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峰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大命題。因其自發軔之初就與天地自然相連,與宇宙萬物合一,使得這個表現主體一直保持著天人性情的千變萬化,與山川萬象保持著大氣流貫、充滿生機的勢態。 山水成為創作的對象,特別是在唐獨立成科,成為山水畫,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殊的現象。其產生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人寄情自然的山水觀。早在先秦哲人老子的《道德經》中已經說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到了西漢時期的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論,更直接影響了六朝以來中國山水畫的發端和形成,魏晉以降,社會大解體,民族大...
評論 日期:2016-01-29張學成 山水畫萌于魏晉,初具于唐,至五代宋諸法漸備,蔚為大觀。元明以降,文人參畫始盛,遂由現物之形態轉為達人之性靈,山水之體格具矣。 蘇地山水遠承魏晉五代,近接“金陵八家”、“吳門畫派”、“新安畫派”、“揚州八怪”。解放后,傅抱石、錢松喦重視生活,一變畫風,開一代新貌,其勢統攝江蘇,遠波國內,南北又有李可染、陸儼少呼應,終成今山水主流。宋氏新江,始隨南京羅國瑋先生學畫,羅先生吾至友也,新江常去羅師舍下暢談藝事,其志頗篤。后入江蘇省國畫院得董欣賓先生親授,讀書習字,探究畫法,日以積年,頗得水墨筆意之神韻,又...
評論 日期:2016-01-29左莊偉 宋新江先生是在江南山水的自然環境中和由傅抱石大師開創,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一代大家建樹的江蘇省國畫院成長發展起來的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畫家。他繼承了新金陵畫派的藝術精神,在新的時代和更廣漠的大自然環境中,切身感悟而創造了有自己個性的山水藝術,成為金陵山水畫壇又一家。 新江的山水畫多以江南淳樸的村景為題材,將自己目中之平凡村落山水景物轉化為心造的景境意象,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想。在新江的畫中景雖小卻有大勢大氣,在那些司空見慣的漁村茅舍中隱含著他對自然美的發現和精神追求,在原本清秀靜溢的江南山...
評論 日期:2016-01-29樊波 以傅抱石以及錢、亞、宋、魏為代表的新金陵畫派曾譽播海內,其流風余韻至今還在被當今畫壇延續使用。宋新江的山水無疑承接了新金陵畫派的審美經脈,且能別開生面,在筆墨和趣味上初步建構了自己的風范。首先他在保持著新金陵畫派那種秀逸風格的同時,又能強化和突出線條的表現功能(在這方面他受到了已故山水畫家董欣賓的影響),從而筆墨間蘊含著一種抒情適意的韻致,流露出富于節奏的美感,而且他的筆墨形態雖然著意于主觀表達,但卻并沒有放棄對客觀物象的模寫,家鄉風物很自然地、帶著強烈主觀色彩地呈現于畫面,尤其是一些描繪鄉村景致的...
評論 日期:2016-01-29丁濤 披閱宋新江的中國山水畫作品,給人以清新、閑逸、了無塵埃之感。作者注意于駕馭點、線、面、筆、墨、水,通過情感的剪裁,將眼中的真實山水景觀轉化為心中的山水意象,使主客觀融匯一統,推出了富于生機、播揚詩韻的藝術作品,可喜可賀! 盡管筆者沒有必要背于事實地來贊頌宋氏筆下的畫作已臻完美,但是有一點卻不可不加以肯定,在山水畫圖式的建構中,作者藝術語言個性化的探索顯見日趨明朗:靠有機的點皴線織來塑造形象,靠潤澤的水墨渲染來鋪排景境,氛圍根于江南,“水墨淋漓嶂猶濕”,“點點滴滴皆傳情”。 新江的山水畫在繁華的畫苑中...
評論 日期:2016-01-29左莊偉 宋新江是在江南山水的自然環境中和由傅抱石大師開創,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一代大家建樹的江蘇省國畫院成長發展起來的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畫家。他承繼了新金陵畫派的藝術精神,在新的時代和更廣漠的大自然環境中,切身感悟而創造了有自己個性的山水藝術,成為金陵山水畫壇又一家。 新江君自幼生活在水鄉,因此畫中題材喜作漁舟村景,爾后足遍名山大川,亦能寫高山峻嶺,擅長不同情感,選擇不同景物營造不同畫境,漁村小景雖景小則寄寓的情深意濃,有氣有勢,景物雖平凡,能在平凡中求得奇和趣。他常在林間村道點綴扶杖古人,他本意...
評論 日期:2016-01-29黃鴻儀 江蘇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千載而下,畫家輩出。尤其是山水畫高手眾多,畫派林立,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極重要的地位。20世紀60年代崛起的“新金陵畫派”是以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一批江蘇省國畫院畫家為主體的山水畫創作群體,他們在“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下,為山水畫推陳出新與繁榮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并影響著一代代繼承者。畫家宋新江自幼愛好繪畫,生性崇文喜讀。1984年調入江蘇省國畫院,幸得諸位名師指導與良好繪畫氛圍的蔭澤、濡染,受到得天獨厚的傳統繪畫筆墨磨練,奠定堅實的山水畫創作的基...
評論 日期:2016-01-29邵大箴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老一輩藝術家創立的新金陵畫派,在繼承傳統、關注生活的理念下,樹起創新、民族、人文、寫意的旗幟,創造極具江南山水特色的作品,成為新中畫畫壇最具影響力的繪畫流派之一,其流風余緒澤被至今,影響深遠。 宋新江自幼熱愛繪畫,早年跟隨羅國瑋與傅二石先生習畫,1984年就學于江蘇省國畫院,師從董欣賓先生,后又研習于該院中國畫高研班。他的作品自然承接了江蘇畫壇的審美脈絡,筆墨間不免洋溢出新金陵畫派獨有的秀逸作風。 宋新江的作品多以江南山水為表現內容,取景雖小...
評論 日期:2016-01-29劉偉冬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應該說是中國傳統山水畫創作中的一條顛撲不破的法則。但以傳統山水畫的最高審美標準來看,“外師造化”還僅僅只是一個前提或手段,作品成功與否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中得心源”上。因此,在那些被公認為神、妙、逸諸品的傳統山水畫中,我們很難找到與自然之景惟妙惟肖的摹寫之作,而更多的則是心造神砌的主觀之景。因為是心造,所以它們就包含了更多的信息——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因素。而一旦脫離了這些主觀的因素,傳統山水畫中的氣韻和意境也就無從談起了??梢赃@樣說,中年畫家宋新江的山水作品就是這種心造之...
評論 日期:2016-01-29張春生 與山水小風景相比,宋新江先生筆下的壯麗山河,由于側重狀物傳神,氣勢更加恢宏,場面尤其壯觀。最能體現自然壯美的,或許唯有高山流水。但山聳水轉,其美表現在許多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宋先生似乎更喜歡借峻嶺清泉、古建疊嶂來表達自己對壯美的膜拜。因而具備林壑森秀、墨氣滃然之象,能給人以異樣的震撼。 他筆下的流水既“清”且“活”,又有“源頭”深藏不露,只在幽深神秘之處半探半躲;泉水躲而不匿,探而不迫,給人以“牽”出來的感覺。因而又讓人聯想到:宋氏泉水遮遮掩掩、蹦蹦跳跳地走出山谷,一路上...
評論 日期:2016-01-29周積寅 最近通過友人介紹,認識了宋新江先生,過去只是在展覽會或者報刊上拜讀其山水畫作。據說,先生不大喜歡自我張揚,不是到大自然中去感悟山水之美,就是埋頭進行山水的創造。他是一位專業畫家,但不像一般專業畫家那樣除了畫畫,還是畫畫,他除了畫畫,還喜歡讀書,讀哲學、文學、美學、畫史、畫論、古今名畫,并做些研究,寫出了頗有學術水平的論文。先生讀書明理、養氣,一掃畫面俗氣、浮氣、匠氣,得其文氣、靜氣、大氣。老子云:“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边@種以樸素為美的審美理想,對其后的文人水墨寫意畫的發展影響很大。唐王維“夫...
評論 日期:2016-01-29劉建偉 著名畫家魏紫熙以其高尚的人品和深厚的傳統功底享譽畫壇。值得慶賀的是,老人的藝術有繼承人,是魏老之子魏鎮。 近日,魏鎮的畫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從展出的68幅作品,可以看到這位中年畫家勤奮耕耘的收獲。年近80歲的著名畫家何海霞高興地評說他的繪畫“意新語工”,有贊揚,有肯定,更有希望。 眼前的魏鎮,是以樸實、憨厚的氣質出現的。熟悉他父親的同行,都說他的人品一如父風。的確,他沒有那種名門之后優越感,從小受到的是父親一絲不茍、嚴謹創作的言傳身教。他近水樓臺,先學做人。在學畫上心甘情愿從零做起,決不希冀走捷徑...
評論 日期:2024-12-25陳傳席 魏鎮是著名畫家魏紫熙先生之子,我因經常去看望魏老,和魏鎮也就成為好友,因而,他要我為他的畫說幾句話,也就義不容辭了。 魏鎮于1946年出生于河南省鎮平縣,以地名為名,故而叫魏鎮。鎮平在古代曾有過璀璨的文化傳統,政治、軍事以及文學方面的名人且不說,單就繪畫而論,唐末宋初著名的山水畫家宗炳就出生在這里,宗炳又被人稱為“山水畫論之祖”,他寫的《畫山水序》乃是世界最早的山水畫論,其中簡述了山水畫和道的關系,對中國畫特殊的影響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直到清末,幾乎所有文人畫家都對宗炳崇拜備至。魏鎮出生在這里,不知...
評論 日期:1997-02-01傅世光 2007年2月3日,我們一行去南京芳草園拜訪了魏鎮先生,他滿面笑容,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十分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雖然他已經花甲之年,但鄉音未改,一口河南話聽了十分順耳。因是河南老鄉,所以和魏鎮接觸的便多。記得1994年1月9日魏鎮之父、山水畫大師魏紫熙八十大壽在河南博物院舉辦畫展,我們有幸和魏鎮見面,之后在1995年4月李劍晨95歲華誕畫展,我又在南京與魏老和魏鎮見面,接觸多了便對魏鎮有了較深的了解。 魏鎮,1946年生,河南遂平縣人,自幼酷愛繪畫,在父親魏紫熙的指導下,堅持基本功訓練,從“四王”入...
評論 日期:2007-02-01應稼昌倪潔 我那時畫畫功底還不是很深,跟老爺子學了將近20以后,才跟我講了一句,你的畫已經入門了。我才恍然大悟,中國繪畫什么叫入門,要畫到什么樣程度才叫入門。你對于墨的感受,對于用筆的力度,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才能叫入門,并不是提起筆來畫畫你就會畫畫了。會拿毛筆不算是會畫畫,會用毛筆而且會怎么用,那才叫會畫畫。能從古畫中看到它的繪畫技巧和方法,現實生活當中看到的風景怎樣把它變過來,結合起來,能夠把它運用出來,這才算是會畫畫。我們出去看山、看水,好啊、美啊,好是好,美是美,怎樣把它變成一幅畫?照片可以拍下...
評論 日期:2008-02-06馬鴻增 魏鎮是新金陵畫派的中堅魏紫熙先生之子。我們相識三十多年,最近才集中看到他歷年來積累的一百余幅得意之作,不由感慨系之。 魏鎮和乃父一樣地質樸、認真、執著。幾十年耳提面命,言傳身教,一絲不茍地研習傳統;又經常共同跋涉于大江南北山川勝地,師造化,得心源。于是,筆墨、生活、情性三者交相融匯,化合為日見精進的藝術創作。 兼得北派山水畫與南派山水畫之長,是魏家山水的一大特色,魏鎮頗得真傳。我想用清雄、蒼潤四個字來概括他的藝術風格。 清雄,是說山水意境。這是一種既清雅秀雋而又雄偉剛正的審美境界。山石、樹木、流水...
評論 日期:2008-04-21東郭潤土 由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故鄉情—魏鎮山水畫展”將于2008年4月30日在河南省會鄭州市升達藝術館舉行。展出的112幅中國山水畫,凝聚著“魏家山水”傳人魏鎮先生近10年間的藝術創作成果。 魏鎮是“新金陵畫派”創始人之一的國畫大師魏紫熙先生之子,自幼生活在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及父親魏紫熙等大師的周圍,耳濡目染,對中國畫產生濃厚興趣。在父親的嚴格指導下,臨摹了大量宋、元、明、清的山水畫,特別是對馬遠、夏圭、范寬、倪瓚、石濤、龔賢等先賢的藝術成果,...
評論 日期:2008-04-29劉洋 “五一”假期看畫展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明日在鄭州商都藝術館開幕的“故鄉情——魏鎮山水畫展”將為這個勞動者的節日增添藝術的氛圍。 畫展的主角是來自南京的著名畫家魏鎮,他是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祖籍河南遂平,其父為我國著名山水畫家魏紫熙先生。魏鎮自幼跟隨父親學畫,耳濡目染,悉心臨摹,深得父輩畫技精髓,同時廣泛學習歷代山水大師的畫風,逐漸形成了自己雄渾而不失細膩的風格。 據了解,此次在鄭州展出的98幅作品,是魏鎮近年來繪畫的代表作。在這些作品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故鄉中原的山與水,其中太行山、嵩山是他著...
評論 日期:2008-04-29丁濤 欣賞魏鎮的山水畫作品,會明顯感到畫家筆墨的審美指向是,力求融壯美與秀美一體,力求將個性中的樸厚、誠篤釋放于宛如江南絲竹的娓娓清韻中,仿佛對應著祖籍河南、養成江蘇的綜合性人文特質。 作為享譽全國的新金陵畫派嫡傳子弟,魏鎮在其父著名畫家魏紫熙的諄諄教導和嚴格要求下,從起步至今筆耕墨耘四十多年,既習傳統、又師造化,足跡涉獵大江南北。這位不事張揚、致力于丹青的畫家,在勤奮的創作中,澄懷體物千端變,繪影繪聲攫新章,步步為營,積小進為大進,為我們帶來了一批富有個性特色的山水畫佳作。 特色之一是,樸厚中見靈秀,在...
評論 日期:2008-04-29應稼昌倪潔 在中國畫的藝術長河中,每個時期都有其藝術的閃亮點,而這個閃亮點就是各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們各自都有其藝術個性和特色,就拿“佛畫祖師”曹不興的“曹衣出水”來說,其“曹家樣”筆法剛勁有力!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還有“吳帶當風”的吳道子,其“吳家樣”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古人之大成獨步畫壇,今也有繼往開來者,新金陵畫派的代表人物魏紫熙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開創了魏家山水畫“魏勢雄渾”的博大畫風;而今,魏家傳人魏鎮把“魏家樣”的藝術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不久前,他...
評論 日期:2008-09-17應稼昌倪潔 畫展前言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中國傳統繪畫人文積淀最為豐厚的江蘇大地上,崛起了以傅抱石為首,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為中堅的新金陵畫派。以他們五人為主體的“江蘇國畫工作團”在60年代初,創造了跨越六省的二萬三千里寫生的壯舉,既實現了以中國畫這一傳統畫種反映新時代現實生活的命題,又實現了中國畫筆墨語言與時俱進的豐富發展,他們沖破保守主義和虛無主義的雙重干擾,走上了傳統藝術與現實生活相契合的創作道路。由于江蘇畫派和其他地域性畫派的活躍,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畫藝術由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
評論 日期:2011-04-25應稼昌倪潔 艷艷紅葉,淙淙泉飛,秋色映光,神怡心誠。 這是江蘇省國畫院著名山水畫家魏鎮在其作品上所題寫的山水畫詩意。 秋是詩,秋如畫,畫家魏鎮筆下的紅葉、泉飛之秋色,讓人心曠神怡,其畫冊中《太行高秋圖》《秋思無限》《黃山秋色》《松風鳴泉》《峽江秋色》《危巖奇峰》《黃山勝境》《危崖飛瀑》《秋山行云圖》作品,映射出“魏家紅”的藝術魅力,而這一魅力在寶島臺灣被同胞們熱烈追捧并收藏。 追捧“魏家紅” 今年4月23日,“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魏鎮山水畫展”在臺北隆重舉行,臺灣地區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了畫展的開幕式,并說:“...
評論 日期:2011-09-28應稼昌倪潔 魏鎮先生: 您的作品中國畫《峽江帆影》經陳之佛藝術館收 藏委員會決定,為我館收藏。特頒此證,以致謝忱! ——陳之佛藝術館 2012年5月29日上午,“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魏鎮山水畫展開幕座談會”上,畫家魏鎮先生向陳之佛藝術館捐贈了一幅得意之作《峽江帆影》,浙江省慈溪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方向明先生向江蘇山水畫畫家魏鎮頒發了陳之佛藝術館的收藏證書。 當天,由江蘇省國畫院、慈溪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南京晨報》主辦,陳之佛藝術館承辦的“新金陵畫派代表人物魏鎮山水畫展”在慈溪市陳之佛藝術...
評論 日期:2012-06-17魏秋子 父親今年六十有六,在人生里程中,算是已踏過一個大段落,若在以往,便是老境的開始,或許會有回首往事“俱老矣”的種種感慨,可父親心寬體泰,精力充沛,絲毫不顯老相,甚至常有“老頑童”之舉。在其藝術發展中,由于洞達世事,深知天命,率性而為,反而漸趨近于“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然表現。 父親早年患小兒麻痹癥,導致他一輩子罹患腿疾。平日的跛行對父親而言已經不算什么,關鍵是在為“外師造化”,寫生登山時,由腿疾引發的脊柱彎曲造成攀登的痛楚非常人所能體會,以及“中得心源”,為將心中所感凝聚筆端,表現于畫作時,面對家...
評論 日期:2012-08-11應稼昌 翻開《魏鎮山水畫小品集》,看到有篇《豫人坊小識。,仔細一瞧,是畫家魏鎮女兒魏秋子所著,文章中寫道:“父親有一枚閑章,款識為‘豫人’。豫,地名,豫州,古九州之一,今河南省的簡稱。爺爺和父親皆生于此。從爺爺輩起,雖然已遷居金陵,但始終不忘故土?!ト恕终磉_了他們勿忘本宗,難舍故土的情懷?!ト恕种C‘愚人’之音,父親性格憨厚樸實,治學嚴謹,頗似繼承了爺爺淳樸寡言,默默耕耘的工作風格。旁人或許皆謔其‘愚’,父親倒也不生氣,樂呵呵地隨即自嘲為‘愚人’。愚人因有固執之處,不善變通,或為巧智之人恥笑,但...
評論 日期:2012-11-08黃鴻儀 當前活躍在畫壇的國畫家大體有幾個來源,有的是美術院校畢業生,有的是畫院培養的后繼人才,有的是自學成才的新秀,也有的是承襲家學的俊才??魏鎮是屬于“繼承家學”的畫家。他1946年生于河南省鎮平縣一戶世代書香家庭,父親魏紫熙是名揚畫壇的著名國畫家,以其出生地名而取名魏鎮。但命運之神沒有因他是名門之后而賜予他幸運。幼童時下肢留下殘疾。兒童時代愛繪畫,高中畢業后,他考入南京市一輕局美術班系統學習美術,然而“文革”粉粹了他的“畫家夢”。面對人生一次次逆境,他沒有消沉和氣餒。頑強地抗爭,苦難磨礪出他堅毅正直的...
評論 日期:2016-01-29馮祖成韓建寧 太陽剛從東方露出臉,透過紗一般的薄霧,照得首都博物館上的琉璃瓦耀眼奪目,熠熠生輝。天空如此明凈,太陽如此絢爛,中年畫家魏鎮的心胸也像這天氣一樣明澈、坦蕩。 一 這是1987年6月9日,一個令人興奮的日子。魏鎮的山水畫展在京開幕。展廳內人群熙熙攘攘,前來觀畫的人絡繹不絕。從展出的68幅作品中,可以看到這位中年畫家勤奮耕耘的收獲。年近八十歲的著名畫家何海霞老人高興地評說他的繪畫是“意新語工”。著名工筆畫家劉凌昌稱贊他“畫得不錯,有特色”。著名畫家白雪石、秦嶺云等看過畫展后都給予高度的評價,并鼓勵...
評論 日期:2016-01-29亞明 江南出才子,北國多豪杰。山水畫家周曉光以北方漢子之胸襟,兼江南灑脫飄逸之思維,縱橫筆墨山水之間,可謂得天獨厚矣。 自幼受父親的影響,他熱愛大自然,喜歡山水畫,從少年起即從臨摹入手,走上了自學之路。35歲時經羅工柳先生的舉薦,投江蘇省國畫院,隨我學畫,至今已十七八年了。 塞外的風,沂蒙的雨,生活的磨難造就了他堅韌執著的性格。他懂得要想在人生之路、從藝之路獲得“真、善、美”并不容易。條件再艱苦,他也從不放下手中的畫筆,刻苦追求,矢志不移。他堅持走了20多年的自學之路。這是很難得的。 來南京后,曉光用了1...
評論 日期:2016-01-24李治元 周曉光的山水畫,大幅見勢,厚重奔放,雄渾氣魄,筆墨倉莽,突現出北方硬漢的胸襟。小品則以情動人,紅杏翠竹,細雨江南,婀娜多姿。他是一位擅作大畫又能入微的山水畫家。 曉光筆下的高山大川、勁松流云,就是他胸中意氣的流淌。幾十年來,他一絲不茍、刻苦耕耘,外師造化是他的創作之根。長白山、沂蒙山是他的老友,蘇、貴、湘、皖是他的新朋。他六上黃山,三渡峽江,登長城、赴巴蜀,收藏奇峰美景。長期的生活積累,使他中得心源。他創作的通景畫巨制《疊嶂西馳》氣勢恢宏,筆墨渾重,是一幅難得的有震撼力的佳構。在書畫院展出時,許多...
評論 日期:2016-01-24張月霞 清代畫家沈宗蹇說:“北方山水雄渾而奇杰,人生其間,得其氣之正者,則剛健爽直?!鄙剿嫾抑軙怨獾帽狈缴剿甜B、民風浸潤,養成了豪爽、率真、質樸的個性。當他“率其性發為筆墨”時,遂使其作品呈現出格調激越、氣象闊大的壯美意境。難怪一位評論家這樣評道:“觀其畫如觀其人,曉光筆下的高山大川、勁松流云,就是他胸中意氣的流淌?!薄拔黢Y疊嶂接昆侖,百川東流匯海門”“太湖萬頃波,黃岳入高天?!边@是周曉光為自己的山水畫《疊嶂西馳八景圖》《陽山春早八幅通景》所作的題畫詩中描寫山水的句子,氣勢博大,盡顯大自然陽剛之美。周...
評論 日期: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