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4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張榮東 畫家傅二石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數年前,我常獨自到燈影閃爍的金陵拜訪傅二石,傅厚崗6號,在他爽朗的笑聲中感受歷史的煙云。我也多次觀傅二石先生揮毫潑墨,體悟筆墨間的山水清音。畫家為畫,實是寫心,那種俯仰于天地之間的人生感喟,都化作筆下清新的流泉松壑、天邊浮云。觀傅二石其人,頓悟其畫;觀其畫,則又如見其人。 傅先生儀貌堂堂,風神卓然,七十年生活風霜的磨礪,沒有銷蝕他的精神。他的性情也近于他筆下的松,心與煙霞為侶,臨風而觀萬象,胸懷坦蕩明澈,有瀟灑飄逸的士子情懷。也緣于此,他能笑對人生風雨。他曾經在“文革”時期的山水間逃亡,也曾經在泰山之下被禁、改造,但命運的多桀并沒有銷蝕他的藝術精神,歷經苦難的傅二石依然笑對人生。他遍歷名山大川,以如椽之筆,畫胸中丘壑;他樂見新朋舊友,多少傷心事,盡付笑談中。傅二石曾畫過一幅《醉僧圖》,題款是清人黃易的一副對聯:有酒學仙,無酒學佛。那種自然放達的性情,躍然紙上,亦頗有其父傅抱石之遺風。有了這樣的性情,才會有那種氣蘊山河的藝術胸襟,才會有對人生對藝術的沉醉與癡迷。 他對生活有一種赤子般的純粹與真誠,而又永遠對世界充滿好奇。他在生活中歷經風雨而赤子之心不泯,這是一個真正藝術家的生命氣質。在這個意義上,藝術也是他心靈的終極歸宿。在最艱難的歲月,他固守自己心靈的家園,一個于苦難生活中流浪的靈魂在藝術的家園里得到了溫暖的棲息。他的繪畫藝術也因此而具有了豐富的人生內涵。真正的藝術家總會把自己生命的傷痛當作一筆財富,甚至,當作創作的源泉。正是這種苦難的歷練,使我們看到了一位年已七十卻依然有旺盛創作精力的傅二石,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孜孜探尋造化萬物之美、洞悉藝術真諦的傅二石。 傅二石的山水畫決不僅僅是在畫山水的表面形態,而是在畫生命豐富的體驗,畫心靈智慧的閃光。他筆下的山水云蒸霧潤,清新秀美,獨具精神。他尤善繪山泉飛瀑,噴珠濺玉,令人如聆清音。其山則剛健俊秀,總體風格渾厚滋潤,深合中國傳統美學之精神,又具有較強的現代意識。他堅持自己的創作原則,師法古人,師法自然,不為外界的各種風潮所動,創作了一大批具有深厚意蘊的力作。 傅二石的山水剛健清新,有一種明朗神秀之氣,這與他的精神氣質一脈相承。他畫黃山云海,泰岱雄姿,或荒山一脈,都不是簡單化的表象處理,而是融會了畫家的情感。他畫泰山風雨,一派凄楚迷茫,乃是抒發心底郁積之痛楚。泰岳之姿,萬千人繪之,多表達其陽剛、雄偉、正氣,而傅二石獨寫其心象,以風雨凄迷之泰山,寫胸中臆氣。他是一個入世者,多嘗人生冷暖,常笑對人間風雨,而藝術的靈性又使其胸中塊壘化作筆下的一縷清風。他是一位詩意的追逐者,在詩性的感懷中得意忘言,寄情白云深處,那層層疊疊的山巒,白云縹緲中的草木,都洋溢著濃郁的詩情。 傅二石寫山水多依性情,這使他的藝術有著強烈的情感特質,避免了一般化、程序化的模式。他讀山水之形,亦是讀山水之神;讀自我之質,入其山水之中。山耶?人耶?山水中自有我在,我心亦本在此山中。作為傅抱石傳人,他受到其父瀟灑渾厚氣質的影響,寫景狀物,多酣暢淋漓,筆墨恣肆,形神皆出。他在繼承中又別開機杼,閱盡江山,融會人生體悟,創造了屬于傅二石的藝術表現語匯。 在題材上,他的藝術表現范圍十分廣闊。從海外風光,到國內的尋常山水,往往云蒸霞蔚,林木幽深,意境開闊,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畫塔斯馬尼亞風光、富士山等,表現角度獨特,拓寬了中國山水的表現意境,蹊徑別出,對國畫的各種表現可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體現出獨特的審美取向。他畫黃山、泰岳,雖來自寫生,卻別有洞天,表現出了畫家的綜合融會能力。 傅二石的山水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他雖師法前人,但在題材、意境上又有很大的開拓,筆墨豪放而不乏細膩,畫面豐富而又有疏朗悠遠之致。他所創造的山水意境和諧明澈,山體水口氣勢雄渾,與寧靜的村居、浮云構成強烈的對立統一關系,畫面渲染層疊,筆墨濃淡相宜,達到了既渾厚大氣又清新明澈的藝術效果。傅二石繼承了傅家山水的瀟灑氣質,大局謹嚴,用筆汪洋恣肆,畫面豐富,富有參差變化之美。傅二石顯然是傳統山水精神的擁躉者,他繼承了中國山水澄懷昧象的審美追求,在山水世界中蕩滌心靈,與山水自然精神往來,體悟山水的神明靈秀,洗盡筆墨俗氣。 在傅二石的山水畫中,既有用筆放縱的大筆皴擦,又有精微的巧妙刻畫,其藝術表現亦在統一中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他在《白云生處有人家》,渲染后純用皴法,意境高古,體現出不凡的藝術格調。他善畫云海,筆下山水多云煙奔騰,云蒸霞蔚,氣韻相生。而山水四時之序,在他筆下神韻畢現。他所繪山村雪霽,意境清冷悠遠,蕭瑟中又不乏生氣,令人讀之而生隱逸之心。寫山水秋色,則秋意盈目,房舍溪流,樹木丘陵,無不明麗清新,奪人心目。山水之時序,亦如人生之四時。畫家所繪時序,或逸筆簡淡,清冷蕭散;或筆意精微,生趣盎然。皆為寫心。傅二石經歷人生悲歡,則罕有浮泛之筆,或柔或剛,或雄渾或沉郁,皆是生命激情使然。 傅二石的山水常于尋常之中而見奇崛,非山水奇崛也,而為畫家靈性之遷思妙想,遂有佳構。他生于江西,游歷于山東,定居于南京,其畫亦難分南北,而是北方之雄渾與南方之秀潤兼有,北人之陽剛與南人之靈秀咸集。 我與先生相交數年,雖我生也晚,卻性情相契,之間無所不談,已得忘年交之精髓。先生寬容我之譖越,常以老弟稱之,令我感懷。近日讀傅二石新作,夜讀許久,恍惚間如又見金陵燈火中與傅先生把酒臨軒、胸懷大開之情境。先生年已七十,其畫作神采依舊,更見功力,讀之令人心神暢快。傅先生筆墨益精,山水氣韻充盈,精神如故,實得我心,亦必得世人之心,遂夜就此文以記之。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