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來源: |
4月23日,由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沛縣縣委宣傳部主辦,徐州藝術館、沛縣文聯承辦的“古沛墨韻——周臨溪丁輝馬培童三人畫展”在湖北路徐州藝術館舉辦,三位畫家通過各自獨特的藝術手段、寫實畫風,為觀眾展示了各種人物形象和大自然的錦繡美景。展出免費向市民開放。 周臨溪、丁輝、馬培童三位畫家都來自沛縣基層工作崗位,是地地道道的“草根畫家”。周臨溪長期從事城市規劃設計、丁輝從事圖書館輔導宣傳、馬培童從事舞美設計和電影廣告宣傳,有數十年的硯田筆耕堅持和畫板勞作積累。 此次展覽呈現了三位畫家創作的100多幅作品,作品題材有人物、山水等多種。4月26日,記者對這三位畫家進行了專訪。 周臨溪:用國畫顏料創作出西方油畫效果 周臨溪先生今年71歲,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院高級院士和藝術委員會委員、槐香齋書畫院副院長。他的工筆人物作品曾多次入選國家、省、市美展。此次畫展,展出了周先生的27幅畫,分為領袖人物、風云人物、歷史名人、精英人物、高僧大德5大類。 周先生介紹,他自幼習畫,擅長版畫、年畫等,其多幅作品在報刊發表并被國內外藝術機構或名人收藏。“我愛描繪一切以社會和自然為主體的人,特別是人物肖像,來體現真善美和表達自己的美學意識。”周臨溪說,自己作品的最大特點,是用國畫顏料創作出西畫的光影、層次效果。這一繪畫種類他精心創作了十多年,在美術史上可謂獨一無二。 丁輝:創作近3萬名歷史英雄畫作 今年65歲的丁輝長期致力于漢文化研究,以民俗風情畫為主,兼及漫畫,其作品多次榮獲江蘇省五星工程獎。2003年開始進行長卷創作,內容涉獵人物、山水、兵器等多個領域,尤其擅長繪制歷代名人圖譜。現為中國書畫院書畫藝術研究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漫畫協會理事、沛縣美協名譽主席、沛縣民俗畫院院長。 此次展出丁輝畫作近100幅,分為中國歷代英雄、漢代沛縣籍功臣、沛縣鄉土民俗、泰山松、曲阜柏等風景,以及各類動物,其中有一幅長20余米的《千狗圖》。 丁輝說,從盤古開天地到清末霍元甲,中國歷史中涌現出近3萬名英雄豪杰,他一人不落地全畫了下來,這就是《中國歷代武人圖》長卷系列。他酷愛讀史書,也翻遍了各種連環畫,有時也根據文字記載想象英雄的形象。為使作品有據可查,其先后到山東水泊梁山、河南湯陰岳飛老家、虞城花木蘭老家、永城芒碭山漢高祖劉邦斬蛇之地、南京博物院圖書館等地收集素材、查閱資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共完成長卷作品三百余卷,長3500米。如今,丁輝最大的心愿,就是創作劉邦功臣的故事,如周勃、王陵等人。 馬培童:身居鬧市獨守靜 潛心創作焦墨畫 馬培童今年60歲,自幼酷愛藝術并自學繪畫,1985-1988年任沛縣梆子劇團舞美設計,創作的電影海報《喜盈門》《烏紗夢》在省、市獲獎。后拜張仃老師學習焦墨山水,長期堅持研究傳統繪畫?,F為中國藝術創作院理事、中國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他的焦墨山水畫別具一格,大氣雄渾,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藝術館收藏。看馬培童的畫作,給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氣勢磅礴長幅巨制山水畫卷:遠處山巒疊嶂,山澗飛瀑奔騰躍動;近處雜數層林,高低錯落,枝柯交橫,雜亂無章。 馬培童一般從早上5點開始作畫,一天要畫上10個小時,有時一幅畫要畫上一個月。之所以選擇焦墨山水,一是在中國畫壇上,畫焦墨山水的大家并不多,二是,他筆下的層林雜樹,穿插交錯,凌亂繁雜,非平心靜氣難能完成。馬培童告訴記者,最近,他已被中國香港美術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把他的畫作列入中國當代畫壇精品集系列叢書,而且很多地方邀請他去辦展覽。在藝術上,他已邁出了踏實的一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