少年情懷有關。“我原來一直生活在農村,從小就見慣了那些美麗的花花草草。但是,我唯獨對荷花情有獨鐘。因為我家屋前屋后都有荷花,從小給我的記憶就很深刻?!比~爛說,“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古時江南風俗中,荷花是有生日的。陰歷六月廿四就是荷花的生日。而這個日子,也是我的陰歷生日。所以,這真是命中注定的巧合啊。叫我如何不愛荷花?!? 他的這份鐘情也得到了回報。1994年,葉爛以《秋塘染霞圖》首次入選全國美展。1999年,江蘇入選全國第九屆美展的大寫意花鳥畫僅有兩幅,一幅是陳大羽的《松菊頌》,另一幅就是葉爛的《金色的池塘》,整幅畫面的秋荷,浸染在混沌的夕陽余暉中,給人以無限的愜意。2004年,葉爛又以清新淡雅的《荷塘月色》從數萬件送評作品中突圍,再次入選全國第十屆美展。以同一物象為創作題材并連續三屆入選全國美展,葉爛創造了一個奇跡。 迎合市場,生命力不會長久 在商品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畫家、藝術、市場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市場離不開畫家,畫家離不開市場,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共同發展。 藝術家與市場的微妙關系,葉爛處理得很果斷?!耙粋€好的藝術家是不會迎合市場的。那些迎合市場的藝術家,藝術生命力都不會長久。”葉爛畫畫時從來沒考慮過市場,“我知道,畫家也生活在真實的世界里,畫家也需要生存,也需要考慮市場賣畫。但是,我在畫畫的時候,從來不考慮市場。我畫自己喜歡的畫,賣的也是自己喜歡的畫。不是市場需要什么,我葉爛就畫什么。而是,我覺得什么是有意義的,我才去創作?!? 面對有些畫家過于看重和依賴拍賣市場,甚至與畫商、收藏者聯手操縱作品價格,把繪畫變成牟利的工具,葉爛十分反感。他認為,畫家理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歷史、藝術、道德等諸多責任和義務。當畫家和其作品經受了歷史和人民的檢驗時,才能真正稱之為“畫家”和“繪畫藝術品”。 環顧葉爛各個時期的畫作,風格迥異,有的就像出自不同的畫家之手。在努力尋找自己的藝術風格方面,葉爛一直是個探險者,他不斷地否定自己,努力前進,于是有人說他“知天命之年,內心還是個率真的孩子”。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