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軍 元代繪畫中以山水畫成就最高。山水畫藝術,尤其是水墨山水畫方面有了空前的大發展,后人評價元代的山水畫曰:“瀟灑簡遠,妙在筆墨之外”,元代山水畫在注重皴、擦、點、染等技法,講求法度的宋代繪畫基礎之上又有了重大發展。彼從宋人的重造化、重理性,轉而重心源、重意象,一變院體畫法森嚴、嚴緊工整的風格而為重韻致、求天趣、尚逸品的審美追求。畫史所謂的“尚氣重韻”,是說“淡泊清逸”的元代文人畫新格局。 元代山水畫不論是趙孟頫“水墨渾染點草草,綠蔭環繞清高雅”的《鵲華秋色圖》,還是黃公望“層巒疊章碧山青,雜木莽林氣宏...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22我所認識的李永清是一個時常埋頭于工作室中靜思和忘我工作的人。而對于他人的一些對于藝術的說法,他較少介入爭論或刻意發表見解,而往往是給予傾聽或不經意間的微笑,而更多的時候...
評論 日期:2016-03-21呂美立 《讀者》曾刊一篇文章,說是一個人在四十歲前受到的都是“聰明教育”,每個人都在比怎么比別人聰明、能干;四十歲之后則應每天變傻一點點,回復心性的單純,持守平和與順變之道,才能漸漸回復至嬰兒狀態,最后光鮮純潔,不亦樂乎?文章說的是做人處事之道,卻也暗合了中國畫,特別是中國山水畫的“畫道”。要畫好中國畫,畫好山水畫,一開始循守的是畫理、畫法、畫技,漫漫地要將這些逐漸看淡,才能將畫畫“進去”,這要看各人的造化和涵養。自從中國畫成為中國文人的專擅之畫以后,就愈發將中國畫的出世和入世推向了一個玄奧的境地。畫山水...
評論 日期:2016-03-21方向軍 【摘要】在山水畫的教學中,示范性教學是重要途徑之一,要正確運用示范性教學,使學生懂古人之理法、自然之理法、創新之理法,才能開拓學生的創造性。 【關鍵詞】山水畫示范性教學創造性 在中國山水畫教學與創作中,無論學院教學體系還是院體教學體系中,教師以個人風格的示范性教學是山水畫教學中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教師在山水畫教學中通過富有激情的用筆、用墨、用水、用色等一系列個性化示范、演示,所傳遞的審美情感、審美形式,使學生能直觀、真切地感受到山水畫的這一創作過程及美感,激發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無疑是教學...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21方向軍 內容摘要:中國繪畫史上有南北宗之說,但沒有西部畫派。近世以來,由于以敦煌為代表的西部文化藝術資源的發現和研究,加之戰亂導致的文化中心西移和許多文化藝術人士的西漸,畫界更多的人把目光也轉向西部,以西部山水為基本圖式的西部山水畫勃然興起,初具規模并展示了自己廣闊的前景。筆者通過系統研究歷代筆墨精髓,融合南北筆墨精神,打破地域界限,闡明山水畫創作不是簡單地圖解時代精神或文化精神,必須運用藝術法則和藝術手法把畫家對自然人文思想文化內涵貫穿融匯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之中,從而使之成為生動的氣韻流淌在筆墨中,真正表...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21方向軍 中國山水畫淵源流長,風格繁多,名家輩出。從歷史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實物看,山水形象出現于戰國之前,滋育于東晉,初創于南北朝,獨立發展于隋唐,興盛于五代、北宋。在慢長的歷史階段,山水畫形成了獨特的風格,為后世山水畫發展奠定了雄厚基礎。 山水畫比人物畫稍晚,比花鳥畫稍早。早期山水畫“空勾無皴”、“水不容泛”,到了五代、北宋,山水畫各種皴法齊備,達到了高峰。山水畫發展,自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至今,已有幾次重大突破與變革。唐李思訓、李昭道在畫中敷以青綠,創青綠山水畫,使山水畫發生了一次變革;五代荊浩、關仝又...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21我畫了近三十年中國畫,可以說從學畫的那天起就是與筆墨打交道,筆墨是什么,起初并不介意,只不過用毛筆蘸水墨在宣紙上運行,或線條,或點子,或虱染…。后來看古人作品,點劃之間覺得很傳情的,視覺中的墨線,濃淡、干濕,點的苔點有長有圓,組合在一塊兒成了一幅幅畫作,似乎感到了超乎物象形狀之外的精神氣息,古人稱之為“形而上”。近來有學者爭談筆墨,有說等于“零”者,一時鼓噪四起,攪動畫壇。我作為與筆墨打交道的人,有感而發,寫下一點自己的看法。 知筆墨 對世界上的事物,人們都有一個認識過程,對于“筆墨”也一樣,從無知到有知...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8一、引言 二十世紀中葉,江蘇畫壇出現了一批有作為的畫家,他們面對社會變革,在傳統山水畫領域,進行大膽的創作,運用傳統筆墨,表現時代風貌和壯麗山河,依托江蘇剛成立的美術家協會和江蘇省國畫院這樣的組織機構,經過了思想梳理、藝術研討和兩萬余里寫生,畫出了許多影響當時,并繼續影響后世的山水畫作品,使傅抱石、錢松巖、亞明、宋文治、魏紫熙、張文俊、余彤甫、丁士青、張晉等一批山水畫家的名字載入史冊,一個新的畫派也應運而生,這就是被理論家定名的“新金陵畫派”。在傳統山水畫的歷史長河中,為何出現這個畫派,究其成因,對其解讀...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7湯知辛 量變引起質變是辯證法揭示的普遍規律,此規律適用于各種事物的變化過程,但應用于繪畫特別是中國畫創作的過程中,質與量之間的關系卻存在著特殊的變化規律。 中國畫創作中的質...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7湯知辛 在浩瀚的中華美術歷史長卷中,為后人敬師稱道的歷代畫家燦若群星,各種風格流派的傳世之作舉不勝舉。每當上溯傳統的目光尋攬到清初一頁時,有一種畫風特別令人怦然心動而駐目...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7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視而前亡所對者。以形寫神而空其實對,荃生之用乖,傳神之趨失矣。空其實對則大失,對而不正則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對之通神也?!边@是后來備受重視的“傳神”與“以形寫神”的出處?!皞魃瘛钡牧硪怀鎏幰娪凇妒勒f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媸,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顧愷之之前,古代繪畫中沒有明確的“神”說,顧愷之的“傳神”說是“神”概念“進入繪畫”的標志。明代的李日華說:“魏晉以前畫家,惟貴象形,用為寫圖...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7實對生人的寫貌之前,繪畫中的“形”與“神”問題只是一個暗昧和孤立的存在,一體相須的“形神”是一個生人形貌特征與精神狀態所共同呈現給視覺的信息集合,肖像只有實對于生人的形貌特征與精神狀態為對照時才會形成強烈的“形神”結構意識,“形神”成為觀察與表現的具體實對,它既是肖像對象;又是肖像方法,也是對這個生命個屬性的觀照把握。徐復觀在《中國藝術精神》中將人的形貌之“形”稱作“第一自然”,而將人的“神”視為“第二自然”,“第一自然”與“第二自然”都是人的“自然”屬性,即生人“身體”之有,對于視覺而言可謂“第一形”與...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7筆者以為,因寫意中國畫的技法群是有別于中國畫其他技法群乃至其他畫種的獨特的技法群,故在中國繪畫美學領域,制約寫意畫家進行創作時的心境與動作的“中國畫寫意創作狀態法”應是一個值得引起重視、考察與研究的重要課題。 之所以冠以“寫意”二字,乃是為了區別于“工筆”。...
觀點 日期:2016-03-16黃鴻儀 1958年我從遙遠的閩南來南京,在南京藝專學美術,中專畢業后考入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深造,良師精心教導,七年筆墨苦練終以優秀成績大學畢業,分配在江蘇省文化部門從事美術創作工作。轉眼間竟有五十五年了,今日我已兩鬢染霜,病魔纏身,人老恰似河流將入海時處于平緩寧靜的狀態,往日多少悲歡都隨時間洗淘而沉潛在生命河道深處或消失在茫茫的時空中。但卻有一些刻骨銘心的人與事是終生難忘,那就是扶攜、培養自己的老師的恩情。古人有“古之學者必有師”、“民有師尊國有光”與“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回首五十多年藝術生涯,...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6張德泉 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社會階層對藝術審美的趣味是不同的,這是一個無可否論的事實。宋朝畫家楊無咎喜歡畫梅花,說他年輕的時候,在他住的地方有一棵很古老高大的梅樹,他常去寫生,所以他的梅花越畫越好。 他曾經將他所畫的梅花送進宮去,以求賞識,宋徽宗趙佶看了之后說:“此是村梅,不便逸興?!彼位兆跊]有評論他畫得怎樣,而是對于楊無咎畫的梅花品種不感興趣,不符合宮廷的審美習慣??梢姟包S家富貴,徐熙野逸”不僅是藝術手法的不同,所取題材不同,甚至品種也不同。 楊無咎以后作畫,索性寫上“奉勒村梅”,既是一種標榜,也是一...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6多年以來為了不斷給自己的藝術感覺充電,我幾乎每年都會安排一定的時間外出寫生,登山臨水,搜奇探勝,古人所謂“我師造化”是也。最讓我心靈震撼當屬近年來的西藏之旅。第一次進藏是五年前的川藏之行,記得早晨從成都出發時還是艷陽高照,半夜時分到達藏區后卻已是大雪紛飛了。第二日漫山遍野,銀裝素裹,煞是圣清。上蒼仿佛跟我們開了一個玩笑,昨日你還在消夏...
評論 日期:2016-03-15李金國 在記憶里,小時候的山野是原始而神秘的,在古老而險象環生的野林里蘊藏許許多多的故事。那時候因母親的囑咐和恐嚇不敢亂跑,只能坐在屋前發呆,幻想著田里憨厚的老牛是不是能...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0概括自己的畫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命題,思緒繁雜。我從家庭的潛移默化起步,從臨父親的畫到學父親的老師陳之佛,再追溯到宋畫,一步步汲取傳統的滋養,但同時也在一步步地背離,對于自己內心世界的了解與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傳統與現代觀念的沖突與融合中,尋找并堅守著自己的理想。...
觀點 日期:2016-03-10葉爛 “破壞”也是一種創造。中外藝術歷史上許多留存下來的藝術品,在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和大自然的風塵侵襲之后,使原初完好的藝術品在形態、色態和紋理上產生了悄然的變化。在今天看來,有的藝術品已殘缺不全,損毀嚴重,但我們也驚奇地發現,那面目已不依舊的藝術品,卻呈現出了變異的美感趣味,如人們認為的雕塑殘缺美,壁畫或卷軸畫的色彩斑駁而成的肌理美,這種新魅力的產生,是時間和自然力的作用。人們在欣賞其特有的美感時,已不復計較它的殘缺,反倒更醉心于它們的現有狀態。其原因之一是因為殘損所帶來的歷史神秘感,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這...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10色彩是人們感覺美的要素,中國畫是重視色彩效果的,有時候,為了畫出四季的變化而在著色上煞費苦心。 色彩的豐富,不僅限于繪畫的用色,如今,身邊萬事萬物顏色都日益豐富多彩,而技術的飛躍發展,也使我們獲得了更逼真。更純粹的彩色畫面,高清晰度的彩色電視機,彩色照片的顯影技術,使畫面和照片越來越接近自然色,甚至創造出了過去無法想象的人工美的世界。電視節目中,黑白鏡頭越來越少,連報紙和雜志也漸漸放棄了黑白兩色,而代之以彩色。 我們生活其中的大自然,的確是色彩繽紛,五彩斑斕的。除了在夢中以外,我們很少有機會目睹一個黑白的...
評論 日期:2016-03-08對于祁恩進山水畫風,有些人似乎總是止步于青綠山水的印象中,而從近年畫家呈現的面貌看,祁恩進似乎有意的錘煉和鍛造自己大寫意山水,甚至在其工筆形態中特別強化了“寫”的意趣。這是個頗值得玩味的現象,我從祁恩進的個案中引發對山水畫諸多問題的思考。...
評論 日期:2016-03-08楊耀寧 雖然近世的中國畫受到過西方繪畫思潮的幾經沖刷,但大多數山水畫家們仍然堅信:山水本體價值的喪失意味著無意義的“創新”,但傳統山水在時代巨變下的尷尬處境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桃花源的夢里家山與田園牧歌式的寄情山水,此種文人理想幾近變為程式化的符號,與藝術情感的疏離、藝術表現的僵化幾乎讓山水畫背負了保守、落伍、過時的代名詞。但...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07楊耀寧 山水畫自古以來綿亙不絕,強調流傳有緒、承前啟后。這就意味著山水畫在特定的沿革中會把一個時代的價值認同和形態認同作為典范固定下來流傳后世,比起花鳥、人物畫,山水畫更強調程式的規范與傳承,更重視在“舊法”中博采“新知”,進而形成與發展出新的風格。這種創立新法而不失本體的傳統實踐方式即我們常講的“傳承中發展”。但此種方式的...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07楊耀寧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步伐不斷加快的今天,在鋼筋水泥的林里生活的都市人,其物質上的極大豐富和精神上的相對貧乏人們變得焦躁、不安而易于激動。人們企盼用文化來消彌心底的憂;呼喚著在藝術“世外桃園”里平復困擾。在狹窄的時空里心馳神往,在遐想中與藝術會意神通。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孜孜以求的最高人文理想和?...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3-07賀成這個人因創作能力強,他不愿意在徐州當官,愿來江蘇畫院當普通畫家,真是“不做雞頭,做鳳尾”。他同其他人不一樣,忠厚扎實,是個畫才。 亞明(著名書畫家,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原主席,已故) 賀成是南京藝術學院工藝專業的學生。當他分配在徐州時,搞了幾幅創作,都是人物畫—比如年畫《支農列車到山村》等,反映很突出。后來省里幾次人物畫畫展,他都獲了獎,特...
評論 日期:2016-02-01賀成 從青海回來已有好幾天了,腦海中總是盤旋著那鮮活的見聞,激情的場面。啊!那遙遠的地方的那方天、那片云、那些人......高高隆起的青藏高原大板塊像地球高聳的頭頂,這里有山,有森林,也有袒露的不毛之地。其東北部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也是古代發配充軍的邊陲,后漢的伏波將軍馬援曾請戰于邊疆,留下了“惟愿馬革裹尸還”的壯志豪情,唐人王昌齡的七絕《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泵鑼懙木褪沁@里。 青海這古往今來的悲慘凄涼地,令多少人牽腸斷魂。今天我們這些老藝術家本來...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2-01賀成 在鄉間田野,在山區草堂,廣袤的天穹之中,我經??匆娚碜顺C健的蒼鷹高傲地飛翔。《逍遙游》中有鯤鵬展翅扶搖直上九萬里之說。人類喜愛鷹的矯健兇悍,眼疾爪刃的稟性,并能駕馭它為人類服務,成為獵人的好幫手。我不是獵手,但喜愛它翱翔于天空,俯沖于原野的威武英姿。千百年來,許多畫家以鷹入畫,樂此不倦。愛惜生靈乃造化之功古往今來,韓干養馬、善孖飼虎、白石養蝦,畫壇皆傳為美談。我常想若有此玩物豢養,乃人生快事也。 說來也巧,正值南疆的仲夏季節,我寫生于喀什古道,一日漫步在白樺林中間,無意中救起一只受傷的小鷹。這種鷹屬...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2-01賀成 2007-04-24 作為生活在南京的專業畫家有責任把它畫出來,這就是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個題材。新金陵畫派畫家,其中很大的特點就是能畫大畫。傅抱石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畫了《江山如此多嬌》,錢松喦畫過《泰山頂上一青松》,亞明為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畫的《貨郎圖》,宋文治畫的《太湖春曉》,魏紫熙為中南海畫的《太行山煙云》等都為美術史留下光彩一筆。一個畫家要有一張能經得起推敲的大畫,一提起某個畫家就想起這張畫。我才60歲還可以拼搏一把。 2007-04-26 有了畫孫中山就任大總統的想法,至今已有兩年...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2-01賀成 《支農列車到山村》這幅年畫,從選題到定稿已有三年時間了。先后畫了三稿,每畫一稿思想認識都有提高。 這幅畫是根據某鐵路分局列車段被譽為“莊戶列車”的7056次快零貨車的先進事跡而創作的。這個包乘組是濟南鐵路局的先進單位,在支援農業,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服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對于這樣的典型,如何用美術形式把它比較深刻地表現出來?首先碰到的就是確定題材的問題。記得三年前,對于這個題材自己興趣不大,感到一不新鮮,二不驚人,沒啥畫頭。后來動手畫時也僅把它當做一般性的支農題材來看待,構了兩次稿,都未能畫好,鐵...
藝海拾貝 日期:2016-02-01夏碩琦 當今的山水畫壇,可說是異彩紛呈,多元并存。 山水畫創作的多樣化,反映出改革開放時代畫家觀念的多元與思想的活躍;表現出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同時也表現出時代審美理想和趣味的變遷,適應了不同層次觀眾的文化需求。 新時期的藝術家比任何時候都更注重自身價值的實現,更關注自身創作個性的發揚。“我自有我在?!睘榱藢ふ易晕遥憩F“我”對藝術的理解...
評論 日期:2016-02-01