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來源:江蘇省國畫院 |
祁恩進 多年以來為了不斷給自己的藝術感覺充電,我幾乎每年都會安排一定的時間外出寫生,登山臨水,搜奇探勝,古人所謂“我師造化”是也。 最讓我心靈震撼當屬近年來的西藏之旅。第一次進藏是五年前的川藏之行,記得早晨從成都出發時還是艷陽高照,半夜時分到達藏區后卻已是大雪紛飛了。第二日漫山遍野,銀裝素裹,煞是圣清。上蒼仿佛跟我們開了一個玩笑,昨日你還在消夏圖中納涼,今日已讓你穿越到了雪景寒林中行走了,真是不可思議啊。 這以后我又與畫院同仁好友一道兩次進藏寫生,可以說每一次西藏之行對我們都是一次身心的洗禮和靈魂的蕩滌。有人可能會問,不去西藏難道就畫不出好畫嗎?當然不是。也沒必要解釋這一問題,你不身臨其境感受那從視覺到心覺的震撼再解釋也是多余的。你沒有佇立在四五千米高的雪域高原之上仰光俯察,懷著度誠之心拜謁那云中時隱時現的神山,你當然是無法體會其中的神圣和神奇的。一個藝術家的經歷、見識通常是與他的思想、境界、膽識、審美成正比的。在西藏日哈則吉隆縣境內,當你放眼雄渾、蒼茫綿延不盡的雪山和廣闊無垠的原野,你自然會由衷地感慨天地造化的博大和神奇,以及生活其中的生命物體的微弱;感慨人世間名利、榮辱、爭斗的可憐與可笑……心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凈化和升華,真仿佛有醍醐灌頂之悟醒。 作為山水畫家,我們自然會捜尋和留意自然山水中相應的各種繪畫素材和元素符號,在西藏山水這一秘境之中可以講傳統繪畫中的各種元素符號、筆法、墨法、色彩,包括各種山石的皴法,樹法,水法,無奇不有,各種傳統符號在此都能得到映證。每一次的西藏之旅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次超強的充電和空前的飽游沃覽。 每一次寫生歸來,我在創作上都會有不小的收獲和提高。同時也會出一批自己較滿意的作品。清代石濤曾說:“搜盡奇峰打草稿”,有自然山水的滋養,有傳統文化的浸潤,還有山水懷抱的情愫,相信自己年年都會有好作品問世。 2016年3月15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