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為生 中國美術史發展證明,傳統不能沿襲,創作具有時代新杼的作品,是中國畫今后的唯一走向。對著名人物畫家徐寧而言,如何革故鼎新,一洗舊面,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標。 徐寧從事美術專業創作50余年,他將傳統與時代相結合,構筑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視為宗旨,強調寫生,妙合自然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他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組畫“橄欖壩的人們”,為中南海會客大廳所作巨構《傣鄉風情》,都顯露出他扎實的筆墨功底和睿智的創新精神。作品演繹著勃郁的民族生活,畫外蘊藏著稟賦與涵養,將現代人引進美好的精神家園。 徐寧多年來研究各種人物畫派,更趨勢于梳理顧愷之、梁楷、李公麟等歷代人物畫大師的經典之作,誦讀畫史與畫論,傍倚文學、詩詞、書法等姊妹藝術,這無疑使他作品內涵更加豐富。于是,我們在欣賞他的作品時,總會感到散發高古及書卷之氣的激情畫意。這其中便有畫家的情愫、慧智、敏銳的感受能力和超人的想象力。 徐寧的人物畫靈魂是人與人類的箴言,是一種牽纏縈繞的思古幽情,從他的點、線、面以及水墨變化構成的元素中可以看出,他崇尚傳統,沿著傳統的長河跋涉,并運用新的思維和新的繪畫技巧,給人們以畫外的藝術表現形象,以景烘人,形神兼備。他的《秦淮夜泊》《浴蓮圖》等畫面清新淡雅,富有書卷芳香,以詩寫意,以意抒情,體現高屋建瓴中天人合一的美境,一種主題對象化和對象立體化的認同,通過色彩、時間、空間、水墨媒介,傳遞著觀者新的審美感受。 強調寫生,新意迭出是徐寧人物畫顯著特點。他的創作在復雜的自然寫生中,以靈敏的觸角獲取畫外的感受,實現平凡中一種超然的精神。誠如他所言:“藝術需要求新,而求新內在力來自于生活的獨到體驗。重視寫生積累是當代藝術創作的準則。一部藝術品的成功,也取決于畫家忠實于寫生,擁抱生活,采擷于生活心靈意蘊中最本質的東西?!彼疾烨嗪:?,尋找最為原始本體的沙漠戈壁,探求冰雪封山塔吉克民族的自然風貌。他以自然寫生為基礎,追求新杼的表現原則,以及精湛的筆墨功底和造型功底,開辟了常人所不及而具有較高藝術品格的震撼力作品。 徐寧以畫民族人物為題材聞名遐邇、蜚聲海內外,被美術界稱之為“邊陲風情畫一只雄鷹?!彼P下浩瀚無垠的沙漠戈壁駱駝與少女,巍峨的祁連山間的人們,塔爾寺壯觀朝拜的場面,給人們留下了一個既新又美的圖卷。他的《牧羊圖》《戈壁瀚月》《高原之秋》等作品,沖破傳統十八描的藩籬,用筆痛快淋漓,筆凝墨沉,無論賦彩、造型等諸多元素,區別于前賢,區別于他人,使人們領略他獨具新杼的奇絕畫風。作品中線與墨的強烈對比,表現堅韌人性中透出古樸的情感,墨與色的奇妙組合,形成強烈的時代精神。這些民族作品富有個性,質樸自然,傳統中立新意,鮮明中見個性,強烈視覺中隱涵著更深沉的意境,是當代人物畫新的開拓,標志著當代人物畫理念走向。
如今,徐寧先生在我國當代畫壇上知名度越來越高,人物畫博得海內外收藏家們的喜愛。有理由相信,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培訓中心主任,美術評論家。)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