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來源:江蘇美術家網 |
![]() 朱建強,筆名蘇楠,江蘇南京人,1960年出生,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船廠晨曲》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并獲二等獎;《船廠新人》入選第五屆全國美展;《九寨煙云圖》入選全國六省一市畫展并獲優秀獎。自幼酷愛繪畫藝術,長期從事美術工作,師從亞明、宋文治、趙緒成、朱葵、蓋茂森等。主張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在筆墨上追求創新多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其人物畫造型準確,富有神韻;山水畫有奇崛之勢、靈動之感,倍受專家學者的好評。作品被數十家美術館和中外藝術藏家收藏。 ![]() 以人物畫見長的朱建強,唯獨傾心于惠安女。他筆下的惠安女,美麗而又端莊,不僅造型準確,且富有神韻。他的仕女畫也頗具風格,不僅有古色古香的傳統侍女,更有千嬌百媚的現代侍女,形態各異,風姿綽約。特別是對于人物表情的處理,更有獨到之處,非常具有個人風格。 ![]() 他在細密精致而絢麗、跡簡意淡而雅正的基礎上,巧妙地整合了密疏關系,在技法上吸收了大量傳統筆墨,其線條流暢,主題鮮明,散發著濃郁的地域文化氣息,在汲取傳統水墨畫精髓的同時,注入新的元素。獨創的水墨運用,造就了獨樹一幟的繪畫技法與作品風格。 ![]() 朱建強與惠安女的情緣要從他的惠安籍學生說起。學生邀請他去惠安去游玩。一日,學生陪老師在海邊散步,正在海邊勞作的惠安女吸引了朱建強的注意。這種民風民俗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的,他被這奇特風景給迷住了。從此以后,朱建強便開始畫惠安女,他要將這種淳樸的民風民俗展現出來,讓大家看到惠安女的美。 ![]() 初畫惠安女,始終不得要領,于是朱建強便放下畫筆,走進惠安,觀察惠安女的生活,通過畫筆將惠安女的真善美表現在畫布上?,F如今,朱建強堅持每年兩次去惠安寫生。他認為,畫家一定要深入生活,用心觀察才能創作出有靈氣的作品,才能達到形神兼備,以形寫神的意境。 ![]() 形神兼備需要有扎實的的造型功底,這得益于他早年在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學習繪畫時所打下的堅實基礎。學生時期的朱建強,就非常注重人物造型的學習,他以歷代名家名作為范本,反復進行臨摹,從中吸取營養,在傳統造型和線條技法上,融會貫通結合人物的寫生,逐步達到了形準神似的藝術效果。 ![]() 自幼喜歡繪畫的朱建強,也是得到了趙緒成老師的啟蒙之后,才對繪畫日漸癡迷,數十年筆耕不綴,早在考取南京師范大學之前,朱建強的作品《船廠晨曲》就已獲得第四屆全國美展二等獎。 ![]() 朱建強的人物畫線條流暢,設色柔和,既有堅韌之骨氣,有具有柔美之情感。他的作品有秀潤、清新、空靈、神韻生動、恬淡優美的水墨風格,深得廣大讀者和收藏界的喜愛,也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 朱建強不僅對人物畫有建樹,對山水畫也有研究。他的山水畫柔美而大氣,細膩而靈動,散發著濃濃的江南風韻。其中瀾滄江、閱江樓為寫實山水畫為代表的作品更是氣勢恢弘,磅礴壯觀為見長。 ![]() 他的山水畫有奇崛之勢,靈動之感,畫面擷取富有特征的景物,剪裁簡明,卻有詩意盎然之境界,整體的畫幅構思,情景整合,意味雋永,堅實渾厚筆墨更顯清新空靈,將人格理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他的山水畫帶了很多建筑,在追求神韻的過程中,將傳統與江南文化進行傳承和揉合,塑造出自己藝術特點和風格。 ![]() 朱建強對于藝術的追求是執著的,堅持每天在畫室作畫,筆上的功夫一刻也沒有停止,在繪畫之余,他也會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聽著朋友的自己畫的評價,無論褒貶,他都認真反思、感悟。 ![]() 對朱建強來說,無論是人物,還是山水,都只是一種載體,通過這種形式,來弘揚文化精髓,體現出獨特的人文價值,觀念與理想。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 朱建強山水畫欣賞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